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成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瑞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栓塞
  • 5篇疗效
  • 3篇血管
  • 3篇栓塞治疗
  • 3篇疗效分析
  • 3篇肝癌
  • 2篇动脉
  • 2篇动脉化疗
  • 2篇血管内栓塞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细胞
  • 2篇咯血
  • 2篇化疗
  • 2篇核酸
  • 2篇核糖
  • 2篇核糖核酸
  • 2篇肝动脉
  • 2篇肝动脉化疗
  • 2篇肝细胞

机构

  • 9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温州市人民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李成
  • 5篇虞希祥
  • 5篇施昌盛
  • 3篇施振静
  • 3篇杨庆
  • 2篇乔彬彬
  • 2篇王舒婷
  • 2篇朱国庆
  • 1篇肖池金
  • 1篇柳玉芳

传媒

  • 3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Th22细胞及IL-22因子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Th22细胞及IL-22分子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42例(肝硬化组),肝癌伴乙肝肝硬化患者38例(肝癌组),及门诊健康受检者30例(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1例(慢性乙肝组)。收集各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信息,并分别收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2份,一份用ELISA方法测定IL-22表达水平,另一份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h22细胞含量。统计分析各组指标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患者的AST、ALT、TBIL和ALB显著高于慢性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肝癌组患者AST、ALT、TBIL和ALB高于乙肝肝硬化组(P<0.01),慢性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间AST、ALT、TBIL和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随着肝癌的发生发展,AST、ALT、TBIL和ALB逐渐升高(P<0.05)。肝硬化组及肝癌组的Th22细胞含量及IL-22表达水平均高于慢性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肝癌组的Th22细胞含量及IL-22表达水平高于肝硬化组(P<0.05),慢性乙肝组的Th22细胞含量及IL-22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癌的发生发展,Th22细胞含量及IL-22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Th22及IL-22水平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
施振静吴道义吴丽丽乔彬彬郑冰汝李成施昌盛虞希祥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TH22细胞白细胞介素-22
Embosphere微球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Embosphere微球联合弹簧圈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经保守治疗无效行BAE的大咯血患者52例,其中25例单用Embosphere微球栓塞(EM组),27例采用Embosphere微球联合金属弹簧圈栓塞(MC组),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52例患者均成功施行BAE,24 h总体有效止血率96.15%(50/52),两组内各有1例再次咯血,EM组及MC组止血有效率分别为96%(24/25)及96.3%(26/27)(P>0.05)。术后1年内共复发咯血9例(EM组7例,MC组2例),总复发率17.31%(9/52),术后3个月内,EM组及MC组的复发率分别为4%(1/25)及3.7%(1/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个月,MC组复发率明显低于EM组(3.7%vs.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bosphere微球联合金属弹簧圈能有效提高BAE的中远期疗效,减少咯血复发。
施昌盛杨庆李成虞希祥施振静郑冰汝
关键词:弹簧圈联合栓塞支气管动脉栓塞疗效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眼动脉起源的观察及临床意义
2016年
目的:研究眼动脉的起源及变异情况,探讨其在血管介入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颈动脉及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的患者150例,对眼动脉起源及变异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50例患者300侧眼动脉中,286侧(95.33%)眼动脉发自颈内动脉,11侧(3.67%)发自上颌动脉的分支脑膜中动脉,3侧(1.00%)眼动脉未显影。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能够清楚显示眼动脉的起源和变异,有利于避免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并发症。
施昌盛杨庆施振静虞希祥郑冰汝李成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敲减视网膜多巴胺D1受体对小鼠正常屈光发育的影响
目的:近视是一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屈光不正,相对于正常眼球,近视眼球的巩膜后极部主动过度延伸,导致来自远处的平行光线,无法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此过程中,视网膜上的信号输入参与了巩膜生长和眼球屈光发育的调控,而形觉剥夺性近...
李成
关键词:多巴胺D1受体腺相关病毒视网膜功能
