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磊

作品数:45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直肠
  • 8篇直肠癌
  • 8篇晚期
  • 8篇腺癌
  • 8篇结直肠
  • 8篇结直肠癌
  • 8篇耳科
  • 8篇肠癌
  • 7篇化疗
  • 7篇M级
  • 7篇CT
  • 6篇胰腺
  • 6篇胰腺癌
  • 5篇单抗
  • 5篇预后
  • 5篇颞骨
  • 5篇贝伐单抗
  • 4篇代谢
  • 4篇细胞
  • 3篇血管

机构

  • 4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消化疾...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 1篇山东第一医科...

作者

  • 44篇赵磊
  • 18篇王振常
  • 16篇曹邦伟
  • 16篇杨正汉
  • 15篇王婧
  • 13篇李卉惠
  • 13篇吕晗
  • 12篇赵鹏飞
  • 11篇车娟娟
  • 11篇尹红霞
  • 9篇马妮娜
  • 7篇龚树生
  • 5篇李静
  • 5篇吴军
  • 3篇甄洪超
  • 3篇张鹏
  • 3篇张忠涛
  • 3篇刘洋
  • 2篇谢静
  • 2篇俞静

传媒

  • 8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临床和实验医...
  • 4篇中国医院用药...
  • 4篇临床与病理杂...
  • 2篇四川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2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laudin 3在肺鳞癌和腺癌的表达差异及预后探讨
2018年
目的:检测肺鳞癌和腺癌患者中Claudin 3的表达状况,并探讨其在肺鳞癌和腺癌的表达差异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共160例行手术切除的肺鳞癌和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检测Claudin 3的表达情况,并将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术后辅助化疗及Claudin3表达等因素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分期、N分期、TNM分期及是否复发转移等因素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P=0.000)和复发转移(P=0.000)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鉴于不同病理亚型中Claudin3的表达差异,分层分析显示鳞癌与腺癌中Claudin3差异表达,且在鳞癌中阳性表达Claudin3的患者生存获益,而在腺癌中则是阴性表达Claudin 3的患者生存获益。结论:TNM分期(P=0.000)和复发转移(P=0.000)是NSCLC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鳞癌与腺癌中Claudin3差异表达,且在鳞癌中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获益,而在腺癌中则是阴性表达的患者生存获益。
车娟娟王婧李卉惠赵磊甄洪超曹邦伟
关键词:肺鳞癌肺腺癌预后因素
体外高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评价体外高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75例晚期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按照1∶1比例生成随机分配序列分为化疗组和化疗+热疗(联合治疗)组,治疗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化疗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10例,进展17例,客观缓解率27.0%,疾病控制率54.1%;联合治疗组分别为0、18、15、5例及47.4%、86.8%。两组间疾病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而客观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联合治疗组的疼痛缓解率、体能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2.1%及84.2%,显著高于化疗组的21.6%及2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联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8.8个月和31.6%(12/38);化疗组分别为7.9个月和27.0%(10/3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Ⅲ度及以上消化道反应,未出现Ⅳ度骨髓抑制。结论体外高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疾病控制率、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化疗组,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婧赵磊李卉惠车娟娟庞歆桥吴军马妮娜
关键词:胰腺肿瘤热疗
外泌体p-ERK在制备结直肠癌诊断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外泌体中p‑ERK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研究结果表明,正常非癌细胞的培养液中的外泌体中不含p‑ERK,结直肠癌细胞的培养液中的外泌体中含有较多p‑ERK,因此可将外泌体中p‑ERK作为诊断结直肠癌的...
曹邦伟赵磊
文献传递
