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玮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甘露糖结合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研究背景:糖结合蛋白通过识别和特异性结合糖蛋白和糖脂糖链,在细胞间的识别、粘附、细胞的生长、补体激活和信号传递等生命活动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甘露糖结合蛋白是甘露糖中一种特殊的C型凝集素,是由肝细胞分泌出来的血浆蛋白质,...
- 储玮
- 关键词:肝癌甘露糖结合蛋白双向电泳质谱
- 文献传递
- 胃肠道钙化性纤维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胃肠道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alcifying fibrous tumor,C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胃肠道CFT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5例。发病部位:胃4例、小肠2例、直肠1例。临床表现:发生于胃的患者主要为上腹痛,发生于小肠的1例患者出现肠套叠,其余为体检或手术偶然发现,大体为黏膜下直径0.7-4cm包块。镜下见肿瘤边界清晰,主要由丰富的透明变性的胶原纤维构成,呈漩涡状、束状及席纹状排列,肿瘤细胞呈梭形,无细胞异型性及核分裂象;7例均可见散在分布的砂砾体及多少不一的炎细胞浸润,2例可见营养不良性钙化。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阳性,1例CD34局部阳性,1例可见CD117散在阳性细胞,desmin、DOG1、S-100、SMA、H-caldesmon和ALK均阴性,β-catenin胞核阴性,Ki-67增殖指数1%-3%。7例患者6例无复发,1例失访。结论 C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源性良性肿瘤,发生于胃肠道者临床罕见,临床表现及检查无特异性,特征性的组织学形态较易诊断,但需与其他间叶源性疾病鉴别。
- 贾旭春刘坦坦储玮李增山
-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钙化性纤维性肿瘤病理诊断
- 低蛋白性肥厚性胃病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低蛋白性肥厚性胃病(Menetrier病)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Menetrier病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中,成人女性2例,小儿1例,临床表现均有腹痛及低蛋白血症,内窥镜显示胃窦及胃体胃壁明显增厚,表面高低不平,局部呈脑回样改变,局部结节状及息肉样改变,组织学显示小凹上皮增生明显,延伸并局部扩张,固有腺体萎缩,固有层水肿及急慢性炎细胞浸润。免疫表型:3例EGFR表达均增强,HP及CMV均阴性。3例患者出院后1例成人及小儿恢复良好,另1例成人病情反复,3年后因其他相关疾病死亡。结论Menetrier病为罕见疾病,临床表现及检查无特异性,易误诊为其它疾病,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并排除其他鉴别诊断,必要时行内镜黏膜切除来明确诊断。
- 贾旭春王璐储玮郭勇李增山
- 关键词:MENETRIER病病理诊断
- 桥脑小脑角黑色素瘤1例报告
- 2015年
- 患者男,19岁,因头痛、头晕伴全身乏力,行走困难,恶心无呕吐入院。于2010年7月12日门诊以“左侧小脑巨大肿瘤梗阻性脑积水”收入神经外科。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辅助检查:头颅MRI显示:1.左侧桥脑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可考虑脑膜瘤,,其他如不典型室管膜瘤或神经源性肿瘤待排。2.梗阻性脑积水。于2010年7月15日行枕骨鳞部颅骨钻孔开颅术,术中见肿瘤主体位于左侧桥小脑角区,肿瘤完全呈棕黑色,5cm×5cm×5cm。肿瘤质地较软,有少量包膜,与周围脑组织粘连较重,供血丰富,肿瘤附着处及周围硬脑膜亦为深黑色。
- 陈玲储玮董必锋
- 关键词:脑肿瘤病理学诊断免疫组化
- TGM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 2017年
-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具有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角质细胞样细胞存在细胞间桥和(或)角化。谷氨酰胺转氨酶3(transglutaminase 3,TGM3)是由TGM3基因编码的蛋白酶,属于催化蛋白谷氨酸残基与赖氨酸残基共价交联的谷氨酰胺转氨酶家族。TGM3主要表达于基层上部的复层鳞状上皮,是角质形成细胞末端分化的关键因子。近年有研究发现TGM3分子在ESCC中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到癌变的病理过程中出现表达降低的变化,因此,有学者认为其可以作为ESCC预后的分子学标志物。提示TGM3分子与ESCC的发生、发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现就近年对TGM3分子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及其在ESCC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 储玮肖黎明郭勇李增山
-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癌CK13
- 穿刺活检诊断原发性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通过穿刺活检诊断的原发性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合随访结果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7例中男性4例,女性3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上腹胀痛,少数仅于体检时发现肝占位,2例肝功异常,5例影像学显示肝多发性占位。镜下上皮样或梭形瘤细胞呈单个散在、条索状和巢状分布,可见细胞质内空泡及红细胞,伴有黏液样或纤维样间质,免疫组化染色ERG、CD31、CD34、F8因子均弥漫(+),CD10大部(+),少数AE1/AE3、SMA和CK8/18(+)。3例出院后1~3个月内死亡,3例带瘤生存,1例失访。结论 HEHE为少见血管源性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及检查无特异性,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必要时用FISH或RT-PCR检测WWTR1-CAMTA1融合基因确诊。
- 贾旭春颜临丽储玮王哲
- 关键词: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穿刺活检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