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山

作品数:95 被引量:614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8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5篇双季稻
  • 25篇季稻
  • 24篇土壤
  • 23篇水稻
  • 19篇还田
  • 17篇稻田
  • 11篇早稻
  • 11篇双季水稻
  • 11篇机插
  • 9篇稻米
  • 9篇稻米品质
  • 9篇施用
  • 8篇石灰
  • 8篇全量
  • 8篇全量还田
  • 8篇晚稻
  • 7篇红壤
  • 6篇性状
  • 6篇增温
  • 6篇生物炭

机构

  • 7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7篇中国农业科学...
  • 13篇教育部
  • 12篇南京农业大学
  • 8篇江西省红壤研...
  • 7篇江西省农业科...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吉林省农业科...
  • 2篇扬州大学
  • 2篇吉安职业技术...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永丰县农业局

作者

  • 95篇黄山
  • 61篇曾勇军
  • 53篇潘晓华
  • 48篇石庆华
  • 32篇谭雪明
  • 19篇曾研华
  • 19篇商庆银
  • 13篇吴建富
  • 13篇吕伟生
  • 12篇廖萍
  • 11篇李木英
  • 11篇吴自明
  • 10篇张俊
  • 8篇张卫建
  • 5篇何虎
  • 5篇杨秀霞
  • 4篇胡水秀
  • 3篇彭现宪
  • 3篇陈金
  • 3篇王伟

