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连静

作品数:14 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长远发展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电气工程
  • 2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电池
  • 9篇燃料电池
  • 8篇生物燃料电池
  • 8篇微生物燃料
  • 8篇微生物燃料电...
  • 4篇生物膜
  • 3篇水处理
  • 2篇异化金属还原...
  • 2篇壬基酚
  • 2篇壬基酚聚氧乙...
  • 2篇污泥
  • 2篇污水
  • 2篇还原菌
  • 2篇GEOBAC...
  • 2篇产电
  • 1篇代谢产物
  • 1篇碘酸
  • 1篇碘酸钾
  • 1篇电池研究
  • 1篇电极

机构

  • 9篇北京科技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过...
  • 5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4篇连静
  • 7篇冯雅丽
  • 7篇李浩然
  • 4篇刘俊新
  • 4篇杜竹玮
  • 4篇刘志丹
  • 4篇周良
  • 2篇肖本益
  • 2篇祝学远
  • 2篇孙永军
  • 1篇李鹤超
  • 1篇李顶杰
  • 1篇李少华
  • 1篇欧阳藩
  • 1篇张文明
  • 1篇王云山
  • 1篇周良
  • 1篇吕光辉

传媒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化工环保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冶金分析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无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
本无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无需添加介体,包括:装有微生物菌液和有机物燃料的阳极室及设在室内的阳极和阴极;阴极为与空气相接触的空心棒式复合阴极或板式复合阴极;微生物菌液为取自德国菌种保藏中心(DSMZ)的Gs、Gm或Rf发酵...
冯雅丽连静张文明周良祝学远
文献传递
NPEOs及其代谢产物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归趋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s)是一种常见的表面活性剂,但其代谢产物壬基酚(NP)等具有内分泌干扰特性,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NPEOs及其代谢产物作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它们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浓度水平和迁移转化规律,并探讨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影响NPEOs及其代谢产物去除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NPEOs及其代谢产物在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中普遍存在,其浓度水平与季节、地理位置、生活习惯等有关;在污水处理过程中,NPEOs及其代谢产物的去除效率与工艺及运行参数有关.NPEOs及其代谢产物的归趋包括生物降解、被污泥吸附和存留在出水中,内分泌干扰物质(如NP和NPECs等)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被生成,并随出水和污泥进入环境,可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构建安全转化的控制技术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连静刘俊新
关键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降解归趋
利用异化金属还原菌构建含糖微生物燃料电池被引量:35
2006年
环境中的一些微生物通过还原金属氧化物进行无氧呼吸,而石墨电极与金属氧化物相似,也可以作为这类微生物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利用这类微生物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以糖类物质为燃料,对电池产电情况、产电原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Rhodoferaxferrireducens为产电微生物,在外接电阻510Ω条件下,以葡萄糖为燃料,常温下产生的电流密度达158mAm2(平台电压为0.46V,电极有效接触表面积为57cm2),且循环性能良好。更换燃料为其它糖,发现微生物可以利用多种糖进行产电;通过SEM观察发现大量微生物吸附在石墨电极上,用Bradford法对运行20d后电池的细胞量进行定量,测得悬浮细胞蛋白浓度为140mgL,吸附在电极上的生物量为1180mgm2。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细菌还原实验,发现吸附在电极上的微生物对电压的产生贡献最大,具有电化学和生物学活性;悬浮细胞对产电贡献很小,不具有电化学和生物学活性。
刘志丹连静杜竹玮李浩然
关键词:异化金属还原菌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质葡萄糖
无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分别以Geobacter metallireducens、海底沉积物和厌氧污泥中微生物为模式微生物;用醋酸、人工海水和生活污水为底物构建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了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阴阳极间电势差不是生物膜形成的主导因素,阳极搅拌作用影响生物膜的生长状况,进而影响电能输出,短暂断路对生物膜无影响。将石墨电极更换为涂有碳载铂催化剂的碳纸电极,输出电能密度增加了70%。同时证明无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可利用微生物和底物的多样性。
李浩然连静冯雅丽李顶杰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微生物来源生物膜电极材料
