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祎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危险因素
  • 2篇认知功能障碍
  • 2篇丘脑
  • 2篇丘脑底
  • 2篇丘脑底核
  • 1篇胆碱
  • 1篇胆碱含量
  • 1篇低灌注
  • 1篇低血压
  • 1篇调节激酶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调节
  • 1篇信号调节激酶
  • 1篇血压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胆碱
  • 1篇抑郁

机构

  • 7篇武汉大学

作者

  • 7篇谢祎
  • 6篇章军建
  • 4篇肖劲松
  • 1篇吕东蔚
  • 1篇张捷
  • 1篇彭思思

传媒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丘脑底核深部脑电刺激术对帕金森大鼠认知和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深部脑电刺激术(STN-DBS)对帕金森病(P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健康大鼠,n=10)、模型组(PD大鼠,n=10)和电刺激组(PD大鼠,高频电刺激,n=10)。Morris水迷宫检测认知功能,ELISA检测皮质、海马、纹状体处的乙酰胆碱(ACh)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第4天和第5天的逃避潜伏期更长[第4天(38±14)s比(20±4)s,P=0.047;第5天(32±13)s比(16±8)S,P=0.032],探索试验中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更短[(10±6)s比(19±5)s,P=0.023],海马[(1473±233)s比(1950±344)s,P=0.039]和纹状体[(1661±271)s比(2240±290)s,P=0.007]部位的ACh表达减少,电刺激组大鼠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P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下降,STN-DBS可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可能与调节海马、纹状体处的乙酰胆碱含量有关。
谢祎杜雪蓓梁津瑜肖劲松章军建
关键词:帕金森病丘脑底核乙酰胆碱
阿魏酸钠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及对磷酸化ERK、CREB和BDN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对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1/2)、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磷酸化(p-ERK及p-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NS)、慢性脑低灌注组(2VO+NS)、阿魏酸钠治疗组(2VO+SF)。采用新奇物体识别试验、Morris水迷宫检测3组大鼠的认知;用Western Blot检测3组大鼠海马中的p-ERK、p-CREB、BDNF的表达。结果:通过行为学检测,模型组大鼠识别新物体能力下降,阿魏酸钠可以缓解这种下降趋势(P<0.05)。模型组大鼠Morris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延长,空间探索时间明显减少;阿魏酸钠治疗组可以缩短大鼠的逃避潜伏期(P<0.05),空间探索时间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p-ERK、p-CREB、BDNF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P<0.01,P<0.001),治疗组p-ERK、BDNF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阿魏酸钠能改善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介导了海马中p-ERK、p-CREB、BDNF的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杜雪蓓燕灏敏梁津瑜谢祎章军建
关键词:慢性脑低灌注阿魏酸钠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丘脑底核深部脑电刺激术对帕金森病患者神经心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PD)患者丘脑底核深部脑电刺激术(STN-DBS)后神经心理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共纳入2014年12月到2016年3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诊断的42例PD患者,分为手术组(接受STN-DBS,同时服用抗PD药物)和对照组(仅服用抗PD药物)。在基线期和6月随访期,服用抗PD药物和电刺激的状态下,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并用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艾森布鲁克认知检测-修订版、Hoehn-Yahr分期、Schwab-England日常生活能力、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精神、日常生活能力、运动症状、药物并发症、定向力和注意力、记忆、语言流畅性、语言、视空间、疾病分期、焦虑和抑郁进行评测。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基线和随访期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手术组和对照组资料。结果:手术组PD患者术后总体认知功能未见明显变化,语言流畅性显著下降(P=0.022)。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PD患者运动能力(P=0.000)、日常生活能力(P=0.047)、抑郁(P=0.009)和焦虑(P=0.003)症状显著改善,服用抗帕金森药物减少(P=0.000)。结论:STN-DBS对PD患者认知功能总体安全,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焦虑和运动等症状。本前瞻性研究可为中晚期PD患者接受STN-DBS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谢祎梁津瑜杜雪蓓燕灏敏肖劲松张捷章军建
关键词:帕金森病焦虑抑郁神经心理
Meynert基底核与认知被引量:1
2015年
Meynert基底核(NBM)位于基底前脑,可分为六个区域,与其它大脑区域有广泛的纤维联系。NBM的传入纤维来自边缘系统和旁边缘系统皮质,传出纤维到达额叶、顶叶、颞叶、扣带回皮质、杏仁核、眶皮质和脑岛等部位,是皮质胆碱能递质的主要来源,能够维持正常认知功能,痴呆患者NBM受损严重。深部脑电刺激(DBS)通过电刺激NBM,促进皮质胆碱能递质释放,能够改善实验动物和患者的认知障碍。本文就NBM与认知的关系做简要叙述,并对NBM-DBS改善认知障碍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谢祎肖劲松章军建
关键词:MEYNERT基底核
不同弗明汉血管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价不同弗明汉血管危险因素与中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5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体检中心普查的中老年人71例,分别采用弗明汉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评分(FCVDRP)、弗明汉10年卒中风险评分(FSRP)和弗明汉10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险评分(FCHDRP)进行血管负荷评估,并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DST)评估其认知功能。分析不同弗明汉血管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1)校正受试者的受教育年限后,三种评估方式均可观察到,随着血管负荷评估分值增高,受试者的MMSE评分[FCVDRP:低危组(28.29±1.38)分、中危组(27.40±1.73)分、高危组(26.72±1.93)分;FSRP:低危组(28.00±1.60)分、中危组(26.26±2.46)分、高危组(27.2±2.04)分;FCHDRP:低危组(27.74±1.73)分、中危组(27.46±2.00)分、高危组(27.18±1.59)分]和DST得分[FCVDRP:低危组(29.24±5.54)分、中危组(26.50±7.52)分、高危组(26.72±6.76)分;FSRP:低危组(30.09±5.61)分、中危组(25.11±7.55)分、高危组(23.53±5.60)分;FCHDRP:低危组(30.37±6.41)分、中危组(25.46±6.76)分、高危组(26.82±5.99)分]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偏相关分析显示,FSRP评分与MMSE评分、DST评分显著相关(r=-0.249、-0.291,均P〈0.05)。结论多种血管负荷聚集可加重中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与弗明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弗明汉冠心病危险因素相比,弗明汉卒中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更强。
彭思思章军建谢祎吕东蔚
关键词:血管危险因素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6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运动症状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异常,是PD诊断的主要依据([1])。非运动症状主要包括神经心理障碍(抑郁、焦虑、认知障碍、注意力缺乏、淡漠等)、自主功能障碍(直立性低血压、便秘、心悸、多汗、膀胱功能障碍等)、感觉异常(疼痛、嗅觉障碍、视觉障碍等)、睡眠障碍(失眠、快动眼行为异常、不宁腿综合症、白天嗜睡等)。
谢祎肖劲松
关键词:帕金森病运动症状膀胱功能障碍静止性震颤肌强直直立性低血压
Framingham血管危险因素对认知储备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Framingham血管危险因素对老年人群认知储备是否存在损害作用。方法:纳入58例无卒中事件及痴呆的受试者进行Framingham十年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将受试者分成低危、中危及高危组,比较三组间认知储备的差异。结果:58例受试者中低危组22例,中危组17例,高危组19例,三组间在年龄、教育年限及认知储备复合分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低危组较中危组、高危组的智商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ramingham血管危险因素对认知储备有损害作用。
梁津瑜杜雪蓓谢祎章军建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