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登荣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入路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3篇椎弓根螺钉
  • 3篇下颈椎
  • 3篇螺钉
  • 3篇颈椎
  • 3篇肌间隙
  • 2篇置入
  • 2篇下颈椎椎弓根
  • 2篇解剖学
  • 2篇颈椎椎弓根
  • 2篇肌间隙入路
  • 2篇骨折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府
  • 1篇血府逐瘀
  • 1篇血府逐瘀汤
  • 1篇血气胸
  • 1篇置入治疗

机构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宁波市第六医...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袁登荣
  • 1篇马维虎
  • 1篇王向阳
  • 1篇陈德松
  • 1篇黄晓东

传媒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15例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经头颈半棘肌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分析2010 年10月至2013 年6 月金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5 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前行颅骨牵引复位,7~10 天后行后路肌间隙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复位固定良好,术中头颈半棘肌间隙易分离,椎弓根螺钉植入方便,无置钉相关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平均约8cm,出血量约60ml,住院时间平均约10 天.按Frankel 分级好转至B 级2 例,C 级3 例,D 级5 例,E 级5 例.所有患者均获良好骨性融合,未发现断钉、断棒、脱钉现象.结论 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效果良好,创伤少,出血少,椎弓根螺钉置入方便,术后骨性融合良好,生理曲度恢复,神经功能改善.
黄晓东袁登荣方弘伟高骏薛建喜
关键词:肌间隙骨折脱位椎弓根螺钉
中药内外合治配合红外线理疗治疗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通痹一号方内服、温经通络散外用配合红外线理疗治疗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和维生素C片,配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擦患处;治疗组35例采用通痹一号方内服和温经通络散外用,配合红外线理疗。两组治疗均以7天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体有效率为91.4%;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周两组HS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外合治配合理疗治疗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疗效较满意。
袁登荣方弘伟黄晓东
关键词: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温经通络散红外线理疗HSS评分
血府逐瘀汤合壮骨续筋一号方治疗早期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合壮骨续筋一号方治疗早期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的康复进程及治疗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血府逐瘀汤加减合壮骨续筋一号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进程、血气胸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康复进程包括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4个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组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血气胸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合壮骨续筋一号方治疗早期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疗效可靠,可显著改善胸部疼痛,加快康复进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袁登荣方弘伟黄晓东
关键词:肋骨骨折血气胸血府逐瘀汤
经头、颈肌间隙入路行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头、颈头半棘肌间隙手术入路行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选取成人尸体标本5具,解剖观察头、颈半棘肌间隙相关肌肉的起止点与毗邻结构、颈深血管与颈神经后支走向,显露侧块,并模拟临床置入C3-C7...
袁登荣
关键词:颈椎肌间隙椎弓根螺钉颈神经后支解剖学
文献传递
经肌间隙入路行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应用解剖与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经颈、头半棘肌间隙手术入路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选取成人尸体标本5具,解剖观察颈、头半棘肌间隙相关肌肉的起止与毗邻结构、颈深血管与颈神经后支走向,模拟置入C3~C7椎弓根螺钉50枚。临床采用头、颈半棘肌间隙入路行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12例,置入螺钉49枚,观察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发生情况。CT评估螺钉位置。结果头半棘肌是肌间隙外侧的主要组成部分。颈半棘肌是构成肌间隙内侧的主要部分。多裂肌和回旋肌构成颈神经后支骨纤维管。肌间隙内、外侧组织分别由颈神经后内侧支和外侧支支配。颈深动脉在头、颈半棘肌之间上行营养两侧半棘肌。实验模拟置钉有6枚螺钉穿破管壁(6/50)。临床应用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颈、头半棘肌间隙易分离,有2枚螺钉穿破管壁(2/49),无置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头、颈半棘肌肌间隙人路为神经间平面,显露容易,创伤少,椎弓根螺钉置入方便,具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
方弘伟袁登荣黄晓东高骏薛建喜杨平于继华朱胜玲邵建萍马维虎王向阳陈德松
关键词:颈椎解剖学椎弓根螺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