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爱花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小组合作的“水陆模型制作运用”教学案例
- 2017年
- 在六年级第二学期"陆地与海洋"一单元中,学生需要先后认识陆地、半岛、岛屿、海洋、海湾、海峡等地理概念。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结合文字定义并阅读示意图,然而由于教师未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各个地貌类型之间建立联系,学生往往只是机械记忆,浮光掠影式的学习难以真正促进学生进行地理意义建构。本文围绕这一教学内容,采用基于小组合作的设计模型、制作模型和运用模型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各地貌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运用"建模"的方式使得地理概念模式化、规律化,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 沈爱花
- “经纬乐园”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 2017年
- “经纬乐园”课程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国际视野的拓展,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倡导多样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以上这些内容都是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相关精神高度契合的。培养兼具六大核心素养的全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但是从以往的课程设置来看,很少有一门课程能够集中、全面地培育以上六大核心素养,传统的基础课程偏重于知识和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于学生鉴赏、阅读、观测、实验、考察等体验性学习方式的要求。因此,开发一门综合性的“经纬乐园”课程,培育学生六大核心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 沈爱花
- 关键词:课程资源学生创新意识学生自主学习民族精神
- 浅谈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在地理课堂实施信息技术的策略——以“品舌尖美食,感中国地理”一课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对一节初中地理区级公开课"品舌尖美食,感中国地理"的教学过程进行全息记录。在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下,教师向学生布置一系列的课前和课堂学习任务,旨在逐步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综合能力。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任务单、网络对话、地图作品、汇报内容、思维导图等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值得借鉴的经验。
- 沈爱花
- 关键词:建构主义信息技术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