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燕

作品数:12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土壤
  • 4篇污染
  • 4篇小流域
  • 4篇密云水库
  • 3篇点源
  • 3篇水库
  • 3篇非点源
  • 2篇氮磷
  • 2篇氮磷污染
  • 2篇点源污染
  • 2篇水分
  • 2篇坡面
  • 2篇人工林
  • 2篇磷污染
  • 2篇枯落物
  • 2篇非点源污染
  • 2篇采煤
  • 2篇持水能力
  • 1篇氮素污染
  • 1篇氮污染

机构

  • 12篇北京林业大学
  • 5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北京市水源保...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省科学技...
  • 1篇国际竹藤中心

作者

  • 12篇张燕
  • 7篇张志强
  • 5篇谢宝元
  • 4篇张俊卿
  • 4篇唐寅
  • 4篇高永
  • 3篇刘恩
  • 3篇王利
  • 2篇吴斌
  • 2篇董雪
  • 2篇马迎宾
  • 1篇方显瑞
  • 1篇黄雅茹
  • 1篇张瀚文
  • 1篇肖芳
  • 1篇赵慧娟
  • 1篇施洪龙
  • 1篇查同刚
  • 1篇陈曦
  • 1篇刘晨峰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山西水土保持...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密云土门流域出口氮磷污染分析
2008年
为了满足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流域水资源保护的需要,在土门西沟出口对径流量、径流水质进行同步监测,结合以前的监测资料,对径流量与污染负荷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流域内水质氮磷含量超标,特别是氮远远高于Ⅴ类水,总磷在Ⅲ类水标准以内,流域的非点源氮磷源已成为流域主要污染物;径流量和污染负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总磷与地表径流量相关性最高,总氮与地表径流量相关性比较差,氨氮是氮源污染的主要形态,而且氨氮容易挥发和转化;这与当地居民使用氮肥和二铵有关;总氮与氨氮的相关关系较好,和硝态氮相关系数较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和减小暴雨径流是有效治理非点源污染措施。
张燕张志强谢宝元张俊卿唐寅王利刘恩
关键词:小流域氮磷污染水资源保护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杨树人工林水分利用效率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32
2013年
运用涡度相关(Eddy covariance,EC)开路系统和微气象观测系统,于2007年对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永定河沙地杨树(Populus euramericana)人工林与大气间碳、水和能量交换进行了连续测定。通过分析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蒸发散(ET)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GEP/ET)随相对土壤含水量(REW)的变化趋势,探讨杨树人工林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对气象因子以及下垫面因素的响应,为杨树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当REW<0.1时,GEP和ET受到严重水分胁迫的影响维持在较低水平,环境因子对GEP、ET和WUE的影响较小;当0.10.4时,气象因子是影响碳固定和水分损耗的主要原因,由于ET对气象因子变化的响应较GEP更为敏感,因此,WUE随空气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增大而减小。沙地土壤保水能力较差,不能保证土壤水分被植物有效利用,因此当VWC处于5.2%—8.8%(0.1
周洁张志强孙阁方显瑞查同刚张燕王小平陈俊崎陈吉泉
关键词:涡度相关土壤相对含水量杨树人工林
西鄂尔多斯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平茬效应初探被引量:10
2013年
在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灌丛进行机械平茬。平茬后,萌芽时间提前了7d左右,经过3年的生长完全恢复到平茬前的生物量,新萌生的一级分枝平均长度可达70.5cm,基部直径15.72mm2同时,分析了平茬沙冬青种群的结构动态和土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依靠人工平茬改善种群结构,对沙冬青衰老株和干枯枝进行及时刈割更新复壮,最后形成了过渡类型结构介于稳定和衰老之间,即幼年植株比例低于稳定型而高于衰老型、壮年植株比例低于稳定型而高于衰老型,形成具有潜在恢复能力的种群结构。并且通过减少死亡植株对水分的消耗,使平茬区O~80cm土层3年平均含水率较未平茬区的高出0.57%。
董雪杨永华高永张燕包金刚孙彦楠扎其其格
关键词:平茬复壮种群结构
采煤塌陷裂缝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以神东矿区采煤塌陷裂缝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阴坡以及阳坡塌陷裂缝对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缝对3种速效养分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塌陷裂缝使原本由坡顶向坡底迁移的速效养分在裂缝处中断,大量流失,流失率范围为42.17%~10.53%,裂缝对阴坡的影响更大,表层土比下层土受影响更大,裂缝对碱解氮的影响程度大于速效磷大于速效钾。
