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龙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三七种植土壤的处理方法
- 一种三七种植土壤的处理方法,通过使用双氧水对土壤进行消毒,所述的双氧水浓度为1%~6%,优选的,所述的双氧水浓度为3%,三七种子播种时,土壤处理深度为10~15cm;三七种苗种植时,土壤处理深度为20-30cm。本发明技...
- 黄红苹何霞红朱书生邓维萍徐玉龙那玉珏蔡红杨敏朱有勇
- 文献传递
- 不同海拔水稻耐冷特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利用云南元阳梯田不同海拔的生态差异,以当地传统品种月亮谷和红脚老粳、现代品种楚粳27和合系22为材料,研究水稻耐冷特性。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SOD活性均在1 850 m达到最高值;(2)红脚老粳在1 850 m其POD活性最高,而现代品种分别在中、低海拔最高;(3)传统品种CAT活性均在1 850 m达到最高值,而现代品种均在1 650 m达到最高值;(4)除楚粳27在1 450 m MDA含量最高外,其余品种均在1 850 m达最高值;(5)除合系22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1 650 m最高外,其余品种均在1 850 m达到最高值;(6)红脚老粳和楚粳27的可溶性糖含量在1 850 m达到最高,月亮谷和合系22则在1 650 m海拔最高。说明高海拔环境使传统品种与现代品种均遭受到一定的氧化伤害,但是不同品种耐冷性指标变化规律不相一致。
- 孙婷刘涛靳百慧赵娟徐玉龙朱有勇何霞红
- 关键词:PODCAT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
- 一种快速获得三七圆斑病菌分生孢子的活体接种产孢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获得三七圆斑病菌分生孢子的活体接种产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病原菌的培养;步骤2:产孢装置;步骤3:接种叶片;步骤4:分生孢子的诱导:3d左右以后,当菌丝侵染叶片形成明显肉眼可见的病斑后,随即去...
- 何霞红龙月娟戴蕾徐玉龙毛忠顺朱书生朱有勇
- 文献传递
- 三七收获后不同年限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采用Biolog技术,对云南省砚山县的盘龙、阿猛、干河3个乡镇进行了三七历年种植地的调查研究,以未种植过三七的土壤为对照,研究三七收获后1-6 a不同年限对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以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并未随年限增加呈现明显变化规律;微生物培养96 h活性旺盛。对Biolog板31种碳源吸光度值聚类分析表明,3个乡镇所取三七收获后1 a和6 a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均可聚为一类,其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相似,其余不同年限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聚类并未出现一定规律;与未种植过三七的土壤相比,三七收获后1 a、6 a土壤微生物均对碳水化合物类、聚合物类、羧酸类和酚类碳源的利用分别高出25.97%-55.59%和53.14%-65.68%;随着三七收获后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类、羧酸类碳源利用呈收获后2 a升高、4 a和5 a下降趋势。收获三七后1-6 a土壤与未种植过三七的土壤相比,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差异均不显著。除干河乡外,阿猛乡和盘龙乡收获三七后1-6 a土壤微生物与未种植过三七的相比,Shannon-Wiener指数、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均值总体差异不明显。试验说明三七轮作至少需6 a以上时间,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优势利用可反映出三七连作障碍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有密切联系。
- 靳百慧杨羚钰徐玉龙张义杰魏正孟康洪宽侯永明朱书生朱有勇何霞红
- 关键词:连作障碍
- 槭菌刺孢菌丝及分生孢子的生长习性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Hartig)Deighton]是引起三七圆斑病的病原菌。但是,槭菌刺孢的生长发育还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本文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诱导出大量的分生孢子,采用十字交叉法和悬滴法从碳源、氮源、酸碱度及生长温度等方面对槭菌刺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槭菌刺孢的菌丝在10种不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均能生长,最适固体培养基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而最适液体培养基是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该菌能利用多种单糖、多糖和醇类作为碳源,最易利用的碳源是麦芽糖;对有机氮源的利用能力明显高于无机氮源,其中,最易利用的氮源是酵母膏。槭菌刺孢的菌丝在4~28℃均能生长,最适温度20℃,高于30℃时不生长,其中,培养基中酸碱度值在pH 4~13时,槭菌刺孢能生长,最适的值为pH 6.5。此外,发现光照能明显促进槭菌刺孢菌丝生长。槭菌刺孢的分生孢子在4~32℃、pH 3~12、相对湿度75%~100%条件下能萌发,其中,最适温度为18℃、最适酸碱度为pH 6,而且,湿度越大分生孢子的萌发率越高,0.5%蛋白胨溶液最有利于孢子萌发,同菌丝的生长条件一样,光照能促进孢子萌发。槭菌刺孢的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都是55℃。说明槭菌刺孢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是对温度较为敏感,适宜在低温下生长。
- 戴蕾徐玉龙龙月娟杜丽思杜云龙何霞红
- 关键词:菌丝生长孢子萌发
- 一种快速获得三七圆斑病菌分生孢子的活体接种产孢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获得三七圆斑病菌分生孢子的活体接种产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病原菌的培养;步骤2:产孢装置;步骤3:接种叶片;步骤4:分生孢子的诱导:3d左右以后,当菌丝侵染叶片形成明显肉眼可见的病斑后,随即去...
- 何霞红龙月娟戴蕾徐玉龙毛忠顺朱书生朱有勇
- 文献传递
- 几种土壤处理方法影响三七幼苗生长及根腐病发生的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三七种植存在着严重的连作障碍,导致三七根腐病严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三七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为了寻找一种有效克服三七连作障碍中根腐病的土壤生态控制处理方法,比较了8种不同的土壤处理方法对三七幼苗生长及根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土壤处理方法对克服连作障碍都有一定的效果;对试验处理的出苗率与存苗率、生物量的积累和减少根腐病的发生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结果为:田间蒸汽处理>大扫灭处理>威百亩处理>波尔多液处理>草木灰处理>高压蒸汽处理>活性炭处理>酒精处理。其中,田间蒸汽处理连作土壤后,三七的出苗率、存苗率与对照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18.0%和51.75%;生物量的积累也明显增加,根的鲜重和干重与对照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32.0%和26.8%;根腐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为9.0%,比对照降低52.6%。8种不同处理对三七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茎粗、株高、根鲜重、根干重等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大扫灭处理和田间蒸汽处理是两种较好的土壤处理方法,但是田间蒸汽处理是克服三七连作障碍最有效且最生态的方法。土壤经过田间蒸汽处理后,土壤结构和土壤环境得到改善,土壤中的病原菌被杀灭,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根腐病发生的土壤环境。因此,田间高温蒸汽处理土壤能够有效克服三七连作障碍,从而延长土壤的使用年限,达到克服三七连作障碍的目的。
- 徐玉龙戴蕾赵丹张义杰靳百慧张潇丹何霞红
- 关键词:土壤处理根腐病连作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