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萍

作品数:31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专利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3篇土壤
  • 12篇秸秆
  • 8篇渗水
  • 8篇还田
  • 7篇负压
  • 6篇乙烯
  • 6篇乙烯醇
  • 6篇缩甲醛
  • 6篇聚乙烯
  • 6篇聚乙烯醇
  • 6篇聚乙烯醇缩甲...
  • 6篇甲醛
  • 5篇基质
  • 4篇灌溉
  • 4篇负压灌溉
  • 3篇旋耕
  • 3篇有机碳
  • 3篇运输通道
  • 3篇造粒
  • 3篇渗水性能

机构

  • 29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潍坊烟草有限...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作者

  • 31篇丛萍
  • 22篇王婧
  • 22篇逄焕成
  • 20篇张莉
  • 19篇李玉义
  • 7篇刘娜
  • 7篇龙怀玉
  • 7篇赵永敢
  • 5篇岳现录
  • 5篇张珺穜
  • 3篇张认连
  • 3篇肖海强
  • 2篇张怀志
  • 2篇董建新
  • 1篇王毅
  • 1篇宋文静
  • 1篇况帅

传媒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秸秆一次性深埋还田量对亚表层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在以小麦–玉米轮作制为主的黄淮海北部地区,由于长期实施浅旋耕,亚表层土壤结构紧实、有机质匮乏,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倍量的粉碎秸秆深埋还田对亚表层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该地区选择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进行亚表层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在微区土池中进行,设置低(6000 kg/hm^2,T1)、中(12000 kg/hm^2,T2)、高(18000 kg/hm^2,T3) 3种不同量粉碎秸秆的一次性深埋还田试验,并与常规旋耕下的秸秆不还田处理(CK)进行对比,研究2013-2016年深埋还田条件下不同用量秸秆对土壤蓄水量、紧实度、有机碳、全氮、速效氮磷钾含量及作物根系生物量、籽粒产量等指标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估秸秆增量深还对亚表层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结果】1) 0-40 cm土壤蓄水量随秸秆用量增加而提高,其中T3、T2处理下土壤蓄水量在冬小麦季平均分别提高了50.94%(P <0.05)和59.77%(P <0.05),夏玉米季增幅低于冬小麦季,这表明增加秸秆用量更有利于干旱季土壤水分的保蓄;增加秸秆用量能降低亚表层土壤紧实度高达60%,且能调节土壤pH使之趋于中性;2)中、高量秸秆深埋还田显著提高了亚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如T2、T3处理下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7%~20%(P <0.05),全氮含量显著提高7%~18%(P <0.05),速效养分含量显著提升10%~30%(P <0.05),并增加了亚表层土壤C/N及养分库容;3)主成分分析表明,T3处理的土壤肥力质量略优于T2处理,而以T1处理最差,一次性秸秆增量深还能够长时间维持较高的土壤肥力;4)中、高量秸秆深埋还田可提高冬小麦及夏玉米籽粒产量及其根系生物量,以T2处理冬小麦、夏玉米3年平均籽粒产量最高,增幅分别为7.02%和5.11%(P <0.05),T2、T3处理冬小麦根系生物量平均提高21.9%和16.0%(P <0.05),提高夏玉米根系生物量18.4%和19.5%(P <0.05),然而对秸秆生物量的提高不显著,且T2处理在还田�
丛萍李玉义王婧逄焕成张莉刘娜高建胜
关键词:土壤肥力质量夏玉米
秸秆颗粒还田对土壤养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17年
为明确秸秆颗粒还田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在山东省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秸秆不还田(CK)、常规粉碎还田(CCSI)和秸秆颗粒还田(GSI)对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冬小麦群体茎蘖数、旗叶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及分配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和CCSI处理相比,GSI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增加基本苗和分蘖成穗率,显著提高有效穂数13.23%和16.64%。同时,GSI处理显著提高灌浆期叶面积指数、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改善开花后旗叶光合性能,促进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其向籽粒的转运。与CK和CCSI处理相比,GSI处理的开花后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显著提高19.65%和14.75%,籽粒产量显著提高9.69%和10.71%。相关分析表明,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影响不显著,有效穂数的提高是秸秆颗粒还田增产的主要原因。因此,秸秆颗粒还田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还田方式,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张莉王婧逄焕成张珺穜郭建军董国豪丛萍
关键词:土壤养分冬小麦茎蘖数干物质积累
一种应用于负压渗水器的聚乙烯醇缩甲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负压渗水器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包括:平均分子量在1700~1800的聚乙烯醇、浓度为37%~40%的甲醛以及浓度为36%~38%的盐酸,聚乙烯醇、蒸馏水、甲醛的配比为1∶6.25~8.75∶0.5~1...
龙怀玉丛萍岳现录张怀志张认连肖海强
文献传递
PVFM负压渗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负压灌溉是一种根据作物对水分的需要适时灌水的节水灌溉方式。负压灌溉系统中通常有储水水源、控压阀、负压连接管、灌水器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灌水器处于水土界面,是直接与土壤和作物根系接触的部分,对整套装置的高效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
