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 作品数:26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微波-超声波联合辅助木材液化的研究
- 将微波—超声波联合辅助技术引入到木材的液化过程中,利用微波均匀、快速的加热效应和超声波的空化与机械波振动分散效应,强化木材液化的传热与传质,以期达到显著减少溶剂加入量、液化时间和液化成本的目的.结果表明:液固比过小和太高...
- 卢泽湘吕迪吴正国张慧廖益强郑德勇黄彪
- 丙烯酸/醋酸纤维素超滤膜的改性及制备
- 亲水性差、水通量低制约了醋酸纤维素膜在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本研究以丙烯酸(从)为单体,对醋酸纤维素粉末进行亲水性接枝改性,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制备改性醋酸纤维素(CA-g-PAA)膜,并通过添加正硅酸乙酯...
- 许耀光张慧黄六莲郑秋梅曹石林陈礼辉
- 关键词:醋酸纤维素膜丙烯酸水通量润湿性能
- [Psmim]HSO_4酸性离子液体催化油酸制备生物柴油及其工艺优化被引量:1
- 2016年
- 以1-磺酸丙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为催化剂,油酸与甲醇经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对油酸转化率的影响,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了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与硫酸为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基本一致;该离子液体催化活性优越,重复使用4次后,油酸转化率仍达90%以上;响应面法回归拟合的数学模型准确有效、拟合度高;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3.5 h、反应温度60℃、醇油摩尔比9∶1、催化剂用量10%,此时油酸转化率为98.3%。
- 吴正国卢泽湘范立维张慧廖益强郑德勇
- 关键词:离子液体酸催化生物柴油响应面法
- 丙烯酸/醋酸纤维素超滤膜的改性及制备被引量:8
- 2017年
- 亲水性差、水通量低制约了醋酸纤维素膜在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本研究以丙烯酸(AA)为单体对醋酸纤维素粉末进行亲水性接枝改性,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制备改性醋酸纤维素(CA-g-PAA)膜,并通过添加正硅酸乙酯增加膜的孔洞数量,进而提高膜的水通量。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静态接触角测试仪、扫描电镜对改性前后的醋酸纤维素膜的形貌结构、组成及其润湿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及透过性测试,考察改性后醋酸纤维素膜的机械强度及透过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醋酸纤维素接枝丙烯酸单体后,醋酸纤维素膜的亲水性、机械性能及渗透性明显改善,而正硅酸乙酯的添加使得膜的孔洞数量增加,截留率略有下降,膜水通量显著提高。
- 许耀光张慧黄六莲郑秋梅曹石林陈礼辉
- 关键词:丙烯酸醋酸纤维素亲水性正硅酸乙酯水通量
- 双键型离子液体制备及其催化油酸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合成了一种带双键的新型酸性离子液体1-磺酸丁基-4-乙烯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SO_3H(CH_2)_4VIm][CF_3SO_3]),并用于催化油酸合成生物柴油,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5 h,催化剂用量为油酸物质的量的5%及甲醇和油酸的物质的量比(醇油比)为6∶1时,生物柴油的产率达到96.07%。该离子液体经过5次重复使用,生物柴油的产率还在95%以上,仍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 蔡绍雄张慧郑德勇
- 关键词:油酸生物柴油酯化反应
- 响应面法优化硫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以浓硫酸为催化剂,油酸为原料模型物,与甲醇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通过分析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油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对油酸转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生物柴油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油酸转化率不断增加,当反应温度达到70℃时,油酸转化率变化不大;油酸转化率随着浓H2SO4催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催化剂增加量是油酸质量的2%时,转化率接近最大;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油酸转化率逐渐提高,当反应4 h后,油酸转化率趋于稳定;醇油物质的量比的不断增加促使油酸转化率不断升高,当醇油比为8∶1时,反应趋于平缓。通过Design Expert 8.0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油酸转化率(Y)与各单因素之间的响应面回归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时间3.77 h、温度68.83℃、催化剂4.21%、醇油物质的量比9.26∶1,预测转化率98.26%。
- 张慧吴正国卢泽湘廖益强郑德勇
- 关键词:硫酸生物柴油响应面法
- 活性炭对离子液体的吸附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为提高离子液体利用率,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研究了活性炭对离子液体1,3-二烯丙基-2-乙基咪唑醋酸盐的吸附效果,确定了活性炭用量、离子液体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条件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无机盐硫酸钠的添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吸附结束后使用丙酮进行解吸再生。采用UV、FT-IR和1H NMR对吸附前后离子液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炭质量浓度8 g/L,温度30℃,吸附时间120 min条件下,活性炭对质量浓度为80 mg/L的1,3-二烯丙基-2-乙基咪唑醋酸盐水溶液的吸附效果最佳,无机盐硫酸钠的加入有利于活性炭对离子液体的吸附,使用硫酸钠后,活性炭对离子液体的吸附率可达99%以上,回收率可达93%,且再生后离子液体化学结构未发生变化。本研究结果可为离子液体工业化及回收利用提供依据。
- 许耀光张慧黄六莲曹石林陈礼辉
- 关键词:活性炭离子液体硫酸钠解吸
- 机械搅拌萃取塔中氯仿萃取DMF的传质系数被引量:6
- 2011年
- 萃取-精馏法处理N,N-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是一种节能工艺,相关的工艺研究多有报道。为了对萃取传质过程进行研究,在机械搅拌萃取塔中采用氯仿萃取废水中DMF,在考虑萃取传质系数沿塔高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传质数学模型。根据实验数据,结合辛普森积分法和最优化方法—单纯形法对传质模型进行参数估计,获得传质系数与萃取轻重两相及搅拌桨转速的关联式为:KXa=0.0118N0.5068L0.4867S1.3907。结果表明:传质系数与轻重两相流量以及搅拌桨转速均呈正指数关系,重相流量对传质系数的影响较大,轻相流量的影响则较小。
- 张慧叶长燊林诚
- 关键词:搅拌萃取塔DMF传质系数参数估计
- 基于部分微粒更新改进的具有非线性动态惯性因子的微粒群新算法
- 2010年
- 微粒群算法是基于群体智能的全局优化算法,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该算法具有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但是容易陷入局部极值尤其是采用动态惯性因子。采用动态惯性因子有利于提高微粒群算法的收敛速度,但降低了其全局搜索能力。针对具有惯性因子微粒群算法在进化过程中微粒群多样性减弱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的问题,以非线性动态惯性因子的微粒群算法为基础,提出1种基于部分微粒更新的微粒群算法,以提高微粒群的多样性,进而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新算法利用Sphere、Rastrigin、Rosenbrock、Schaffer、Freudenstein-Roth、Goldstern-Price 6个经典测试函数进行测试,并与基本微粒群算法和具有线性动态惯性因子微粒群算法比较。通过模拟优化比较,新算法寻优效率高、全局性能好、优化结果稳定,新算法能有效提高微粒群的多样性,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和全局优化能力,尤其适合多峰函数的优化。
- 叶长燊林诚张慧付杰
- 关键词:微粒群非线性
- 超声波-微波辅助浓硫酸催化油酸制备生物柴油被引量:6
- 2017年
- 引入超声波-微波辅助技术,以植物油脂水解物油酸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与甲醇酯化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微波功率、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醇油摩尔比对油酸转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的引入强化了传质传热过程,能显著缩短反应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50 W、微波功率125 W、反应时间17 min、催化剂用量2.5%、醇油摩尔比19∶1,在此条件下油酸转化率可达98%以上。
- 吴梅张慧姚闽娜卢泽湘吴正国
- 关键词:酯化法生物柴油响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