ACE、ACE/ACE2对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初探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ACE、ACE2以及其比值对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15例胰腺癌患者、10例胰腺癌术后无复发患者、10例单纯CA199升高患者、10例胰腺炎患者及1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CE、ACE2、ACE/ACE2的含量,胰腺癌组分别与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胰腺癌组中ACE、ACE/ACE2分别为(275.340±247.042)、(0.482±0.398)pg/m L,相较胰腺癌术后无复发组、单纯CA199升高组、胰腺炎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A199升高组ACE2水平为(628.343±114.383)pg/m L,明显低于对照组(948.89±496.498)pg/m L(P<0.05)。胰腺炎组ACE2为(515.078±157.815)pg/m L,显著低于对照组。但CA199升高组与胰腺炎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ACE、ACE/ACE2在胰腺癌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新的方法。
王婧赵磊车娟娟李卉惠庞歆桥吴军马妮娜
关键词:胰腺癌ACEACE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二代病例首诊胸部DR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首诊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新冠肺炎全病程信息与样本资源管理平台"新冠肺炎影像专题库"中确诊为COVID-19的北京本地病人首诊影像学资料,纳入首诊同时具备胸部CT及DR检查的病人共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2~80岁,平均(51.2±15.1)岁。CT与DR检查间隔时间1~53 h,平均间隔(25.4±22.8)h。以胸部CT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DR对COVID-19的诊断能力。采用McNemar’s检验比较2种检查的诊断结果,并采用Bland-Altman检验或Kappa检验分析2种检查方法对病灶数量、位置分布、形态等特征判断的一致性。结果 20例COVID-19病人中,CT共检出19例病人(107个病灶),DR检出17例(54个病灶)。CT对病人检出率为95%,DR为85%,2种检查的诊断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种检查对病灶特征的分析显示,对双侧病变、肺野分布、弥漫性分布及形态的诊断一致性较好(均κ>0.6)。对于多发病灶(≥5个),DR与CT对病灶数量判断一致性不佳。2例病人DR判断为阴性,病灶均为单发磨玻璃密度影,最长径分别为0.8 cm(≤1 cm)、1.9 cm(1~3 cm)。结论结合流行病史,胸部DR能够识别COVID-19病人。DR不易识别单发的小磨玻璃密度病灶,对多发病灶数量判断欠佳,及时行胸部CT检查可增加诊断信息。
吕晗徐辉曾娜尹红霞刘佳宝陈疆红魏璇赵磊杨正汉王振常
关键词:数字化X线摄影
D-Dimer与胰腺癌Ⅳ期患者生存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Ⅳ期胰腺癌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imer)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治疗的胰腺癌住院患者90例,分析其入院时血浆D-Dime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含量与临床特征及总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Ⅳ期胰腺癌患者中D-Dimer水平升高、Fbg含量降低者生存期相对较短,体能状态评分相对较差。ECOG≥3分患者D-Dimer[(5.40±3.19)mg/L]显著高于ECOG≤2分患者[(2.42±2.33)mg/L](P〈0.01)。D-Dimer水平正常者OS为9.82个月(95%CI,8.42-11.26个月),D-Dimer水平异常者OS为3.76个月(95%CI,3.11-4.40个月),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imer水平为胰腺癌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Dimer可作为Ⅳ期胰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实验室指标,其异常升高提示患者预后较差。
王婧赵磊车娟娟李卉惠吴军庞歆桥马妮娜
关键词:D-二聚体胰腺癌预后
贝伐单抗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安全性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本文主要对贝伐单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安全性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贝伐单抗治疗的72例晚期结直肠癌病例。统计贝伐单抗不良反应发生率,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以确定贝伐单抗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共有72例患者可进行安全性评价。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高血压(12.5%),出血(12.5%)和蛋白尿(8.3%)。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出血的发生率为1.4%,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1.4%,胃肠穿孔发生率为1.4%。通过多变量分析确定出了药物各种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结论贝伐单抗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患有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患者应用贝伐单抗安全性较好,患者的耐受性良好。
