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耀
- 作品数:29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吕梁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 门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调查及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了解吕梁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下尿路症状(LUTS)的特征、分布及严重程度。方法:对2016年4月—2016年10月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50岁以上确诊为BPH且愿意接受调查的患者进行下尿路症状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QOL评分)。结果:478例BPH患者中,IPSS评分中、重度LUTS症状患者432例,占90.38%。51~60岁、61~70岁、71~80岁、>80岁年龄组患者中,中、重度LUTS症状分别为63例(82.82%)、113例(87.60%)、145例(94.16%)、111例(94.07%),年龄越大,中、重度LUTS症状比例越大。QOL评分平均4.2分,其中4~6分的患者共352例,占73.64%。急性尿潴留患者76例,其中城镇户口患者20例(12.82%),农村户口患者56例(17.39%)。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患者之间急性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78例BPH患者中,中、重度LUTS症状患者所占比例很高,反映出当地BPH患者就诊意识差、就诊时间晚,需要对中老年BPH有LUTS患者进行健康普查和宣教,提高患者就诊意识,早做临床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刘泽民刘百成王旺龙刘荣耀郭建忠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IPSS评分
- 经皮肾镜取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碎石(PCNL)与经输尿管镜碎石(URL)对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其中接受输尿管镜取石术19例,经皮肾镜取石术20例。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常规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L组患者手术时间、肉眼血尿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URL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I。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URL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取石较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可为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 郭建忠段晓明刘百成王旺龙刘荣耀张宏宇刘晶
- 关键词:经皮肾镜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
- 双J管内引流在上尿路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双J管在上尿路手术中的适应证、留置方法、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方法对60例上尿路手术需留置双J管患者行双J管作内支撑、引流。结果 60例患者均置入双J管,术后留置时间为1周~3个月,平均1个月。其中有11例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腰背酸痛、血尿、尿急等尿路刺激症,拔管后症状有所缓解。术后1周行泌尿系彩超检查,证实无肾盂和输尿管积水。拔管时复查泌尿系彩超,在膀胱充盈时可见轻度肾盂积水,膀胱排空后肾盂积水消失。发热病例,仅1例双J管脱落,无双J管向上移位、断裂等病例。结论双J管具有内支架及内引流作用,合理应用可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郭建忠段晓明刘百成王旺龙刘荣耀张宏宇刘晶
- 关键词:双J管上尿路输尿管结石
- 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前列腺增生体积≥30 mL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 2017年
- 目的研究5α还原酶抑制剂对前列腺体积≥30 mL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泌尿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住院、门诊200例前列腺体积≥30 mL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0.2 mg口服,每天1次;治疗组:非那雄胺5 mg口服qd,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0.2 mg口服,每天1次。2组用药6个月后,根据最大尿流率(mL/s)、前列腺体积(mL)、残余尿量(mL)、I-PS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最大尿流率均较治疗前提高,前列腺体积、残余尿、I-P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α还原酶抑制剂对前列腺体积≥30mL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有明显效果。
- 刘荣耀刘百成王旺龙刘泽民李志灵张宏宇郭建忠刘晶段晓明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ML5Α还原酶抑制剂
- 同种肾组织移植治疗慢性肾性贫血的实验研究
- 目的:研究鼠婴肾组织移植于肾包膜下对肾性贫血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Wistar雄性大鼠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为受体,将鼠婴肾组织块多点植入受体肾包膜下。治疗期间监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
- 刘荣耀
- 关键词:慢性肾性贫血肾组织
- 文献传递
- 氧自由基对肾性贫血大鼠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和Na^+-K^+ATP酶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采用鼠婴肾组织肾包膜下移植的方法治疗大鼠的肾性贫血,进一步研究氧自由基对肾性贫血大鼠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和Na+-K+ATP酶的影响。方法:以Wistar雄性大鼠建立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为受体,将鼠婴肾组织块多点植入受体肾包膜下。治疗期间监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和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的活性。结果:60d时肾组织移植治疗组Hb含量(106±12)g/L高于模型对照组(80±5)g/L,P<0.05;RBC数(6.05±0.60)×1012/L高于模型对照组(5.15±0.23)×1012/L,P<0.05;红细胞SOD含量(1557±54)U/gHb增加,与模型对照组(1051±36)U/gHb比较,P<0.05;红细胞膜Na+-K+ATP酶水平(178.5±14.5)μmolp/gHb增加与模型对照组(88.7±20.1)μmolp/gHb比较,P<0.05;红细胞MDA含量(1.87±0.25)nmol/ml低于模型对照组(3.73±0.36)nmol/ml,P<0.05。结论:同种肾组织移植后氧自由基对红细胞膜的损伤程度减轻,膜的流动性增加,膜对Na+离子转运及能量代谢得到适当调整,稳定了红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 刘荣耀王东文
- 关键词:肾性贫血
- 非那雄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中出血及术后血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小剂量治疗组20例:术前口服非那雄胺5 mg/d,连用2周,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继续口服非那雄胺24周;大剂量治疗组20例:术前口服非那雄胺10 mg/d,连用2周,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继续口服非那雄胺24周。观察比较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尿复发情况。结果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症状缓解,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血尿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小剂量治疗组比较,大剂量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尿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那雄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张宏宇段晓明郭建忠刘荣耀刘晶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非那雄胺出血血尿
- 两种麻醉方式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13年
- 目前,临床上纤维气管镜内镜技术的应用已十分普遍,并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检查、治疗的重要手段[1]。其技术操作的成功与否,呼吸道的麻醉最为重要[2]。我院采用超声雾化吸入麻醉取代传统的应用喉头喷雾器进行咽喉部及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韩秀丽刘荣耀
- 关键词:超声雾化吸入纤维支气管镜麻醉
- 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王旺龙刘晶郭建忠张宏宇刘荣耀
- 关键词: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输尿管上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
- 孤立重复肾输尿管交叉异位畸形一例报告
- 2018年
- 患者,女,44岁。因尿滴沥、尿失禁40余年于2018年2月1日入院。患者自幼出现持续性滴尿,有正常分次排尿,偶有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未诊治。查体:双肾区无隆起,无压痛、叩击痛,膀胱区无隆起,无压痛。外生殖器检查:尿道外口发育正常,左侧阴道壁可见一针尖大小的小孔,有尿液喷出。B超检查示左肾积水、左侧输尿管扩张。
- 刘荣耀刘百成刘泽民
- 关键词:重复肾输尿管异位畸形无肉眼血尿生殖器检查输尿管扩张左肾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