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常咏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球囊阻断双侧髂内动脉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球囊阻断双侧髂内动脉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5年10月~2022年3月间4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研究组),和同期48例非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研究组采用球囊阻断双侧髂内动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记录术中产妇出血量、补液量、输血量、尿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子宫切除率、胎儿受线时间、受线剂量、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887.63±79.84)mL,输血红细胞(5.73±1.31)U,输入血浆(467.88±89.03)mL,补液量(3417.53±1265.47)mL,尿量(733.88±131.36)mL,1分钟Apgar评分(9.0±0.7)分,5分钟Apgar评分(8.2±1.2)分,10分钟Apgar评分(9.3±0.9)分,放射线时间(40.23±3.41)s,胎儿受线剂量(8.11±1.22)mGy,术后5~7天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子宫及产道复旧正常,术后3~6个月产妇月经恢复正常,新生儿发育无异常;3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2例患者术后补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照组术中产妇出血量(1879.35±114.46)mL,输血红细胞(12.13±2.51)U,输入血浆(1364.35±200.21)mL,补液量(8186.32±2361.67)mL,尿量(1506.62±325.31)mL,与研究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阻断双侧髂内动脉能够明显减低子宫动脉血流,减少术中出血,提高产妇生存率,可广泛用于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
- 闫䶮侯利芳朱乾坤王东旭宁玮邹常咏
- 关键词:球囊阻断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细胞NB4细胞系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分离及培养HUC-MSC细胞和NB4细胞,建立以HUC-MSC细胞为基质细胞、NB4细胞为目的细胞的直接共培养体系。应用CCK-8法和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应用瑞氏吉姆萨染色和NBT还原实验检测细胞分化状态;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中IL-6表达水平;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IL-6相关基因CDKN1A、CCND1、Survivin、STAT3的转录水平。结果:两种细胞共培养后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到共生良好。与正常NB4细胞相比,同HUC-MSC共培养的NB4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HUC-MSC能促进ATRA诱导的NB4细胞分化。在共培养组上清中IL-6水平显著升高。与单纯培养的NB4细胞相比,共培养组和ATRA诱导组的NB4细胞中细胞周期素D1基因(CCN D1)转录水平均不同程度下降(NB4:NM:NA:NMA=1:0.35:0.70:0.20),CDKN1A表达水平不同程度增高(NB4:NM:NA:NMA=1:3.21:1.41:5.32)。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IL-6信号通路抑制NB4细胞的增殖,促进ATRA诱导的NB4细胞的分化。
- 马晓环徐鑫邹常咏赵瑶王占聚王海英王玉芬胡振波
-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NB4细胞系共培养白细胞介素6
-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对比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对比观察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1年10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3426例接受TACE治疗的PHC患者,其中1242例经桡动脉穿刺(A组),2184例经股动脉穿刺(B组),对比研究两组的穿刺、手术成功率及手术时间和曝光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A组穿刺成功率99.52%(1236/1242),手术成功率99.11%(1231/1242);B组穿刺成功率100%(2184/2184),手术成功率99.86%(2181/2184)。两组穿刺成功率及手术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5%(191/2184),高于A组的5.31%(66/1242)(P=0.01)。A组穿刺时间长于B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曝光时间及曝光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桡动脉行TACE治疗PHC与经股动脉行TACE效果相当,且并发症少,但穿刺成功率略低。经桡动脉路径安全可行,患者舒适度高,可重复性强,值得推广。
- 邹常咏侯利芳朱乾坤宁玮王东旭闫
- 关键词:股动脉桡动脉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 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评估
- 2024年
-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与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2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病房收治的4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急性血栓形成(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complicated with acute thrombosis, ASOCA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组和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组,分别入选26例和16例。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组采用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抽吸下肢动脉血栓;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组通过切开股动脉后使用Fogarty球囊取栓导管取出下肢动脉血栓。所有入组的患者术前完善相关常规检查,包括血细胞分析、生化全项、凝血常规、尿液综合分析、心电向量图、心脏彩超、下肢血管彩超或下肢动脉CTA,术后患者1、3、6、12个月定期随访,复查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 ABI)、下肢血管彩超或下肢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CTA),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及病变血管通畅情况。结果 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组和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组在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冠心病史、房颤病史、脑梗死病史、高血压病史等高危因素的比较中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中血红蛋白尿分别为24例和3例,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消化道出血、房颤、血栓再形成和切口感染并发症中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组患肢通畅率分别为75.00%、65.62%、56.25%,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组患肢通畅率分别为44.44%、33.33%、16.78%,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通畅率分别为31.25%和11.11%,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治疗ASOCAT可以快速清除血栓,减少溶栓药物使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 宁玮朱乾坤王东旭逄锦鹏李任飞邹常咏闫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形成
- 经皮穿刺胆囊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胆囊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4年月—2016年6月,对我院22例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行经皮穿刺胆囊引流术,其中19例经皮经肝穿刺引流,3例经腹腔穿刺引流。结果:所有22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穿刺引流,技术成功率100%。21例患者术后72h内患者的腹痛、腹胀、高热等症状明显缓解,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10d内恢复正常。1例患者合并重症肺炎术后第2天死亡。14例患者术后3~6周拔管,7例患者长期带管生存。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胆囊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郭欢庆李威邹常咏满文玲杨坡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胆囊穿刺胆囊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