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逢铃

作品数:1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哲学
  • 3篇主义
  • 2篇哲学变革
  • 2篇政治
  • 2篇诉求
  • 2篇文化
  • 2篇逻辑
  • 2篇马克思哲学
  • 2篇马克思哲学变...
  • 2篇价值观
  • 1篇大卫·哈维
  • 1篇当代马克思主...
  • 1篇当代马克思主...
  • 1篇德意志意识形...
  • 1篇洞悉
  • 1篇性格
  • 1篇性自由
  • 1篇犹太
  • 1篇犹太教
  • 1篇语境

机构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李逢铃
  • 1篇张娜

传媒

  • 2篇教学与研究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当代中国价值...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三种语境下的自由概念
2016年
马克思对自由思想的表述依赖于特定的语境,因此既不能以一种先入为主的态度,也不能停留于单一的维度认识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基于马克思的思想文本,其对自由的理解至少有三种不同的语境。在以哲学为导向的语境中,马克思受制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影响,坚持自我意识的精神性自由对现实的审视。在以现实批判为导向的语境中,马克思受费尔巴哈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坚持对政治自由批判以修正自身的哲学思想。在以唯物史观为导向的语境中,马克思把握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坚持在现实物质世界可能基础上实现人的真正自由。这三种语境构成了马克思对自由思想的不同理解,也体现了其思想的不断成熟。只有通过这三种语境认识马克思的自由思想,才能正确地回应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自由思想的批判。
李逢铃
关键词:语境政治自由
老子生命四重存在理论探微
2011年
人之"自在"、"自为"、"自持"和"自然"构成了老子对生命存在形式的反思。其中,人之"自在"最重要的特征是"与万物并作",是一种生命体的存在;人之"自为"因充满私欲而表现出"甚"、"奢"和"泰;"人之"自持"趋于"道",其典型就是圣人;最后,人之"自然"合于"道",其主要特征是"朴"。这四种生命存在形式构成了老子生命四重存在理论。
李逢铃
关键词:老子生命
重释现代平等的三种路径——以罗尔斯、阿马蒂亚·森和沃尔泽为例
2016年
建立在以人的"类"为基础之上的现代平等观念,默认了具有不同自然禀赋和处于不同社会境况之人的自由发展,进而导致现实诸多不平等。为此,当代西方学者试图从主体到客体对这种平等观念进行重新认识和救赎。其中,罗尔斯侧重从平等主体的角度,在自由、平等人的理念基础上提出了差别原则;阿玛蒂亚·森则强调平等客体的意义,在分析"什么的平等?"基础上提出了基本能力的平等;而沃尔泽在兼顾平等主体与客体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平等。这三种分析平等的路径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即"先验主义方法"和"现实比较法"。这两种思维方式都存在缺陷。他们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现代平等困境,而是为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以及与之相悖的社会不平等事实提供某种辩护和辩解。
李逢铃
现代性批判话语下的资本逻辑视角反思
2015年
理性和资本逻辑是构成现代性批判话语的两个主要视角。相比较而言,资本逻辑已成为国内学者批判现代性问题的强有力根据。但在具体的理论表述中,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对这一视角的前提性批判。在对资本逻辑概念的理解中,存在着强调"资本"和强调"逻辑"两种不同倾向的界定。其实,资本逻辑是由现实"资本"运行规律所形成的客观逻辑和以现代"理性"为掩护所形成的主观逻辑的统一。通过这种资本的主观与客观逻辑,恰恰充分展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对现代性问题批判的内在合理性。与此同时,也应认识到资本逻辑批判视角的限度,即资本本身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只有辩证地看待资本的作用,重视实践本身的现实力量,最后才能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
李逢铃
关键词:现代性批判资本逻辑
大卫·哈维空间理论的政治诉求——一种“时空辩证乌托邦”的建构被引量:2
2015年
随着社会理论之空间转向成为学术热点,大卫·哈维及其思想也早已渐入中国学者视野之中,特别是其"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已成为对历史唯物主义挑战的经典改造。然而,在整个后现代话语氛围中,哈维不仅停留于理论的质疑和批判,更为可贵之处在于其试图以"时空辩证乌托邦"为理想实现某种建构。这也是哈维思想往往被学者所忽视的一面。当然,这种建构是依附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地理学的视角对《共产党宣言》的重新解读,并提出重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同时,通过解构"全球化"神话,以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为基点实现全球宏观空间和身体微观空间的有机结合。这种解构和回归,有力的抨击了新自由主义"退步乌托邦"的建构。最终,以反叛建筑师的设想,在批判空间形式和社会过程两种乌托邦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时空辩证乌托邦理想。虽然这种建构最终也导向了另一种形式的空想,然而哈维强烈的主体性反思、反教条式的独特视角以及斗争的乐观心态、勇气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批判性学习的。
李逢铃
关键词:身体
洞悉变化世界 共话多元价值——“变化世界中的价值观国际价值哲学论坛”综述被引量:1
2015年
当今世界正处在深刻的变化之中,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现代性生产方式的扩展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经济、政治、社会秩序,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价值文化秩序;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李逢铃张娜
关键词:价值观冲突哲学论坛价值哲学文化性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蕴意被引量:1
2015年
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之义,其基础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与社会主义理想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合乎目的性与合乎规律性的统一。从美学角度看,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想诉求上各有侧重,但其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以充分展现个体生命的自由本质,构造美好的生活世界。通过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蕴意,对我们全面正确地理解其内涵和本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启发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重视审美教育的作用。
李逢铃
关键词:审美教育
网络境遇中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被引量:2
2011年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之一。在当今网络时代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出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网络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行,网络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提出新要求,网络传媒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载体创新。认识这些新特点,有利于新时期党在网络境遇中更好地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李逢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文化网络传媒
简论宗教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马克思思想不仅深受"三个来源"或"三个组成部分"的影响,其实,在马克思思想形成、变化和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马克思青少年时期,宗教作为一种西方文化根源和主要内容对其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这种宗教影响主要源于其家庭本身的犹太教传统和当时盛行的基督教社会背景。所以,正确认识宗教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对于我们深刻认识马克思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逢铃
关键词:犹太教基督教
《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人之解放的内在逻辑
2011年
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的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逻辑。他们立足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通过阐释唯物史观,揭示人在现实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被异己力量和虚假共同体所控制、束缚的现象,从而提出了通过共产主义运动实现人之个性解放的理想。
李逢铃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共产主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