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明智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导航
  • 2篇导航系统
  • 2篇卫星
  • 2篇卫星导航
  • 2篇卫星导航系统
  • 2篇进近
  • 2篇精密进近
  • 2篇非精密进近
  • 2篇北斗
  • 1篇星座
  • 1篇性能分析
  • 1篇实测数据
  • 1篇区域卫星导航...
  • 1篇仿真
  • 1篇北斗卫星
  • 1篇北斗卫星导航...

机构

  • 2篇中国民航大学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2篇刘瑞华
  • 2篇邓明智
  • 1篇邢兆栋
  • 1篇蔚保国
  • 1篇赵庆田
  • 1篇吕小平

传媒

  • 2篇中国空间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北斗区域导航系统”非精密进近导航性能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根据"北斗区域导航系统"星座布局结构特点,结合民航非精密进近的应用,展开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民航前瞻性研究。针对卫星可见性、精度衰减因子(DOP)值以及垂直保护水平(HPL)值三项性能指标,仿真分析了其在亚太地区的统计分布特性,并对中国地区内4个指定点进行了指标的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亚太区域内,北斗区域导航系统能够向民航用户提供理想的卫星可见数、DOP值和HPL值,满足民航非精密进近对三项指标的需求。
刘瑞华赵庆田吕小平邓明智
基于北斗的机载终端完好性算法仿真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国内外关于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算法的理论研究已经成熟,但缺乏依据北斗实测数据的算法性能分析。根据北斗Ⅱ代卫星导航系统14颗星的星座状态及其公开的服务性能,结合民航非精密进近的应用需求,对机载端嵌入自主完好性算法进行仿真研究。首先通过理论仿真,分析了亚太区之内算法的可用性。其次,利用NovAtel接收机实测的北斗数据,设定不同的场景和故障类型,对算法故障检测和识别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仿真,北斗系统在亚太区之内的平均可见星个数大于7颗,平均水平保护限值小于500m,能够满足算法的要求。另通过实测研究,算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并识别出异常的伪距误差(即故障卫星)。结果表明: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算法适用于当前北斗Ⅱ代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民用航空非精密进近提供具备完好性保证的服务。
刘瑞华邓明智蔚保国邢兆栋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非精密进近仿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