传媒

  • 18篇江西农业大学...
  • 5篇作物杂志
  • 5篇作物学报
  • 5篇中国稻米
  • 5篇核农学报
  • 4篇中国水稻科学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玉米科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Agricu...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大学教育
  • 2篇中国作物学会...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文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10篇2016
  • 11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季机插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构成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为明确双季机插稻产量构成特征及高产协同规律,促进双季稻机插栽培技术的发展,以4个早稻(株两优30、两优287、中嘉早17和中早35)和4个晚稻(H优518、五丰优T025、五优308和天优华占)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研究双季机插稻中产(7 000~8 250 kg·hm-2)、高产(8 250~9 000 kg·hm-2)和超高产(>9 000 kg·hm-2)3个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及产量构成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双季机插稻产量水平的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总颖花量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结实率和千粒重总体上差异较小;产量与群体总颖花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要实现9 000 kg·hm-2以上的产量,每平方米颖花量需达到42 000以上;从中产到高产,双季早晚稻总颖花量的增加均主要依靠穗数的增加,从高产至超高产,早稻总颖花量的增加仍可以通过适当增加穗数实现,而晚稻总颖花量的增加应在适当增加穗数的基础上提高每穗粒数。以较多的穗数和较大的穗型协同产出较高的总颖花量,同时保证正常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是双季机插稻超高产基本特征。本研究结果为双季机插稻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吕伟生曾勇军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黄山商庆银谭雪明
冬种紫云英与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性状的互作效应被引量:12
2016年
通过2年田间试验,旨在明确冬种紫云英和稻草还田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性状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和冬种紫云英对2013年早晚稻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二者亦无显著的互作效应。稻草还田对2014年早晚稻产量无显著影响。稻草还田和冬种紫云英对2014年早稻产量的互作效应接近达到显著水平(P=0.090)。冬种紫云英显著提高了2014年早稻的产量和生物量,但是对晚稻影响不显著。冬种紫云英显著增加了2014年早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对2014年晚稻有效穗数的影响接近达到显著水平(P=0.055)。试验进行2年后,冬种紫云英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总孔隙度。稻草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pH,而冬种紫云英降低了稻草还田对土壤pH的提升效应。冬种紫云英和稻草还田对土壤有机碳、总氮和碱解氮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稻草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提高了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蛋白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但冬种紫云英无显著影响。冬种紫云英和稻草还田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和纤维素酶活性具有显著的协同促进效应。
黄山汤军廖萍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
关键词:紫云英土壤性状
不同栽培模式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在构建不同栽培技术模式(高产抛栽模式、高产移栽模式、农户模式)的基础上,监测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产量及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抛栽模式和高产移栽模式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农户模式,增产幅度分别达到16.4%和17.7%,高产抛栽模式和高产移栽模式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3种模式甲烷排放对全球增温潜势贡献均在90%以上。高产抛栽模式全生育期甲烷排放显著低于高产移栽模式和农户模式,而高产移栽模式和农户模式之间差异不显著,全球增温潜势变化趋势与甲烷排放相同。高产抛栽模式温室气体强度最低,农户模式最高,高产移栽模式居中。因此,在抛栽条件下,配以合理的肥料运筹是同步实现水稻高产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技术途径。
谭雪明黄山熊超石庆华潘晓华吴自明
关键词:栽培模式早稻甲烷氧化亚氮
冬种紫云英和稻草还田下氮钾肥减量施用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大量研究表明有机培肥对提高作物产量、土壤肥力以及农田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作用,但对有机肥在化肥减量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利用豆科绿肥生物固氮和稻草富含钾素的特点,以明确双季稻系统冬种紫云英和稻草联合还田在减少化学氮钾肥用量上的效果。于2013—2014年开展田间试验,设置无肥对照、单施化肥(NPK)、在NPK的基础上,冬种紫云英联合双季稻草还田(GM+RS)、冬种紫云英联合稻草还田下,NK肥在NPK的基础上减少20%,P不变(G+S-20%)、冬种紫云英联合稻草还田下,NK肥在NPK的基础上减少40%,P不变(G+S-40%)等5个处理,以明确冬种紫云英和稻草还田下NK肥减量施用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GM+RS处理的早晚稻产量均有增加的趋势,但仅在2014年的早稻季存在显著差异。NPK与G+S-20%处理的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G+S-20%处理甚至显著提高了2014年的早稻产量。与NPK处理相比,除2014年的早稻外,G+S-40%处理有降低水稻产量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有机肥处理主要是通过有效穗数影响水稻产量。NPK和G+S-20%处理的N素吸收量无显著差异。与NPK相比,G+S-40%处理降低了2013年早晚稻的N素吸收,但差异不显著。但是,2014年G+S-40%处理早晚稻的N素吸收均显著低于NPK处理。与NPK处理相比,G+S-20%和G+S-40%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早稻地上部的PK吸收量,晚稻季差异不显著或者有降低趋势。因此,冬种紫云英和双季稻草还田具有显著的节肥效果,而且冬种紫云英和双季稻草还田下有进一步降低早稻化学P肥和K肥用量的潜力。