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测定污水和污泥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参数优化被引量:4
2009年
在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测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过程中,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加合离子的形成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优化了关键参数,建立了测定污水和污泥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高分辨高灵敏的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方法.流动相A为0.1mmol.l-1乙酸钠缓冲液,流动相B为甲醇,各聚合度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加合离子响应值达到最大;锥孔电压设为60V能最大程度上避免[NPnEO+2Na]2+对测定的干扰.NP1EO,NP2EO和NPnEOs(n=3—15)的仪器检出限分别为10pg,1pg和0.1pg.该方法成功用于污水和污泥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测定.
连静刘俊新
关键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缓冲液
利用微生物电池研究微生物在矿物表面电子传递过程被引量:20
2006年
利用微生物电池对微生物在矿物表面电子传递的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Geobacter metallireducens还原Fe(OH)3过程中直接接触方式起着重要作用,而微生物在矿物表面吸附形成的生物膜是一个关键因素,生物膜的形成又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细胞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并成膜是一种重要的代谢途径,而电子传递中间体AQDS虽然能在初期有效加快还原速率,但是当细胞吸附完成后,其作用就不再显著了,说明微生物催化矿物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受生物膜控制.加速微生物在矿物表面成膜及保持其稳定性是影响微生物浸矿速率的重要因素.
冯雅丽李浩然连静周良
关键词:矿物表面微生物电子传递生物膜微生物电池
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生物还原产物碳酸锰被引量:2
2006年
利用高碘酸钾的氧化性,建立了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由微生物还原二氧化锰生成的碳酸锰含量的方法。用0.1mol/L盐酸处理反应混合物,离心除去二氧化锰杂质,高碘酸钾将溶液中二价锰氧化为七价锰,光度法测定碳酸锰的含量。方法的测定范围为0~10mg/L,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吻合。该法成本低,操作简便,速度快,且能避免二氧化锰的干扰,结果准确。
刘志丹连静杜竹玮李浩然
关键词:碳酸锰二氧化锰高碘酸钾微生物还原分光光度法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06年
根据有无电子传递中间体的参与,微生物燃料电池可分为两大类:直接和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简要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发展历史,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这两种类型电池的研究现状,特别概括了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工作方向.最后展望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
连静冯雅丽李浩然杜竹玮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
双室污泥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的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提高污泥产电的效率,研究了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基质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的4个影响因素:电极面积、电极间距、污泥浓度和污泥起始pH。研究结果表明,小电极面积电池的输出电压比大电极面积电池低,而电池的输出功率则正好相反;电极间距较小时(4.5 cm),电池的输出电压比电极间距较大(7.75 cm和13 cm)时高;实验的3个污泥浓度中,13.0 g/L为最佳污泥浓度,污泥浓度的升高或降低均会降低利用污泥产电的输出电压和单位污泥的产电功率,不利于污泥产电;当阳极室污泥的起始pH处于碱性时,电池的输出电压更高,污泥产电更好,其中pH为10.0时最好。极化曲线分析表明,这4个因素均会影响以污泥为基质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
连静孙永军李鹤超刘俊新肖本益
关键词:污泥影响因素产电
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构建及初步研究被引量:27
2006年
利用Geobactermetallireducens能够以Fe(OH)3固体作电子受体进行呼吸的特性,用其构建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初步考察了产电情况和产电原理.实验证明,Geobactermetallireducens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能产出主要依赖于吸附在电极上的细菌.燃料醋酸钠可以完全氧化至CO2,反应结束后其浓度低于检测下限(<10μmol/L).电子回收率达80%,电流密度达704.4mA/m2.
连静冯雅丽李浩然刘志丹周良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GEOBACTER生物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