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3篇动脉
  • 3篇心血管
  • 3篇脉搏波
  • 2篇脉搏波速
  • 2篇脉搏波速度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蛋白尿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中膜厚...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血管风险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心血管疾病危...
  • 1篇心血管疾病危...
  • 1篇心血管危险
  • 1篇心血管危险因...
  • 1篇血管疾病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心肺血...

作者

  • 6篇符岚
  • 5篇胡荣
  • 3篇芦燕玲
  • 3篇李曦
  • 2篇薛源
  • 1篇杨鲲
  • 1篇陈立颖
  • 1篇戴沁怡
  • 1篇毕涛
  • 1篇刘文娴
  • 1篇于立群
  • 1篇卢燕玲
  • 1篇盛瑾
  • 1篇宁尚秋
  • 1篇潘伟琦
  • 1篇吕飙
  • 1篇潘伟琪
  • 1篇于汶

传媒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静脉推注美托洛尔在冠状动脉CT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静脉推注美托洛尔在冠状动脉CT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受检者72例,随机分为美托洛尔静脉推注组(静脉组)和口服组各36例。静脉组推注美托洛尔总剂量10 mg,如心率下降至65次.min-1或血压下降至90/60 mmHg时,停止静脉推注美托洛尔,行冠状动脉多排CT检查;口服组一次给予美托洛尔50 mg。结果静脉组患者50.0%在用药后10 min达到目标心率,口服组中只有19.4%的患者用药后30 min达到目标心率(P<0.01)。结论静脉推注美托洛尔可以快速、有效、安全地减慢心率,使心率过快患者顺利、快速完成冠状动脉CT检查。
刘文娴符岚杨鲲盛瑾陈立颖宁尚秋吕飙戴沁怡毕涛
关键词:美托洛尔冠状血管CT检查
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臂踝脉搏波速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正常高值及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及臂踝脉搏波速度(bc PWV)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体检的3 022例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性别SUA水平分为男性HUA组、尿酸正常高值组、尿酸正常低值组及女性HUA组、尿酸正常高值组、尿酸正常低值组;分析各组临床资料、MS相关指标及臂踝脉搏波速度。结果:男性和女性不同SUA组体质量指数(BMI)、SBP、DBP、空腹血糖(FPG)、TC、TG、HDL-C、ba P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三组MS患病率分别为40.6%、29.8%、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三组MS患病率分别为38.3%、29.9%、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设男尿酸正常低值组和女尿酸正常低值组MS患病风险为1,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尿酸正常高值组和男HVA组与MS患病风险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尿酸正常高值组和女HUA组与MS患病风险关系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将SUA和MS组分相关指标带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以ba PWV为因变量,结果显示,ba PWV与SBP、DBP、FPG、TG、SUA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SUA持续升高与MS和动脉僵硬度升高有关,而正常高值也可能是MS和动脉僵硬度升高的危险因素。
潘伟琦胡荣卢燕玲李曦于汶符岚薛源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臂踝脉搏波速度动脉粥样硬化
男性医务人员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调查男性医务人员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并与北京市男性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入选某三级甲等医院35~60岁在职男职工,记录个人资料及血糖、血脂、血压等各项检查结果,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每周运动情况、吸烟史、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等。本研究资料完整者共373例,平均年龄44岁,≥50岁者占24.4%(91例)。参照人群为北京男性居民,资料来自北京市卫生局2009年度北京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结果 (1)男性医务人员肥胖、血脂异常和缺乏运动、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北京市男性居民平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医务人群的吸烟率接近北京市男性居民平均水平(45.2%和5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男性医务人员中≥50岁者的高血压、空腹血糖升高/糖尿病患病率、吸烟率均明显高于<50岁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男性医务人员中≥50岁、吸烟和超重/肥胖者合并3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分别为77.0%、87.0%、76.0%,分别明显高于<50岁、不吸烟和体质量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医务人员的部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肥胖、血脂紊乱和缺乏运动)合并率明显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医务人员合并3个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例在≥50岁、吸烟和超重/肥胖者明显增高,应进行干预。
胡荣李曦潘伟琪符岚薛源芦燕玲于立群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医务人员
体检人群脉搏波速度和踝臂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3 006例健康体检人群的脉搏波速度(PWV)及踝臂指数(ABI)测量水平,并探索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人员3 006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体质量指数(BMI)、BP、TC、LDL-C、HDL-C、T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脉搏波速度(PWV)及踝臂指数(ABI)。结果:该体检人群PWV异常检出率为41.28%;ABI异常检出率为2.67%。女性、年龄越大、超质量或肥胖、高血压、生理生化检测指标(TC、LDL-C、HDL-C、TG、Hb Alc及FPG)检测异常者,其PWV、ABI异常检出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性别、年龄进行校正以后,BMI、高血压、TC、HDL-C、TG、FPG与PWV异常有显著的相关性,BMI、高血压、FPG与ABI异常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该体检人群PWV异常检测率较高,PWV与BMI、高血压、TC、HDL-C、TG及Glu水平有相关性关系,BMI、高血压、Glu与ABI有相关性关系。
符岚胡荣芦燕玲
关键词:脉搏波速度踝臂指数心血管
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高血压患者850例,依据高血压分级、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IMT增厚程度、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分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高血压分级组UACR水平及MAU检出率、IMT及cfPW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颈动脉斑块组、IMT增厚组和无增厚组UACR水平[32.15(11.64,38.94)mg/g、28.68(10.42,37.58)mg/g、21.59(9.24,24.41)mg/g]及MAU检出率[44.9%(40/89)、30.2%(71/235)、12.7%(67/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fPWVⅠ、Ⅱ、Ⅲ、Ⅳ组UACR水平[分别为:22.04(9.66,27.98)mg/g、24.89(9.24,28.62)mg/g、29.41(12.98,38.94)mg/g、33.85(15.64,38.52)mg/g]及MAU检出率[10.6%(30/284)、17.2%(38/221)、27.7%(54/195)、37.3%(56/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患者IMT与cfPWV呈正相关(r=0.43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糖尿病后,MAU与IMT有相关性(OR=3.121,P<0.05);校正高血压分级的影响后,二者无明显相关性(OR=1.548,P〉0.05);校正cfPWV的影响后,二者有相关性(OR=2.685,P<0.05).校正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cy及糖尿病后,MAU与cfPWV有相关性(OR=6.245,P<0.05);校正高血压分级的影响后,二者依然有相关性(OR=4.268,P<0.05);校正IMT的影响后,二者仍有相关性(OR=4.859,P<0.05).结论 MAU与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增加和大动脉病变发生有关,MAU与脉搏波传导速度关系更为明显,结合IMI及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可预测高血压患者血管病变程度.
符岚胡荣芦燕玲李曦
关键词:微量白蛋白尿高血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脉搏波传导速度
重视循证医学 进一步做好心血管高风险人群筛查被引量:3
2021年
心血管风险评估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策略的第一步,评估为心血管高风险人群需要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强化干预,评估为中危的人群要进一步评估其是否有高风险的可能,除需要计算终生风险外还特别强调应用心血管风险增强因素评估,旨在筛查出心血管高风险人群。心血管风险增强因素包括靶器官损害、血清生物标志物等因素。以往用于疾病诊断的部分指标,随着检测方式的简便和灵敏度的提高,较多循证证据显示在正常人群中应用,有助于心血管高风险人群的筛查。本文重点讨论上述指标应用于的心血管风险筛查人群,以更好筛查出心血管高风险人群。
符岚胡荣
关键词:高风险人群循证医学心血管风险靶器官损害强化干预人群筛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