黄山汤军廖萍曾勇军潘晓华石庆华
关键词:双季稻稻草还田
双季机插稻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石庆华曾勇军潘晓华李木英吴建富黄山商庆银李保同谭雪明陶其辉吕伟生
该项目属于农业科学技术领域。项目针对双季机插稻季节紧、秧龄弹性小、生育期延缓等技术难点,以及双季机插稻品种搭配和季节安排不合理、育苗取土困难、秧苗质量差、基本苗不足、高产形成规律不明晰、机收损失较大等突出问题,围绕双季稻...
关键词:
关键词:双季稻机插稻品种搭配壮秧培育
不同基因型早籼稻气冠温差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被引量:6
2015年
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基因型早籼稻气冠温差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为快速筛选优异种质资源和合理的栽培调控提供理论支持。选用36个早籼稻品种及主要的恢复系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红外测温仪,在相同的施肥和灌水条件下,监测不同品种孕穗期、抽穗期和乳熟期的冠层温度,并分析其与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气冠温差一直为正值,抽穗期不同基因型早稻白天气冠温差与气穗温差呈极显著正相关。早稻产量与孕穗期和抽穗期白天气冠温差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孕穗期和抽穗期夜间气冠温差均呈负相关,其中在抽穗期达到显著水平。抽穗期气穗温差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产量构成因子与气冠温差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通过对参试品种3个生育期的气冠温差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其分为高温型、中温型和低温型水稻3种温度类型。
毕永基彭春花黄山谭雪明潘晓华
关键词:早稻基因型
近30年江西双季稻安全生产期及温光资源变化被引量:39
2016年
明确水稻安全生产期及温光资源的变化规律,是提高温光资源利用率和实现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分析了江西不同生态区(赣南、赣中、赣北)15个气象站近30年(1984-2013)逐日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参照水稻生产中常用的安全生产临界温度指标,研究了近30年来不同地区50%和80%保证率下双季稻安全生产期及温光资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99-2013年(前15年)各地安全生产期及温光资源较1984-1998年(后15年)发生明显变化,且地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早稻覆膜育秧安全播种期平均提前了10d(气候变化倾向率-4.16d/10a,下同),早稻安全直播期提前了4d(-3.17d/10a),早稻安全移栽期提前了2d(-2.21d/10a)。晚稻安全齐穗期延迟趋势不明显(1.16d/10a),晚稻安全成熟期延迟了8d(3.56d/10a)。全年安全生产期天数在早稻覆膜育秧和直播条件下分别延长了18d(7.72d/10a)和11d(6.73d/10a)。安全生产期内温光资源总体呈温度明显升高、积温显著增加、日照时数无明显变化的特点。监测资料表明,近年来各地区实际生产日期作了相应的调整,但仍与安全生产日期存在较大偏差,因此,推算了近30年各站点80%保证率的安全生产日期,以就近指导各地稻作季节安排、种植方式选择及早晚稻品种搭配。最后,依据气候变化趋势,讨论了农艺措施的可能适应策略。
吕伟生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黄山商庆银谭雪明李木英胡水秀曾研华
关键词:双季稻
抽穗期不同灌水深度下水稻群体与大气的温度差异被引量:26
2008年
于2005年选用3个水稻品种(扬稻6号、扬粳9538和武香粳14)在抽穗开花期设置无水(0cm)、浅水(2~4cm)和深水(10cm以上)3个水分处理,研究水分管理对水稻不同部位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30—15:00,田间灌水深度显著影响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温度.田间水位越高,水稻各部位的温度越低,大气温度与植株不同部位的温度的差值越高.深水管理下,3个品种大气与水稻穗部、植株中部和田面温差的平均值分别比无水管理高1.37、2.98和4.12℃,比浅水管理高0.67、1.59和2.17℃;而浅水管理大气与下穗部、植株中部和田面温差的平均值分别比无水管理高0.71、1.39和1.95℃.不同品种大气与水稻各部位的温度差值也存在差异.对田面-植株中部-穗部温度传递特性的分析表明,不同水深管理下的水稻群体内部温度的变化梯度符合热学传递原理,说明在抽穗期高温来临之前提高田间水深对降低或缓解水稻高温热害具有明显作用.
张彬郑建初黄山田云录彭兰卞新民张卫建
关键词:水稻灌水深度高温热害全球变暖
每穴苗数和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以常规早稻品种中嘉早17和杂交晚稻品种五优308为材料,针对双季机插稻生产中存在的前期发不起、中期控不住、后期穗小苗弱影响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问题,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施氮量和每穴苗数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和每穴苗数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机插早晚稻均以中氮高苗组合(早稻N12D5,晚稻N13D4)产量最高,早稻为8.12t/hm^2,晚稻为9.62t/hm^2,但与低氮高苗组合(早稻N10D5,晚稻N11D4)产量差异不显著。氮肥吸收利用率早晚稻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每穴苗数的增加而升高。其中早稻氮素吸收利用率以N10D5处理最高,晚稻虽以N13D4处理最高,但与N11D4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干物质积累量所表现出的趋势基本和产量一致。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单株苗数,可使早稻比当前习惯施氮量减少16.7%,晚稻可减少15.4%。早稻氮素利用率提高10.66%,晚稻提升1.99%。由此可见,合理地增加每穴苗数和降低施氮量既可以获得足够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实现高产,又可以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章起明曾勇军吕伟生黄山商庆银曾研华谭雪明石庆华潘晓华
关键词:施氮量氮肥利用效率
水稻机收减损技术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收获时期、不同留茬高度、1d内的不同收获时间和不同档位收割对稻谷机收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机型均以稻谷85%成熟度时收割损失率最大,90%成熟度时收割损失率最小;不同留茬高度处理的机收损失率以40cm最高,20cm次之,10cm最小;1d之内不同收割时间的机收损失率以7∶00最高,10∶00次之,14∶00最低;不同档位作业处理的机收损失率均以高档最大,中档次之,低档最小。2种机型之间,在留茬高度大于20cm条件下半喂入式收割机机收损失率显著高于全喂入式收割机;在档位为高档条件下,全喂入式收割机的机收损失率显著高于半喂入式收割机。综合来看,应选择性能优良的国产或进口收割机在水稻成熟度为90%时及时收获,机收的适宜留茬高度为10cm,保持中低档行走速度于上午10∶00以后进行收割。
曾勇军吕伟生石庆华谭雪明潘晓华黄山商庆银
关键词:水稻机械收割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