赵磊王婧车娟娟李卉惠曹邦伟
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贝伐单抗安全性
基于超高分辨率CT的砧镫关节影像解剖初步研究
2023年
目的基于超高分辨率CT(U-HRCT)分析正常砧镫关节(ISJ)影像解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行U-HRCT检查的耳鼻喉科患者258例,正常耳共计304侧。于U-HRCT图像设置ISJ标准观察层面,描述其解剖特征,并比较不同年龄及性别的ISJ解剖形态差异。结果88.2%(268/304)ISJ清晰可见,11.8%(36/304)模糊可见;47.7%(145/304)ISJ表现为低密度,40.8%(124/304)为部分骨性密度,11.5%(35/304)为骨性密度。≤30岁及>30岁中ISJ解剖特征未见显著差异(P均>0.05)。男性镫骨头-豆状突外侧距离、豆状突长径数值均大于女性,分别为[0.93 mm(0.81 mm,1.02 mm)vs.0.87 mm(0.74 mm,0.96 mm)(Z=-2.870,P=0.004)]、[0.66 mm(0.55 mm,0.77 mm)vs.0.59 mm(0.51 mm,0.69 mm),(Z=-2.825,P=0.005)],关节间隙宽度(即二者差值)则未见显著差异。砧骨豆状突-镫骨头夹角在男性[137.9°(126.3°,155.6°)]显著大于女性[129.8°(119.8°,148.9°)](Z=-2.942,P=0.003)。结论U-HRCT可清晰显示正常ISJ,可为ISJ病变的影像诊断及术前评估提供基础。
汤若薇张征宇赵鹏飞尹红霞李静赵磊徐宁谢静吴倩杨正汉龚树生王振常
关键词:颞骨
新冠肺炎疫情下三甲综合医院急诊影像检查变化及启示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下急诊工作中DR、CT的应用变化趋势,分析数据变动的意义。方法依托三甲综合医院医疗大数据平台,筛选2020年1月20日至3月20日及2019年同期就诊于急诊的患者信息,分析急诊就诊患者以及DR、CT检查数量、检查部位及占比、检查项目及占比的变化,计算急诊患者DR、CT每百人检查量;通过分层随机抽样计算检查结果阳性率、检查目的相关阳性率。结果急诊就诊人次、DR、CT检查人次显著降低,DR自22.8人次/百人降低至18.8人次/百人,同比下降17.5%,CT自22.8人次/百人显著升高至44.2人次/百人,同比大幅增长93.9%,增强检查显著提高至4.3人次/百人,同比增长50%以上。放射科工作内容显著变化,CT检查明显增多,占比高达74.7%。各类检查项目中,头部、腹盆部、胸部平扫为急诊CT主要检查项目,胸部和腹盆部平扫每百人检查量大幅升高,分别达17.4人次/百人、11.8人次/百人,同比增长296.6%、112.2%。对于检查目的相关阳性率,DR整体明显降低,CT整体稍有降低,但腹盆部、胸部及颈部平扫显著提高,同比增幅超过20%。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CT特别是胸部CT应用意识及需求显著提升。应采取应对措施(如人工智能软件等)提高工作效率。非疫情状态下可能存在较多非必要的急诊就诊及过度使用的影像检查。
吕晗曾娜赵磊魏璇马天任鹏玲何青徐辉许丽雪杨正汉王振常
关键词:急诊数字化X线摄影体层摄影术X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胸部CT筛查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北京市级17家医院的发热门诊、急诊、普通门诊及入院使用胸部CT及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筛查的变化趋势及分析数据变动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9日至5月24日,6月12日至7月12日就诊于北京市17家医院发热门诊、急诊、普通门诊及入院筛查的198827人次胸部CT筛查例数和阳性率,并比较人工判读和AI判读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发热门诊、急诊、普通门诊及入院筛查行胸部CT的总例数在疫情起始期逐渐升高,尤以新发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第1周为著;发热门诊筛查例数及炎性病变阳性率在新发地新冠肺炎疫情起始阶段(即6月15日至6月21日)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呈下降的趋势;普通门诊的就诊人次明显高于发热门诊及急诊;发热门诊、急诊、普通门诊及入院筛查行胸部CT检出炎性病变的阳性率分别为27.17%、29.19%、26.58%及35.08%;疑似病毒肺炎的阳性率分别为0.57%、0.73%及0.19%及0.56%。普通门诊、急诊、发热门诊及入院筛查行人工筛查的总阳性率分别为73.23%、71.36%、67.52%及80.79%;行AI筛查的总阳性率分别为86.98%、81.42%、74.37%及93.64%。4种筛查类型AI判读的总阳性率高于人工判读的总阳性率,且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胸部CT筛查是发现肺内病变的有效手段;AI筛查的阳性率高于人工筛查的阳性率;而AI也存在着一定的假阳性率,结合人工判读可以增加诊断的准确性;AI的应用意识还需要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满足防控需求。
魏璇赵磊庞少华吕晗张茗昱杨正汉王振常
关键词:疫情防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