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娜
- 作品数:16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式简易锻炼法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究改良式简易锻炼法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2月于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乳腺二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0例.术后,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锻炼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良式简易锻炼法,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患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上肢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为(40.37±3.67)分,高于对照组的(31.34±3.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简易锻炼法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降低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减轻水肿程度,改善上肢功能.
- 乔娜周飞
- 关键词:乳腺癌肩关节活动度淋巴水肿上肢功能
- 甲状腺全切术后不留置引流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甲状腺术后出血是甲状腺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是否放置引流管仍存在较大争议.笔者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我院诊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探讨甲状腺全切术后术腔不放置引流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试验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ChiCTR-IOR-14005624。所有患者经甲状腺超声及甲状腺血清功能学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结节,具有手术指征。
- 杨刚孔瑞胡继盛乔娜王续孙备武林枫
- 关键词:术后严重并发症甲状腺全切留置引流甲状腺结节放置引流术后出血
- 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原因分析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至2014年36例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1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15例。损伤原因包括巨大甲状腺、喉返神经变异、二次手术、甲状腺恶性疾病侵袭、炎症性甲状腺疾病。初次手术中,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为0。43%,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为0.27%。109例次全切除术后的二次手术中,暂时性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的损伤概率分别为4.59%及4.59%。甲状腺Ⅲ。肿大者所导致的永久性及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概率分别为1.81%和0.30%。甲状腺恶性疾病所致的暂时性喉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的损伤概率分别为0.51%和0.72%。炎症性甲状腺疾病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概率为1.叭%。结论巨大甲状腺肿会增加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风险,应考虑适当提前手术时机。对于有手术指征的甲状腺疾病,初次手术根据病变范围最好选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或单侧腺叶全切除术以避免疾病复发后二次手术损伤喉返神经。
- 胡继盛孔瑞杨刚王续乔娜孙备武林枫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喉返神经
- 腋下切口在乳腺外上缘及腋尾部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
- 2022年
- 探讨腋下切口在乳腺外上缘及腋尾部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设置研究开始时间为2021年1月,并于2022年1月终止,从我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0名乳腺纤维瘤位于外上缘及腋尾部的患者参与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行传统手术)与研究组(行腋下切口乳腺外上缘及腋尾部纤维瘤手术),分组依据为手术方法,两组各包含40名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水平、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水平与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而患者的手术指标与患有并发症的几率则显著更低,组间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腋下切口在乳腺外上缘及腋尾部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突出,具体表现在患者生活水平与满意度大幅提升、并发症发生几率减少等方面,预后效果显著,应大力推广。
- 乔娜周飞
- 关键词:腋下切口
- 喉不返神经在甲状腺外科临床研究现状被引量:6
- 2017年
- 喉不返神经(non—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NRLN)也称为非返性喉下神经(non-recurrent inferior laryngeal nerve,NRILN),是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的一种罕见解剖变异,
- 乔娜王刚武林枫孙备
- 关键词:喉不返神经喉返神经甲状腺全切除术
- cN_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争议与进展被引量:4
- 2016年
- 甲状腺癌是近年来全世界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乳头状癌是其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中央区淋巴结为其前哨淋巴结,故转移首先发生于此。对于存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已被国内外学者所认可,但对于cN_0期肿瘤,是否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目前尚存争议。笔者就中央区淋巴结的解剖概念、cN_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规律、高危因素、对预防性淋巴结清扫的不同观点、并发症的预防及术式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此类疾病的认识,为其治疗方式的完善提供参考。
- 乔娜白雪巍王刚孙备武林枫
- 关键词:颈淋巴结清扫术
- 乳腺癌肿瘤干细胞及表面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9年
- 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居首位,具有发病率高、根治性差的特点。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一样,具有不可控制的繁殖能力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的能力,有研究认为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复发以及转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乳腺癌肿瘤干细胞及表面标志物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从根本上认识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并从机制入手寻求治疗的方法和预防的手段。相信随着科研的深入,针对乳腺癌肿瘤干细胞的治疗,必然会为广大乳腺癌患者带来福音。
- 周飞乔娜马爽齐天源张静李锐
-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
-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一例报道
- 2017年
-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T)是一类罕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发生在肝脏非常罕见,目前文献报道较少,现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收治并成功治疗的1例PECT患者报道如下。
- 乔娜孔瑞王刚孙备武林枫
- 关键词: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肝脏CELL胆外科
- 甲状腺素钠联合地塞米松对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钠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s thyroiditis,HT)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和齐齐哈尔市精神卫生中心的HT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甲状腺素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细胞因子、甲状腺相关激素和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的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82例患者中男23例、女59例,年龄22~65岁,平均(43.6±7.9)岁。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90.24%比63.41%),IL-4较高[(191.24±35.13)ng/L比(176.03±30.59)ng/L]、IL-10较高[(17.11±3.26)ng/L比(15.72±2.81)ng/L]、IL-13较高[(94.53±16.72)ng/L比(82.61±14.65)ng/L]、FT3较高[(4.73±0.81)pmol/L比(4.27±0.76)pmol/L]、FT4较高[(10.48±1.75)pmol/L比(9.33±1.52)pmol/L],IL-2较低[(7.59±1.26)μg/L比(8.45±1.43)μg/L]、IFN-γ较低[(143.15±26.91)ng/L比(169.27±29.46)ng/L]、TSH较低[(6.94±1.17)mU/L比(8.75±1.44)mU/L]、TPOAb较低[(29.56±5.12)U/ml比(40.33±7.58)U/ml]、TgAb较低[(65.24±10.75)U/ml比(89.58±16.43)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素钠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能够明显提高HT患者的临床疗效、维持细胞因子平衡,并改善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抗体水平。
- 曹畅郝迎春王宇孙超乔娜
- 关键词:地塞米松磷酸钠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 甲状腺全切除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入路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3种显露喉返神经方法(入喉点入路、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下动脉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收治的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病人286例,术前通过细针穿刺明确或超声检查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疾病、累及双侧腺叶的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及Graves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病人分为A组(入喉点入路,97例)、B组(气管食管旁沟入路,96例)、C组(甲状腺下动脉入路,93例)。比较3组病人术后疗效。结果 3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A组vs.B组vs.C组:1.0%vs.2.1%vs.5.4%(下同),P=0.158]及术后住院时间[(2.6±0.5)d vs.(2.5±0.7)d vs.(2.6±0.5)d,F=0.724,P=0.4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方面,A、B组少于C组[(10.1±7.2)m L vs.(12.0±10.0)m L vs.(8.3±7.5)m L],其中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A、B组均短于C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7.5±16.6)min vs.(93.2±13.3)min vs.(103.9±15.0)min,P<0.05]。结论入喉点入路、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下动脉入路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相近,但气管食管旁沟入路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上均存在优势,可优先考虑选择。
- 胡继盛孔瑞杨刚乔娜王续孙备武林枫
-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除术喉返神经喉返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