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出血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狭窄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 2篇网膜
  • 2篇下腔出血
  • 2篇颅外
  • 2篇颅外颈动脉
  • 2篇膜下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颈动脉
  • 2篇颈动脉狭窄
  • 1篇蛋白

机构

  • 4篇青岛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青岛市海慈医...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青岛市第八人...

作者

  • 6篇刘隆熙
  • 2篇裘孝忠
  • 2篇江澄川
  • 2篇唐镇生
  • 2篇张允旭
  • 2篇石岭
  • 1篇赵殿辉
  • 1篇王娟
  • 1篇陈爽
  • 1篇刘永吉
  • 1篇刘建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电子束CT血管造影、B型超声与DSA诊断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电子束CT血管造影(EBCTA)和B型超声(BUS)检查诊断颈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准确性。方法对10例(20根)颅外颈动脉进行EBCTA、DSA和BUS对照研究。结果EBCTA与DSA的吻合率达95%,r=0.9935;BUS与DSA的吻合率仅为65%,r=0.8333,P=0.001。针对以70%~99%狭窄度为绝对手术指征,EBCTA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BU S则分别为33%、94%、85%、50%和89%。结论EBCTA诊断颅外颈动脉疾病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可行性,且与DSA有互补作用;BUS对斑块溃疡具高度敏感性,但单独使用有漏诊和误诊的可能,需与EBCTA或DSA结合应用。
刘隆熙唐镇生江澄川赵殿辉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颈动脉狭窄
亚低温对大鼠颅脑外伤后脑组织AQP-4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实验大鼠颅脑外伤后水通道蛋白4(AQP-4)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颅脑外伤后可能的脑保护分子生物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5只,采用Feeney法建立脑外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创伤组和亚低温组,每组15只,亚低温组在损伤后立即给予亚低温暴露,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图象分析技术检测AQP-4和caspase-3及双重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QP-4和S-100。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颅脑外伤后脑组织AQP-4和caspase-3的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P<0.05);亚低温治疗后,大鼠脑组织AQP-4和caspase-3的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较脑创伤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亚低温对创伤性脑损伤的脑保护机制可能与减轻胶质细胞介导的脑水肿,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裘孝忠王娟刘建张允旭刘隆熙
关键词:亚低温水通道蛋白4半胱天冬酶3
大剂量氨溴索对脑出血后并发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背景脑出血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意识障碍者常合并吸入性肺炎,随着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单纯应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不断下降。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在自发性脑出血合并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自发性...
刘隆熙裘孝忠张允旭石岭庄汉亭张鸿涛田洪涛
关键词:氨溴索大剂量脑出血吸入性肺炎低氧血症
文献传递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过程中的血压下降现象的应对措施
刘隆熙刘永吉石岭
利用EBCT进行颅外颈动脉血管造影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利用电子束CT来实现对颈动脉分叉部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并建立颅外颈动脉EBCTA的扫描方式和方案.材料和方法:对24侧颈动脉随机分3组进行多层流动扫描(MSM)模式、连续容积扫描(CVS)模式及血管重建,获得颈动脉分叉部的时间-密度曲线(TDCs),并加以分析.结果:得出颈动脉EBCTA的参数和模式为:非离子型造影剂,总量80~90ml、3ml/s注射速率、延迟时间18~22s、扫描速度为层/0.1s、层厚1.5mm、由颈根部至颅底的CVS扫描方式.对有循环功能不足的患者应进行MSM预试验扫描来确定其准确的延迟时间.结论:EBCT进行颅外颈动脉血管造影完全可行,且省时,省造影剂,扫描范围长,更利于显示该区域的各种颈动脉疾病.
刘隆熙唐镇生江澄川陈爽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动脉血管造影颅外颈动脉非离子型造影剂动脉分叉部
持续脑电监测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意义
刘隆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