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平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校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基膜
  • 3篇耳蜗
  • 2篇振动
  • 2篇激光
  • 2篇激光干涉
  • 1篇调谐
  • 1篇性疾病
  • 1篇听力衰退
  • 1篇助听器
  • 1篇灵敏度
  • 1篇敏度
  • 1篇疾病
  • 1篇感染性
  • 1篇感染性疾病
  • 1篇PCT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汉川市人民医...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4篇张艳平
  • 3篇龙长才
  • 3篇龙贤明
  • 1篇陈艳铭
  • 1篇鲁杰

传媒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声学学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耳蜗基膜响应随强度灵敏度衰减的畸变
2024年
听力衰退的一个直接表现是听觉强度感知灵敏度下降,听觉阈限提高。为探索与此相伴影响语音感知清晰度的耳蜗听觉信息表达的其他变化,改善助听器听力康复效果,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了耳蜗基膜振动在强度响应灵敏度下降时的其他响应特征变化。结果显示,随着耳蜗振动幅度响应灵敏度的下降,耳蜗基膜振动幅度随激励声压的增长从非线性渐趋于线性;基膜振动的频率成分中组合频率成分幅度逐渐减小,直至消失;基膜调谐曲线逐渐钝化,调谐频率逐渐向高频偏移。
龙长才黄刚江虹陈艳铭张艳平
关键词:听力衰退助听器
PCT水平检测在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
2016年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95例临床感染性疾病患者的PCT水平及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测结果,根据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n=48)和病毒感染组(n=47),比较两组PCT阳性率。结果:以PCT≥0.5 ng/m L为阳性阈值,细菌感染组患者PCT阳性率为85.42%,而病毒感染组PCT阳性率为14.89%,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PCT)是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重要指标之一,PCT水平为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了可靠依据。
张艳平黄刚龙贤明
关键词:PCT感染性疾病
耳蜗畸变产物与基膜调谐功能关系的激光干涉研究
2017年
目的:研究耳蜗畸变产物与基膜调谐功能关系。方法:采用激光干涉技术,对18例刚死亡豚鼠在体耳蜗基膜在频率为1 000Hz和1 400Hz纯音激励下振动的畸变产物及其调谐曲线随时间变化进行测量。结果:观察到耳蜗基膜振动畸变产物幅度随时间变化逐渐衰减,直至消失。与之相伴的是基膜调谐曲线的锐度逐渐钝化,响应幅度逐渐下降。在畸变产物消失后基膜响应幅度极度下降,调谐曲线极度平坦。结论:基膜振动畸变产物与基膜对声激励的响应幅度和调谐锐度有关联,基膜振动畸变产物是否存在,反映了耳蜗中影响听力水平与音调辨识能力的基膜响应幅度增强功能与调谐锐化功能是否存在并发挥作用。
张艳平黄刚龙贤明闫冰岩龙长才
关键词:耳蜗
耳蜗畸变产物与耳蜗活性关系的激光干涉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耳蜗中畸变产物与耳蜗活性及听觉感知的关系。方法:对20例刚从豚鼠活体分离耳蜗,用激光干涉记录其基膜在频率为1=1 000Hz、2=1 400 Hz声激励下的振动,直致基膜振动信号完全消失。通过频谱分析,得到基膜振动信号中畸变产物以及激励信号成份随耳蜗离体时间的变化。结果:耳蜗离体后半小时内,基膜振动中除了有激励信号的振动外,均观察到畸变成份,同时还能观察到两音抑制效应。随着时间推移,畸变产物以及激励信号频率成份的幅度均不断减小。最后,畸变产物率先在基膜振动信号中消失,而激励频率成份1、2信号则在畸变产物消失后持续存在了一段时间才消失。在畸变产物消失后,基膜的振幅显著减小,两音抑制效应也同时消失。结论:耳蜗中畸变产物是耳蜗主动活性的标志,正是这一活性使得基膜对激励信号有更大幅度振动响应并产生听觉中的两音抑制效应。前者使得听觉具有高的灵敏度,从而感知小的声音激励,后者使得听觉能增强和提取有意义的声信号特征。
龙贤明张艳平鲁杰龙长才
关键词:耳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