贺明辉高永陈曦张燕马迎宾黄亚茹
关键词:坡面速效养分
基于“三温模型”的珍稀濒危荒漠植物半日花蒸腾速率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利用远红外热成像技术获取半日花叶温,并根据"三温模型"原理测定半日花的蒸腾速率,结果表明:在晴朗天气条件下,测定时间段内半日花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且峰值出现在15:00,最低值出现在17:00;叶温在测定时间内均高于气温,叶温与气温差最大为9.58 K,最小为0.71 K;在半日花所测冠幅范围内,冠幅越大,其蒸腾速率越大,蒸腾扩散系数越小。样本中,最大冠幅半日花测定时间内的蒸腾速率均值最高,为9.42×10-6MJ m-2d-1,蒸腾扩散系数最低,为0.41;最小冠幅半日花测定时间内的蒸腾速率均值最低,为4.18×10-6MJ m-2d-1,蒸腾扩散系数最高,为0.76。试验测定结果与传统测定技术结果相比较表明:利用远红外热成像技术非接触无损伤测定半日花蒸腾速率具有可行性。
高永张瀚文虞毅王淮亮王震董雪张燕
关键词:叶温植物蒸腾半日花
饮用水源区小流域氮素污染负荷估算方法比较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输出系数法、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估算法、径流试验场法和相关关系法4种方法对密云土门西沟小流域非点源氮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输出系数法中的Johnes模型和考虑降雨影响的输出系数模型计算值相对误差比较大,考虑流域损失的输出系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对误差仅为5%;输出系数方法适用于资料比较缺乏的地区,输出系数的确定是提高估算精度的关键。对流域非点源污染发生类型区和类型单元进行详细划分,并将对各类型采用径流试验场法的监测结果推算到小流域就能减小估算相对误差;采用径流试验场法推算密云土门西沟小流域非点源氮污染负荷相对误差仅为8%;相关关系法通过建立降雨和污染负荷的关系,其估算值相对误差达到4%,此方法需要长期的降雨-水质监测数据;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估算法主要估算流域土壤侵蚀量,没有考虑径流对污染物输移过程中的沉积、起动和交换等问题,估算值会偏大。
张燕张志强谢宝元武军吴斌赵慧娟赵媛媛王利唐寅刘恩
关键词:饮用水源非点源氮污染输出系数法
密云水库流域两种典型人工林枯落物持水特性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对密云水库流域油松林和林刺槐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测定,结果表明:油松林和刺槐林枯落物现存量为分别为7.11和3.62t·hm-2,最大持水量分别为8.227和5.605t·hm-2,有效持水量分别为1.193和0.261t·hm-2。枯落物吸水量与吸水时间表现出很好的对数关系。
张俊卿张志强谢宝元张燕
关键词:密云水库枯落物持水能力
密云水库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Johnes输出系数法以及SCS径流曲线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估算法,对密云土门西沟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土门西沟小流域内附着态污染负荷的输出量是溶解态污染物输出量的3倍多,而附着态污染物输出量的大小主要由土壤侵蚀量决定,因此,控制流域内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是加强该区的水土保持防治工作。Johnes输出系数法可用于观测资料比较缺乏的流域,而SCS径流曲线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估算法除了可以估算总氮、总磷的含量外,还能分别估算出溶解态氮、磷和附着态氮、磷的量,使得防治非点源污染的措施可以更加有针对性。
唐寅张志强武军张燕刘晨峰姚安坤陈左思南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负荷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密云水库上游油松林与刺槐林枯落物持水能力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对密云水库上游油松林和刺槐林的枯落物持水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油松林和刺槐林枯落物现存量分别为7.11 t.hm-2和3.62 t.hm-2,最大持水量分别为8.227 t.hm-2和5.605 t.hm-2,有效持水量分别为1.193 t.hm-2和0.261 t.hm-2。枯落物吸水量与吸水时间表现出很好的对数关系。
张俊卿张志强谢宝元张燕
关键词:枯落物持水能力油松密云水库
黄土丘陵区采煤塌陷裂缝对坡面土壤水分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通过研究采煤塌陷裂缝对坡面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以及不同坡向上的裂缝周边土壤水分状况,以期找出坡面及不同坡向上的裂缝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坡向上的土壤水分状况阴坡>坡底平地>坡顶>阳坡;坡面下部水分状况比上部好,坡面上的采煤塌陷裂缝对裂缝上坡位土壤水分的影响大于下坡位;裂缝对裂缝处土壤水分影响最大,在不同土壤层次上土壤水分含量均是20—40 cm>10—20 cm>0—10 cm。
马迎宾高永张燕张利文黄雅茹
关键词:坡面土壤水分黄土丘陵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