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TS2序列鉴定十大功劳属药用植物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基于ITS2序列鉴定十大功劳属药用植物,以避免该属物种药用基原混乱。方法:收集十大功劳属物种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总DNA,经PCR扩增、双向测序和序列拼接,应用MEGA 6.0对该属13个物种43条ITS2序列进行序列变异分析,计算种内种间Kimura 2-parameter(K2P)距离,构建系统邻接(NJ)树。结果:十大功劳属13个物种43条ITS2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各物种种内最大(平均)K2P距离均不大于种间最小(平均)K2P距离;系统NJ树结果显示,十大功劳属其中9个物种各自聚为一支。结论:ITS2序列对十大功劳属药用植物具有较好鉴定效果,为该属药用植物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分子依据。
- 明孟碟张超严绪华刘美霞夏叶杨红兵胡志刚
- 关键词:药用植物分子鉴定
- ITS2序列鉴定大蓟、小蓟药材及其近缘混伪品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应用ITS2序列鉴别大蓟、小蓟药材及其近缘混伪品,以保障临床用药准确。方法:收集大蓟、小蓟药材的基原物种蓟和刺儿菜及其近缘混伪品,经DNA提取、PCR扩增、测序和序列拼接等步骤,获得ITS2序列,结合Gen Bank载序列共14个物种54条序列,用MEGA6.0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计算种内种间K2P(Kim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构建系统邻接(NJ)树。结果:ITS2序列分析表明,蓟和刺儿菜种内变异位点数均远小于其与混伪品种间变异位点,以上2个物种种内最大(平均)K2P距离均小于其与混伪品种间最小(平均)K2P距离;基于ITS2序列的系统NJ树可以将蓟和刺儿菜及其近缘混伪品很好地区分开,且各物种均单独成支。结论:ITS2序列可以很好地鉴定大蓟、小蓟药材及其近缘混伪品。
- 张景景祁晓婷张超朱莉敏杜康胡志刚
- 关键词:大蓟小蓟
- 基于ITS2序列的矮地茶药材基因识别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采用ITS2序列鉴定从市场上收集的矮地茶药材,为保证矮地茶用药安全提供可靠的基因识别方法。方法:收集矮地茶药材基原物种紫金牛及其混伪品共17个物种56份样品,并从NCBI下载6条相关序列,分析上述物种ITS2序列的种内和种间变异位点、Kimura 2-parameter(K2P)距离,以邻接(NJ)法构建系统树,建立基于ITS2序列的矮地茶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技术方法。同时,从市场上随机收集15份矮地茶药材样品,通过ITS2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聚类树判定药材真伪。结果:紫金牛ITS2序列种内K2P距离最大值(0.0059)和平均值(0.0010)均明显小于其与混伪品种间K2P距离最小值(0.0364)和平均值(0.1159),系统NJ树能将紫金牛与混伪品明显区分开;15份矮地茶药材的序列比对和系统NJ树鉴定结果表明,其中13份为正品,2份为混伪品。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基于ITS2序列的矮地茶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技术方法,为快速检测市场流通的矮地茶药材真伪提供了可借鉴的基因识别方法。
- 答国政张秀桥姚辉王志平赵博张超胡志刚
- 关键词:矮地茶紫金牛基因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