丛萍
关键词:聚乙烯醇缩甲醛
文献传递
一种土壤改良剂撒施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改良剂撒施机,包括一车体、起垄器、固体料箱、两个螺旋钻、旋耕轮和覆膜机,车体前部设置有车斗,车斗上储存改良剂;固体料箱设置于螺旋钻的上方,车体与固体料箱之间通过进料履带连接;起垄器、螺旋钻、旋耕轮...
王婧逄焕成李玉义张莉丛萍刘娜张宏媛张晓丽
秸秆还田对黑土亚表层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特征及原因分析被引量:21
2020年
为明确切碎秸秆与秸秆颗粒对黑土亚表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效应,从而评价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亚表层的培肥效果,该研究于2016-2018年在东北黑土区进行一次性玉米秸秆深埋还田试验,设置切碎秸秆低量(QS1)、切碎秸秆高量(QS5)、秸秆颗粒低量(KL1)与秸秆颗粒高量(KL5)4种秸秆还田处理,并与秸秆不还田(CK)进行对比,于每年玉米收获季对土壤理化指标及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第1年,切碎秸秆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总磷脂脂肪酸含量及真菌摩尔百分数,其高量处理较CK最高增加71.0%和120.5%,而秸秆颗粒处理对细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摩尔百分数增幅更显著,其高量处理最高增加41.6%、29.7%和26.3%;还田第2年高量处理显著提高各菌群磷脂脂肪酸含量,且切碎高量处理的真菌摩尔百分数含量显著高于颗粒高量处理21.0%;还田第3年仅高量处理下的菌群结构有显著分异。2)还田初期切碎秸秆处理显著提高真菌:细菌比值,而低量还田则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比有提高,随还田时间的增加,高量还田比值提高更显著,利于长期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3)秸秆高量还田可显著改变土壤理化因子水平,这是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异的重要原因,其显著影响因子随还田年限而更替:第1年,土壤容重、酸碱度、全氮和碳氮比为显著(P<0.05)影响因素;第2年,土壤含水量、有机碳、碳氮比和土壤容重为极显著影响因素(P<0.01);第3年仅有机碳为显著因素(P<0.05)。切碎秸秆高量还田处理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布与CK区分最为明显,对土壤真菌群落的调控能力更强,更适宜于东北黑土亚表层肥力的提升。
丛萍王婧王婧董建新李玉义刘娜
关键词:土壤秸秆微生物群落结构
PVFM渗水器规格对其负压渗水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为促进负压灌溉技术的发展,比较了5种不同物理规格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塑料(PVFM)渗水器的负压渗水性能,并从中选择最优者与陶瓷头进行不同负压下单位面积累积入渗量、土壤含水率、湿润峰运移状况的比较。结果表明,空心PVFM渗水器的负压渗水性能优于实心,实心PVFM渗水器的累积入渗量与其长度负相关。15cm×3cm(长度×外径)空心PVFM渗水器的负压渗水性能优于陶瓷头,不同负压下,其相同时间内单位面积累积入渗量均高于陶瓷头,土壤水分运移也要快,且能控制比陶瓷头更大的土壤水分空间。在低吸力阶段15cm×3cm空心PVFM渗水器所确定的土壤水吸力随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关系与陶瓷头几乎一致,可以代替陶瓷头进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在适宜常见作物生长的-10^-5kPa范围内,15cm×3cm空心PVFM渗水器比陶瓷头更易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
丛萍龙怀玉岳现录
关键词:陶瓷头负压灌溉累积入渗量土壤含水率
玉米秸秆颗粒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2
2019年
为改进麦玉轮作区秸秆还田方式,推进秸秆资源高效利用,快速提升土壤质量,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CK),通过连续3年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等量玉米秸秆粉碎还田(CCSI)和颗粒化还田(GSI)对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GSI和CCSI两种秸秆还田方式均能提高SOC和DOC含量,但主要集中在还田后1.5年内,还田后1.5~3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秸秆还田处理中,GSI处理能快速提高SOC和DOC含量。在还田当年,GSI处理0~20 cm土层SOC和DOC的平均含量较CCSI处理提高6.59%和3.00%,20~40 cm土层分别提高17.36%和12.65%,且两土层DOC/SOC也显著高于CCSI处理,但随着还田后时间延长,CCSI和GSI处理间差异逐渐缩小,还田后1.5年两者无显著差异。此外,GSI处理利于提高作物产量,且在还田当年增产效应更加突出。与CK和CCSI处理相比,GSI处理还田当年小麦产量分别提高9.80%和10.82%,玉米产量分别提高9.54%和3.45%。进一步分析发现,2013—2016年GSI处理虽然增加了经济投入,但由于具有更高的籽粒产量,最终获得较高的年均净利润,分别比CK和CCSI处理提高10.09%和3.24%。研究表明,秸秆颗粒还田较常规粉碎还田能快速提高SOC和DOC含量,促进当季作物增产,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张莉李玉义李玉义逄焕成王婧丛萍张珺穜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作物产量
一种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利用其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利用其的食用菌栽培方法。所述食用菌栽培基质,由秸秆颗粒和石灰粉组成,其中,每100kg的秸秆颗粒添加3‑4kg的石灰粉。所述食用菌栽培基质可通过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所述秸秆...
王婧赵永敢逄焕成张莉丛萍李玉义
一种蔬菜育苗用基质及利用其的蔬菜育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蔬菜育苗用基质,由秸秆颗粒、田园土、尿素、过磷酸钙、石膏、珍珠岩、有机粪肥以及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组成。每立方米秸秆颗粒添加有田园土10‑15kg、尿素1‑3kg、过磷酸钙0.2‑0.8kg、石膏1...
王婧赵永敢逄焕成张莉丛萍李玉义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