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喜
- 作品数:34 被引量:284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8个甜高粱品种在西宁地区的比较试验被引量:16
- 2012年
- 本试验选择不同甜高粱(Sorghum dochna)品种进行引种试验,以选择适合西宁地区种植的、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和茎秆含糖量的品种。通过对各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含糖量的观察,九甜杂三、吉甜5号和超级放牧者表现良好,茎叶产量5 832.9~6 846.0kg.666.7m-2,茎秆含糖量12.16%~16.39%。尤其是九甜杂三综合优势突出,可作为西宁地区种植饲用甜高粱的首选品种。
- 冯海生李春喜白生贵彭中山李永仁
- 关键词:甜高粱引种品比试验茎叶产量糖锤度
- 亚芯秸秆青贮剂对甜高粱及与玉米、麦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 2015年
- 为探索亚芯秸秆(牧草)青贮剂对青贮品质的影响,在青海不同海拔生态区以甜高粱、甜高梁70%+玉米30%和甜高粱70%+麦秆30%混合为青贮原料,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低海拔生态区(1850m),青贮剂对成熟期甜高粱青贮和甜高梁70%+玉米30%混合青贮养分影响不显著(P〉0.05)。高海拔生态区(2300m),青贮剂对孕穗~抽穗期甜高粱青贮和甜高粱70%+麦秆30%混合青贮养分影响显著(P〈0.05),甜高粱添加青贮剂后青贮,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磷和糖表现为降低,无氮浸出物表现为增加。甜高梁70%+麦秆30%混合添加青贮剂后青贮,灰分、粗蛋白、粗纤维、钙和磷表现为降低,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糖表现为增加。
- 李春喜冯海生李永仁王玉萍
- 关键词:甜高粱玉米青贮品质
- 青海旱作全膜双垄沟播甜高粱和复种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被引量:17
- 2015年
- 为了探讨甜高粱(Sorghum bicolor)在青海旱地种植和复种的效果,在海拔2 000和2 750m分别开展了秋季和春季全膜双垄沟种植试验及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收获后复种试验。结果表明,秋季覆膜春季播种,甜高粱生长可进入灌浆期,春季覆膜播种可进入拔节中期,鲜草产量分别为100 845和56 040kg·hm-2,干草产量分别为35 550和9 525kg·hm-2,茎秆糖锤度分别为16.77%和4.40%;复种鲜草产量60 360kg·hm-2,干草产量7 530kg·hm-2,干草中粗蛋白含量达10.50%,粗纤维在30%以下,糖含量达19.71%,品质优良。种植甜高粱后土壤中全氮、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降低,全磷和pH值增高。
- 李春喜冯海生郭万春裴剑民武玫玲
- 关键词:旱地全膜双垄沟播复种甜高粱土壤养分
- 被灰翅麦茎蜂危害的春小麦籽粒发芽能力和产量性状表现被引量:1
- 1999年
- 试验结果表明:被灰翅麦茎蜂危害的春小麦籽粒发芽能力降低和产量性状变劣。发芽势、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比正常茎籽粒分别低267 、234 和417 个百分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株高、穗长、有效分蘖数、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主穗粒数和穗粒重比正常茎籽粒降低212 % —1402 % ,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主穗粒数和穗粒重减少472 粒和030 克,降低947 % 和1402 % 。
- 李春喜郜和臣黄相国王海庆葛菊梅王爱玲
- 关键词:灰翅麦茎蜂发芽能力产量性状春小麦
- 18个苜蓿品种在青海高原的比较试验被引量:9
- 2011年
