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托宁与阿托品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观察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137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联合阿托品组(46例)、长托宁组(47例)及阿托品组(44例),将3组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长托宁联合阿托品组达阿托品化时间较长托宁组短(P<0.01),3组乙酰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及病死率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托宁加阿托品组不良反应较阿托品组轻(P<0.01),较长托宁组无明显增多(P>0.05)。结论:阿托品可快速阿托品化,长托宁易于维持阿托品化,二者联用是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最有效的方法。
- 李梦杰戴勇王俊明李书彦张海燕秦丽洁杨德勇崔淑燕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长托宁阿托品阿托品化
- 头孢吡肟致尿毒症患者精神障碍1例及护理被引量:5
- 2009年
- 秦丽洁张海燕
- 关键词:头孢吡肟尿毒症患者护理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肺炎疾病治疗
- 观察气泡移动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观察气泡移动法能否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60例输液患者,血管条件差,穿刺不易回血者,采取自身对照。对照组:常规行静脉穿刺,是否穿刺成功参照回血及输液者手感。实验组:常规排气,排气后用手指轻弹输液器乳头处过滤器,会出现小气泡,再将小气泡排至头皮针细管近针头处,气泡大小长约2~3mm,按常规行静脉输液,是否穿刺成功参照气泡是否回移动及输液者手感。结果气泡移动法穿刺气泡移动例数比对照组回血例数明显增多(P<0.01),气泡移动法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穿刺法(P<0.01)。结论静脉输液时采用气泡移动法有利于判断穿刺是否进入血管,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 秦丽洁张海燕李梦杰
- 关键词: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小气泡动法输液患者
- 动态监控护理不良事件的做法与实践价值探析
- 目的:探析动态监控护理不良事件的做法与实践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治疗的980例住院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n=490)予以按照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n...
- 任杰任洪义秦丽洁李春兰姜艳丽
-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
- 文献传递
- 增加皮肤预消毒对预防血液透析相关导管感染的效果比较
- 2012年
- 近20年以来,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已成为一种被人们易于接受的血液透析通路,其置管率和使用寿命日益增高。
- 代朝霞张海燕秦丽洁李梦杰徐立杰叶俊英姚卫云
- 关键词:血液透析导管感染
- 运用“目视管理法”,加强血液净化室管理
- 2013年
- "目视管理法"是一种利用视觉来进行管理的科学方法,亦可称"看得见的管理"。随着各种新的血液净化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规范的工作流程和严格的质量管理成为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自2010年开始,我院血液净化室将目视管理法引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 代朝霞薛连珍回玉洁秦丽洁
- 关键词:血液管理
- 莫菲氏滴壶临床应用中的观察与对策
- 2011年
- 目的:研究莫菲氏滴壶上端关闭调节器对回血的影响。方法:共300例输液患者,每位患者连续2天输液,2次输液时调节器分别为夹闭在莫菲氏滴壶下端(其莫菲氏滴壶上端调节器打开)为对照组,及调节器夹闭莫菲氏滴壶上端输液管(其莫菲氏滴壶下端调节器打开)为实验组,见有回血3s记录每次输液时的回血长度。结果:静脉输液时调节器夹闭在莫菲氏滴壶上端及下端时的回血长度分别为(46.5±1.2)cm及(31.2±8.7)cm。结论:静脉输液时调节器夹闭在莫菲氏滴壶上端的输液管较调节器夹闭在莫菲氏滴壶下端的输液管时回血长度长(P<0.01),有利于穿刺成功。
- 李书彦秦丽洁张海燕
- 关键词:静脉输液调节器
- 尿激酶、肝素雾化吸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的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雾化吸入疗法是临床上较好的物理化学治疗相结合的消炎、祛痰手段,其具有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的优点,临床应用广泛。我们受尿激酶在治疗脓胸及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效果较好的启发,应用尿激酶、肝素雾化吸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取得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 李梦杰戴勇李书彦杨德勇张海燕秦丽洁崔淑燕
-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雾化吸入治疗尿激酶急性期肝素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雾化吸入疗法药物浓度
- 莫菲氏滴壶临床应用中的观察与对策
- 2011年
- 目的:研究莫菲氏滴壶上端关闭调节器对回血的影响。方法:共300例输液患者,每位患者连续2天输液,2次输液时调节器分别为夹闭在莫菲氏滴壶下端(其莫菲氏滴壶上端调节器打开)为对照组,及调节器夹闭莫菲氏滴壶上端输液管(其莫菲氏滴壶下端调节器打开)为实验组,见有回血3秒钟记录每次输液时的回血长度。结果:静脉输液时调节器夹闭在莫菲氏滴壶上端及下端时的回血长度分别为(46.5±1.2)cm及(31.2±8.7)cm。结论:静脉输液时调节器夹闭在莫菲氏滴壶上端的输液管较调节器夹闭在莫菲氏滴壶下端的输液管时回血长度长(P<0.01),有利于穿刺成功。
- 李书彦秦丽洁张海燕
- 关键词:静脉输液调节器
- 动态监控护理不良事件的做法与实践价值探析
- 任杰任洪义秦丽洁李春兰姜艳丽
- 该项目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通过成立动态监控小组,应用安全项目评估表重点评估高危患者,结合楼道监控及时识别不良事件,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将不良事件的防范采用5M1E(人、机、料、法、环、测)分析法进行原因分析,...
- 关键词:
- 关键词:临床护理管理护理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