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常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黄连温胆汤合大柴胡汤治疗肝胆湿热型心悸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黄连温胆汤合大柴胡汤治疗肝胆湿热型心悸的疗效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5例肝胆湿热型心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初始剂量为23.75 mg,每日1次,持续服药3 d,随后结合患者病情调整剂量为47.5 mg,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维持治疗2个疗程;研究组应用黄连温胆汤合大柴胡汤(组方:柴胡25 g,法半夏、枳实、白芍、黄芩、炙甘草各10 g,黄连6 g,大黄、三七、生姜各5 g)治疗,加400 ml清水煎至200 ml,早晚空腹温服,持续服药15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心电图检测参数水平、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00.00%(42/42)比86.05%(37/43)](χ^(2)=4.358,P=0.036)。治疗后,研究组肋下胀痛、食欲不振、口干口苦、右上腹隐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1.01±0.32)分比(1.35±0.41)分、(1.06±0.13)分比(1.23±0.25)分、(1.12±0.21)分比(1.41±0.33)分、(0.98±0.10)分比(1.19±0.35)分](P<0.01)。治疗后,研究组心率、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期前收缩水平低于对照组[(69±6)次/min比(73±6)次/min、(296±37)ms比(320±25)ms、(1553±142)ms比(1647±165)ms](P<0.01)。治疗后,研究组SF-36评分于对照组[(89±4)分比(82±5)分](P<0.01)。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76%(2/42)比25.58%(11/43)](χ^(2)=5.593,P=0.018)。结论黄连温胆汤合大柴胡汤治疗肝胆湿热型心悸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对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意义,且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缪趁刘菲王一
- 关键词:心悸肝胆湿热型黄连温胆汤大柴胡汤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复苏后心衰患者呼吸困难、尿量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复苏后心衰患者呼吸困难、尿量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复苏后心衰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6、48 h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量、血清脑利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7.50%;与治疗前比,治疗后1、6、48 h两组患者mMRC评分逐渐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尿量、LVEF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BNP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2.50%(均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复苏后心衰患者,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减轻呼吸困难,改善心、肾功能,且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均较高。
- 许吉王一戚晨良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重组人脑利钠肽尿量脑利钠肽
-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可拉明、洛贝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将72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6例,观察组在对照组使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基础上加用可拉明、洛贝林,对比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再插管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再插管率、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较对照组均减少、而病死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予以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可拉明、洛贝林有利于患者撤机成功,减少再插管率,减少ICU入住时间。
- 吕建兴武巧元王一
- 关键词:COPD呼吸兴奋剂
- 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证候分类研究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基于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初始症状及现症进行分类,探讨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方法采集2020年2-3月18家医院650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初始症状及中医现症,根据阳性率纳入相关指标,对纳入的中医临床症状的二分类信息进行潜在类别分析,识别其核心病机和中医证候诊断分类。具体分析过程包括概率参数化、参数估计与模型拟合、潜在分类与结果的中医理论解释。结果初始症状纳入分析的病例数为605例、症状指标23个,根据阳性率纳入初始症状指标17个,最终取3个类别的潜在类别模型。潜在类别1证候要素的病性为温(热)邪、痰湿和气虚,病位在肺;潜在类别2证候要素的病性为温(热)邪和气虚;潜在类别3证候要素的病性为温(热)邪、痰湿和气虚,病位为肺;综合分析,新冠肺炎发病时的主要证候要素病性为温(热)邪、痰湿、气虚,病位是卫表、肺。中医现症纳入分析的病例数为650例、症状指标55个,根据阳性率纳入现症指标43个,最终取4个类别的潜在类别模型。潜在类别1证候要素的病性为温(热)邪、湿邪、痰邪、气虚,病位主要在肺,分类命名为湿温(热)毒蕴、痰热郁肺;潜在类别2证候要素的病性为温(热)邪、湿邪、气虚,病位主要在脾,分类命名为湿温(热)毒蕴、脾失健运;潜在类别3证候要素的病性为湿邪、温(热)邪,病位主要在脾,分类命名为湿温(热)毒蕴、气阴两伤;潜在类别4证候要素的病性是温(热)邪、湿邪、气虚、阴虚,病位在脾、心,分类命名为湿温(热)毒蕴、心脾两虚。结论基于潜在类别分析方法,新冠肺炎发病初期的证候为湿温(热)毒袭卫表,继而犯肺,兼有肺气不足;其核心病机为湿温(热)毒蕴,兼见痰热郁肺、脾失健运、气阴两伤、心脾两虚。
- 陆炜青钱刘兰翟洪军黄亚博王一林杰程逸文沈春锋黄晓珊庄鑫陈启光申春悌
- 关键词:中医证候证候要素
- 基于潜在类别分析对不同年龄组患者新冠肺炎病因病机证候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基于潜在类别模型的分析结果,探讨不同年龄组新冠肺炎普通型确认患者的主要病因病机和证候差异。方法对605例普通型新冠肺炎四诊数据按照老龄组和非老龄组采用多样本潜在类别分析,计算两个年龄组各类的类别概率和患者症状的条件概率。根据条件概率提取主要症状和两个年龄组各类别的共同症状和特异症状,进而分析两个年龄组各类患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结果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老龄群体常见症状为神疲乏力、咳嗽、纳呆、发热、腻苔和咯痰,主要证型为"湿热伤肺、脾肾两虚"(51.6%);非老龄组则以发热、咳嗽、神疲乏力和咯痰为常见,主要证型为"热痰(湿)伤肺,脾虚不运"(40.0%)。结论老龄群体感染新冠肺炎后,首先出现气虚证,病性为气虚、痰湿和热毒,病位在肺、脾、肾。而非老龄群体则以发热为主症,病性以热毒、痰湿为主,伴有气虚,病位在肺、脾。
- 翟洪军陈启光申春悌陆炜青王一王池社钱刘兰程逸文林杰邹冲黄亚博
- 关键词:病因病机证候年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