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建明

作品数:62 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文物和博物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历史地理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8篇窑址
  • 12篇原始瓷
  • 11篇考古
  • 9篇史前
  • 9篇青瓷
  • 7篇越窑
  • 7篇秘色瓷
  • 6篇遗址
  • 6篇出土
  • 5篇先秦
  • 4篇新石器
  • 4篇新石器时代
  • 4篇战国
  • 4篇石器
  • 4篇石器时代
  • 4篇考古学
  • 4篇古学
  • 3篇信仰
  • 3篇太湖
  • 3篇文物

机构

  • 49篇浙江省文物考...
  • 18篇复旦大学
  • 5篇故宫博物院
  • 2篇杭州市公安局
  • 2篇上海博物馆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上海市委
  • 1篇安徽省文物考...
  • 1篇江西省文物考...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62篇郑建明
  • 6篇沈岳明
  • 5篇陈元甫
  • 4篇陈淳
  • 4篇谢西营
  • 3篇王光尧
  • 3篇林毅
  • 2篇徐军
  • 2篇丁银忠
  • 1篇朱勤文
  • 1篇苗建民
  • 1篇李合
  • 1篇周少华
  • 1篇姚政权
  • 1篇熊樱菲
  • 1篇蒋乐平
  • 1篇承焕生
  • 1篇段鸿莺
  • 1篇谢纯龙
  • 1篇宋国定