血清高迁移率组蛋白B1、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脱氧核糖核酸酶与TACE早期疗效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人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sRAGE)、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对TACE近期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对收住的42例患者(共计56次TACE治疗)分别在TACE术前、术后24 h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中HMGB1、sRAGE、DNase的表达水平。根据mRECIST标准进行TACE术后疗效评估,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的病例归为获益组,疾病进展者归为无效组。比较TACE术前、术后,获益组及无效组之间的血清HMGB1、sRAGE、Dnase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ACE术前与术后24 h血清HMGB1、sRAGE、DNase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3,P=000,P=0.001),且术后较术前呈升高趋势。56例次TACE中,24例次为稳定(SD),2例次部分缓解(PR),30例次为肿瘤进展(PD),将SD和PR患者归为获益组(n=26),PD患者为无效组(n=30)。在TACE术前,获益组与无效组血清HMGB1、DNase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395,P=0.091);在TACE术后24 h,血清HMGB1、DNase在获益组和无效组对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354,P=0.182)。而sRAGE在获益组与无效组之间的表达水平在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3),而在术后24 h,两组间sRAGE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 1TACE术后血清HMGB1、sRAGE、DNase表达水平较术前升高;2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清中sRAGE与TACE疗效相关,可以作为TACE治疗肝癌疗效早期评估的指标。
施昌盛杨庆肖池金虞希祥郑冰汝李成
关键词:脱氧核糖核酸酶疗效
Embosphere微球靶血管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大咯血的疗效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用新型栓塞剂Embosphere微球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中晚期肺癌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月对14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的中晚期肺癌大咯血行BAE治疗,均采用Embosphere微球栓塞。所有病例随访3月以上。分析患者栓塞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完全止血8例(57.1%),不完全止血4例(28.6%),无效2例(14.3%),总有效率85.7%(12/14)。随访3个月以上,3月内复发1例(死亡),3月以上复发2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采用Embosphere微球治疗中晚期肺癌大咯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方法,临床值得推广。
李成施昌盛虞希祥王舒婷乔彬彬朱国庆施振静郑冰汝
关键词:肺癌咯血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
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肝癌的疗效分析
背景:  肝细胞性肝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在所有肝脏的原发性肿瘤中,90%以上是肝细胞性肝癌,目前全世界每年因肝细胞肝癌死亡的人数达到50-100万,约占全年肿瘤死亡总人数...
李成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载药微球肝动脉化疗
射频消融对TACE术后残余病灶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RFA)治疗TACE术后肝癌残余病灶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采用RFA治疗TACE术后残余病灶的原发性肝癌31例,及同期采用多次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43例,分别称为联合治疗组和TACE组。对两组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不良反应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87.1%)高于TACE组(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m PFS(19个月)及m OS(33个月)均高于TACE组(m PFS 14.5个月,m OS 2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对TACE术后残余病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
施昌盛杨庆乔彬彬虞希祥郑冰汝李成陈西淼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
早期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破裂性后交通动脉瘤中远期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早期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破裂性后交通动脉瘤的中远期效果。方法对36例患者(36枚)破裂性后交通动脉瘤行早期血管内栓塞术,根据Raymond分级方法评估栓塞效果。制订统一影像学复查计划,术后0.5、1、2、3、5年随访分析中远期疗效。结果 36例患者(36枚)破裂性后交通动脉瘤栓塞成功率为100%。Raymond分级评估显示32例患者为1级,2例为2级,2例3级。5例患者(13.89%)动脉瘤复发(随访0.5年1例,2年1例,3年1例,5年2例),复发后再次破裂1例(2.78%),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破裂性后交通动脉瘤可有效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定期影像学随访复查可及时发现动脉瘤复发及再发,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有助于防止其继续加重和破裂。
王舒婷虞希祥乔彬彬李成柳玉芳施振静施昌盛朱国庆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术后交通动脉瘤疗效随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