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
- 作品数:17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g-1促进脉络膜新生血管分化成熟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崔彦王影李洋张建华王兴荣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小鼠炎性因子表达的动态观察
- 目的 研究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诱导的EAU小鼠不同天数脾脏和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各种炎性因子在EAU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IRBP及完全弗氏佐剂的乳化液免疫C57BL/6(B6)小鼠44...
- 崔彦王影李洋滕达李姣毕宏生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小鼠炎性因子表达的动态观察
- 目的:研究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诱导的EAU小鼠不同天数脾脏和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各种炎性因子在EAU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IRBP及完全弗氏佐剂的乳化液免疫C57BL/6(B6)小鼠44...
- 崔彦王影李洋滕达李姣毕宏生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病理机制炎性因子表达
-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治疗效果分析
-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6例(16只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其中7名为高度近视患者,行玻璃体切除,内 界膜撕除合并玻璃体腔内硅油填充。术后保持头低位1个月,随...
- 王影王兴荣温莹
- 关键词: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
- 眼内神经鞘瘤一例
- 病情介绍:患者男,3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1年”入院,外院诊断“脉络膜黑色素瘤(右眼)”,于2017年3月30日收入我院,患者入院情况:右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雾状水肿,前房浅,房闪(++),周边前房膨隆,瞳孔膜闭,瞳孔区...
- 王影王兴荣陈伟
- 关键词:脉络膜黑色素瘤神经鞘瘤
- 葡萄膜炎患者黄斑区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分析
- 2013年
- 目的观察葡萄膜炎患者黄斑区病变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临床明确诊断的葡萄膜炎患者51例7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8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6.75±13.22)岁;病程1~24个月。前葡萄膜炎16例21只眼;小柳一原田综合症12例23只眼;Behqet病6例10只眼;交感性眼炎5例5只眼;其他后葡萄膜炎12例19只眼。患眼均行常规眼科检查及频域OCT检查,典型图像存盘分析。根据检查结果将黄斑区病变分为黄斑水肿、黄斑前膜形成、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黄斑区萎缩、黄斑板层裂孔、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结果78只眼中,黄斑区水肿48只眼,占患眼的61.5%。其中,黄斑囊样水肿33只眼;黄斑弥漫性水肿15只眼。黄斑前膜22只眼,占患眼的28.2%。脉络膜新生血管4只眼,占患眼的5.1%。黄斑裂孔4只眼,占患眼的5.1%。黄斑萎缩10只眼,占患眼的12.8%。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22只眼,占患眼的28.2%。结论葡萄膜炎患者黄斑区OCT表现具有多种形态特征。
- 王桂敏崔彦王兴荣李洋刘婷婷王影毕宏生
- 关键词:葡萄膜炎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诊断显像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炎性因子表达的动态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背景C57BL/6(B6)小鼠是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动物模型常用的小鼠种系,以往研究证明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与辅助性T(Th)细胞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相关,但各种Th细胞在EAU发病中的相互作用并不十分清楚。目的研究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1RBP)诱导不同天数后EAU小鼠脾脏和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各种炎性因子在EAU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IRBP及完全弗氏佐剂(CFA)的乳化液在小鼠的尾根部及躯干部均匀注射5个点以免疫B6小鼠44只,免疫后每周3次用间接检眼镜观察小鼠的EAU发病情况,并参照Thurau的评分标准进行炎症评分。于注射后第30天摘取20只模型小鼠眼球,于瞳孔视神经平面制备切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第2、5、10、15、20、25、30天取模型小鼠脾脏,提取RNA,逆转录扩增并行凝胶电泳,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叮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等因子的mRNA含量,同时收集相同时间点小鼠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上述因子的质量浓度。结果IRBP及CFA乳化液免疫B6小鼠后第12天可见轻度葡萄膜炎症,炎症评分为0.5分,炎症反应在免疫后第13~15天最重,评分为1.0分,至第30天炎症明显减轻,评分为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注射后第30天模型鼠眼部反应与间接检眼镜检查结果吻合,病理评分为0.5。模型鼠血清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显示,注射后第5天,小鼠血清中IL-17的质量浓度达到峰值,为(51.85±2.42)ng/L,随着时间的延长开始降低。到第15天时降到最低,为(4.01±0.06)ng/L,但在第25天时再次升高至(25.00±0.94)ng/L,之后逐渐下降,第30天时,血清中IL-17的质量浓度为(6.01±0.21)ng/L,与免疫前的(0.98±0.05)ng�
- 王影李洋毕宏生滕达李姣崔彦
- 关键词:葡萄膜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免疫辅助T细胞炎性因子C57BL
- 葡萄膜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与组织病理对照分析
- 崔彦王桂敏李洋王兴荣刘婷婷王影毕宏生
-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孔的效果
- 2022年
-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孔(IMH)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收治的特发性黄斑孔79例(79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成两组:空气组41例,C3F8组38例。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黄斑孔闭合率:空气组为95.12%(38/41),C3F8组为94.74%(36/48)(χ^(2)=0.140,P>0.05);两组术后视力(logMAR)均提高(P>0.05)。俯卧位时间:空气组为(4.12±0.82)d,短于C3F8组的(10.67±1.01)d(t=-31.015,P<0.001);白内障发生率:空气组为21.95%(9/41),低于C3F8组的47.37%(18/38)(χ^(2)=5.663,P=0.020)。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空气填充治疗黄斑孔,孔闭合率高,可以缩短俯卧位时间,降低白内障发生率。
- 王影王文龙吴秋欣王兴荣
-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
-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治疗效果分析
-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6例(16只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其中7名为高度近视患者,行玻璃体切除,内界膜撕除合并玻璃体腔内硅油填充。术后保持头低位1个月,随访...
- 王影王兴荣
- 关键词: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