传媒

  • 9篇文物
  • 6篇东南文化
  • 6篇东方博物
  • 5篇大众考古
  • 4篇故宫博物院院...
  • 4篇华夏考古
  • 4篇农业考古
  • 4篇南方文物
  • 1篇紫禁城
  • 1篇北方文物
  • 1篇考古学报
  • 1篇考古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中原文物
  • 1篇核技术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科学
  • 1篇考古与文物
  • 1篇江汉考古
  • 1篇文物春秋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8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余杭石马(土斗)东晋窑址发掘简报被引量:1
2008年
德清窑是分布于浙江东苕溪中上游流域、自东汉至唐代、兼烧青釉器和黑釉器的瓷窑群的总称。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的石马(土斗)窑址属德清窑系列,产品包括青釉与黑釉两种,其中以青釉占大多数,黑釉比例较低。本文为自20世纪50年代"德清窑"概念提出以来的首篇考古发掘报告。
刘斌王宁远郭留通卢希颜陈孔利陈庆胜岳友军郑建明
关键词:窑址青釉黑釉
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考古发掘 青瓷溯源被引量:4
2015年
上虞位于浙江东北部、宁绍平原腹地,曹娥江与浙东大运河穿城而过,南靠会稽山,北临杭州湾。这里的青山绿水不仅孕育了中国最早的成熟瓷器,也是汉代至六朝时期中国制瓷业的中心地区。近年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上虞市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上虞境内曹娥江两岸窑址(主要是汉代至六朝时期的窑址)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发掘,以还原出成熟青瓷起源、发展、兴盛与衰落的基本过程。2012年底工作正式启动,
郑建明
关键词:越窑考古发掘六朝时期龙窑窑具制瓷业
上林湖后司岙窑址秘色瓷的成分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为揭示秘色瓷胎釉成分特征及其与普通越窑青瓷之间的异同,并探讨越窑青瓷制釉技术的时代特征,本文采用X射线荧光能谱仪(EDXRF)对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和荷花芯窑址出土的青瓷标本进行了无损测试。结果表明:(1)后司岙窑址秘色瓷的胎体元素组成与普通越窑青瓷无明显的差异,即二者均采用当地的瓷石原料制胎;(2)晚唐和五代秘色瓷釉的元素组成与同时期普通越窑青瓷也无明显差异,其独特的釉色与其采用瓷质匣钵的烧制工艺有关;(3)晚唐至五代时期越窑青瓷釉料配方可能发生了重大改变,即由早期的瓷石加草木灰的二元配方变成瓷石加草木灰、石灰石的三元配方。(4)晚唐至五代秘色瓷以及五代耀州窑青瓷、北宋汝官窑、南宋官窑以及龙泉南宋青瓷均将釉中氧化钙的含量严格控制在10%?14%范围之内,即各个窑口的制釉技术是非常类似的。
李合史宁昌史宁昌沈岳明王光尧
关键词:秘色瓷
上林湖后司岙窑址秘色瓷的釉色特征及呈色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为揭示秘色瓷和普通越窑青瓷釉色特征和发展规律,探讨釉色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分光光度计、光学与电子显微镜、X射线荧光能谱仪(EDXRF)等,对后司岙窑址秘色瓷及普通越窑青瓷、荷花芯窑址普通越窑青瓷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与普通越窑青瓷相比,后司岙秘色瓷釉色更偏青、饱和度更低,其釉色处于普通越窑青瓷向汝窑青瓷、南宋官窑青瓷等釉色的审美过渡阶段。(2)后司岙窑址秘色瓷和普通越窑青瓷釉层较为相似,均属于较薄的透明釉,影响二者釉层颜色差异的因素主要为胎体颜色及釉层中的过渡金属离子。(3)后司岙秘色瓷胎体颜色较白且深色颗粒较少,使得秘色瓷釉面明度值较高且更加纯净透亮。(4)后司岙秘色瓷采用的瓷质匣钵和釉封的工艺是其釉中Fe2+含量高于普通越窑青瓷的原因之一,后司岙秘色瓷釉色因而更加偏青。
侯佳钰徐巍徐巍沈岳明郑建明
关键词:秘色瓷釉色
上林湖后司岙窑址瓷质匣钵的工艺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揭示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晚唐至五代时期秘色瓷和瓷质匣钵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X射线荧光能谱仪(EDXRF)和光学显微镜(OM)对上林湖后司岙窑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粗质和瓷质匣钵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初步研究表明:(1)后司岙窑晚唐五代时期瓷质匣钵和粗质匣钵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存在差异,即二者所用原料不同,推测晚唐时期后司岙窑工已认识到瓷质匣钵以及用釉密封装烧工艺的独特作用,开始有针对性地挑选原料用于烧制秘色瓷的瓷质匣钵。(2)晚唐时期瓷质匣钵和秘色瓷胎体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基本相近,但五代时期瓷质匣钵和秘色瓷的胎体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3)后司岙窑瓷质匣钵密封釉与秘色瓷釉的化学组成差异明显,且瓷质匣钵釉各氧化物含量的波动范围较大,表明其釉料配方与秘色瓷釉料配方不同。推测古代窑工已认识到匣钵釉仅仅起密封作用,因此仅使用剩余青瓷釉料或随意配制一些釉料即可,无需使用固定的釉料配方。
丁银忠单莹莹单莹莹沈岳明郑建明
关键词:秘色瓷化学组成显微结构
汉代的窑业与成熟青瓷的起源
汉代的制瓷业,主要分布于两个区域:宁绍平原上虞的曹娥江流域与杭嘉湖平原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除此之外,浙江的台(州)温(州)地区、金(华)衢(州)地区以及省外的洪州窑、相阴窑等亦在汉代开始烧造瓷器。上虞曹娥江流域流域...
郑建明刘泽墉
浙江出土先秦原始瓷鉴赏被引量:1
2011年
浙江是全国先秦原始瓷的中心分布地区,出土覆盖面最广、数量最多、规模最庞大、产品种类最丰富、质量最高、持续时间最长、序列最完整。从目前的考古材料来看,先秦原始瓷全省均有发现,从夏商到战国的各个时期连绵不断。
郑建明俞友良
关键词:原始瓷先秦出土鉴赏持续时间考古材料
越窑瓷之始——绿尊留欢谢浮名
2017年
以越窑、龙泉窑为核心的浙江瓷窑址考古工作,始于上个世纪20、30年代,陈万里先生流寓浙江10年,完全凭借个人的力量,为浙江青瓷窑址的调查研究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留下《瓷器与浙江》之专门著作。
郑建明
关键词:越窑考古工作窑址
PIXE分析浙江德清火烧山窑址出土原始瓷被引量:5
2014年
浙江是原始瓷的重要产地,德清火烧山窑址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的原始瓷窑址,也是目前已发掘最早的纯烧原始瓷的窑址,对于探索中国早期青瓷的烧造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选取早期(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样品18个,中后期(春秋中期后段)样品15个,晚期(春秋晚期后段)样品17个,进行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roton Induced X-ray Emission,PIXE)分析。因子分析用来研究这些不同时期烧造的原始瓷原料来源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晚期产品所用胎料、釉料与早期产品不同,与中后期产品相同。
张斌承焕生郑建明
关键词:原始瓷
临安小山弄西晋纪年墓发掘简报被引量:1
2009年
1998年浙江省临安市城西小山弄2座西晋墓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青瓷器。两墓墓砖上有铭文、画像和花纹等,且有明确纪年,为元康三年建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陈元甫郑建明徐军蓝春秀朱晓东倪亚清马志军曹蔚
关键词:西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