- 2009-2010年在青海高原对18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第1年开花初期单株根长22.6~31.9cm,根粗4.1~8.8mm,单株分枝数4.1~6.8枝,株高43.9~80.1cm,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种植第2年开始进入丰产、高产期,单株分枝数增加1.5~10.5枝,第1次刈割时株高在110.7~145.4cm,比第1年第1茬高1倍,三得利、德宝、WL232品种表现最优;第2年全年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居前3位,鲜草产量在106 614~121 364kg/hm2,干草产量在30 761~34 934kg/hm2;美国杂花、德福32IQ、赛特、农保和阿尔冈金居第4~8位,鲜草产量91 922~10 282kg/hm2,干草产量为25 410~29 036kg/hm2,优于其他品种,表明这些苜蓿品种适宜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推广种植。
- 李春喜
- 关键词:苜蓿产草量根系特征分枝数
- 高寒牧区青贮玉米生产性能初步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为了探讨青贮玉米(Zea mays)在高寒牧区种植的可行性,在海拔2700 m高寒生态区开展了青贮玉米生产性能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终霜过后到初霜出现,铺地膜种植青贮玉米,生长天数102 d,早熟品种能进入抽雄期,种植密度15.75万株·hm^(-2),植株高度202.1~269.6 cm,鲜草产量83329~95305 kg·hm^(-2),干草产量31888~41509 kg·hm^(-2)。在高寒牧区铺地膜种植青贮玉米是完全可行的。金穗3号、中玉9号、郑单958和龙源3号品种综合表现优良,可作为该地区推广的主要品种。
- 李春喜叶润蓉杜岩功周玉碧林丽彭立新
- 关键词:高寒牧区青贮玉米
- 甜高粱在青海高原不同海拔生态区的适应性研究被引量:34
- 2013年
- 2010-2011年在青海高原不同海拔生态区对甜高粱进行品种适应性研究,结果显示,海拔对生育期、茎秆高度、单株鲜重、叶片数、茎叶产量、糖锤度有极显著影响。海拔1 850 m鲜重产量111 127~139 840 kg/hm2,籽粒成熟,产量4 154~7 609 kg/hm2;海拔1 990 m鲜重产量96 156~139 496 kg/hm2;海拔2 100 m鲜重产量70 124~109596 kg/hm2,早熟品种籽粒能成熟;海拔2 300 m鲜重产量71 528~102 690 kg/hm2,晚熟品种不能抽穗;海拔2 500m鲜重产量41 340~61 034 kg/hm2,早熟品种能进入抽穗期。茎秆糖锤度海拔2 300 m以下地区除晚熟品种较低外,可达15%以上,海拔2 500 m茎秆糖锤度只有6.52%~9.28%。九甜杂三品种综合表现突出,鲜重产量61 033.5~125 439.0 kg/hm2,糖锤度9.28%~19.61%。海拔1 850 m籽粒产量7 461 kg/hm2,是推广种植的首选品种;吉甜5号、超级放牧者综合表现良好,可为候选品种。
- 李春喜冯海生
- 关键词:甜高粱海拔糖锤度适应性
- 灰翅麦茎蜂的生物学及其防治对策被引量:8
- 2003年
- 针对近年来在青海省和甘肃省春小麦生产中灰翅麦茎蜂CephusfumpennisEversmann的危害造成春小麦千粒重下降 8~ 1 0g,严重减产 ,籽粒品质变差 ,麦秆失去使用价值等问题 ,介绍了麦茎蜂的分布、主要生物学特征 (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等 )和目前的主要防治对策 ,包括耕作措施 (深翻、轮作倒茬 )、药剂。
- 黄相国王海庆葛菊梅郜和臣李春喜
- 关键词:灰翅麦茎蜂生物学小麦
- 春小麦植株高度与灰翅麦茎蜂危害率的关系被引量:1
- 1998年
- 试验表明,春小麦植株高度与灰翅麦茎蜂危害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112462+02966X,r=07821。植株高度100cm以上,断茎率普遍在22%以上,70cm以下,断茎率仅有265%~407%。
- 李春喜郜和臣黄相国王海庆葛菊梅
- 关键词:春小麦灰翅麦茎蜂植株高度危害率
- 药剂防治灰翅麦茎蜂效果的研究
- 1997年
- 在灰翅麦茎蜂成虫羽化期用10%氯氰菊酯乳剂和删林丹粉剂喷雾或毒土处理,对降低灰翅麦茎蜂危害有极显著效果。随着喷雾次数和毒上处理次数的增加,蛀茎率下降。以氯氰菊酯乳剂喷雾3次效果最好,蛀茎率仅有0.25%-0.43%,其次是喷雾2次和6%林丹粉剂毒上处理2次,蛀茎率分别为0.66%-1.56%和0.85%-1.32%,其它处理的蛀茎率在1.09%-12.23%,对照蛀茎率15.23%-17.98%。
- 李春喜郜和臣黄相国王海庆葛菊梅
- 关键词:药剂防治灰翅麦茎蜂小麦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