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志华

作品数:99 被引量:362H指数:10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成像
  • 30篇磁共振
  • 21篇磁共振成像
  • 18篇血管
  • 18篇造影
  • 12篇血管造影
  • 10篇动脉
  • 10篇三维重建
  • 8篇动脉瘤
  • 8篇病理
  • 7篇乳腺
  • 7篇肿瘤
  • 7篇颅内
  • 7篇病变
  • 6篇肝癌
  • 6篇磁共振血管
  • 5篇影像
  • 5篇颅内动脉
  • 5篇颅内动脉瘤
  • 5篇CTA

机构

  • 65篇粤北人民医院
  • 30篇汕头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韦恩州立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韶关学院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洛阳市中心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珠海市妇幼保...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大学总医...

作者

  • 94篇孟志华
  • 34篇方先来
  • 27篇陈振松
  • 20篇石广兴
  • 16篇孙俊旗
  • 13篇潘高升
  • 12篇卢雨零
  • 10篇万志方
  • 9篇黎丽
  • 8篇黄钟情
  • 7篇刘干辉
  • 7篇贝抗胜
  • 6篇徐彤
  • 6篇肖雨雄
  • 6篇徐新
  • 6篇程英
  • 5篇马绍椿
  • 5篇吴青松
  • 5篇唐良秋
  • 5篇赵家锋

传媒

  • 7篇中国医学影像...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影像诊断与介...
  • 4篇现代医用影像...
  • 4篇江西医药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岭南现代临床...
  • 2篇广东医学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双回波成像对肝脏脂肪测量的探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改良双回波成像技术对肝脏脂肪含量的定量分析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30°小翻转角射频脉冲,通过短回波时间(TE:2.1ms)成像,校正同相位图像信号强度,改良双回波成像技术。双回波技术、改良双回波技术及氢质子波谱成像技术(~1H-MRS)分别测量肝脏左右叶脂肪含量,计算脂肪酸含量分数%F、%F_(corrected)与%F_(MRS);以%FMRS为标准,评价三种方法测量脂肪酸含量分数、比较其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三种方法测量脂肪酸含量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F_(corrected)与%F_(MRS)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6、0.911,(P均<0.0001);Kappa值分别为0.865(95%可信区间0.676~0.903)、0.901(95%可信区间0.816~0.937),一致性均较好;%F_(corrected)与%F_(MRS)的一致性较%F与%F_(MRS)的高。结论改良双回波成像技术能够纠正T_1偏倚,减少T_2*衰减及脂肪峰多重性/J耦合的影响;能更准确半定量评价肝脏脂肪酸含量。
张德清王东东姜春晖黄钟情胡云方张红萍程英孟志华
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与几何参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IA)几何参数与其破裂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1个IA(77例)资料,按其是否破裂分破裂组(49个)与未破裂组(42个);CT血管造影技术测量IA多种几何参数,分析各指标与IA破裂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动脉瘤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瘤体深度(Hmax)、Hmax与瘤颈宽度比值(AR)和流出角(θout)均值分别为4.2±1.5、1.7±0.8和107.3±24.1,未破裂组2.9±1.3、1.2±0.4和121.6±23.3(P<0.05)。其余几何参数在两组间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瘤Hmax、AR值及θout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
李莎莎孟志华黄钟情程英周新卫
关键词:颅内囊状动脉瘤
三维增强MRA在外伤性下肢血管损伤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评价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_M RA)及其后处理三维重建技术在外伤性下肢血管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临床初诊为外伤性下肢血管损伤患者行3D CE_M RA及常规M R I检查,3D CE_M RA使用高分辨率三维快速小角度激发(3D flash)梯度回波序列,1次采集时间约18 s^20 s,应用二段移床技术,一次检查完成下肢血管成像;工作站三维重建,观察下肢血管损伤、动脉与静脉血栓形成等情况。常规行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真正快速稳态进动梯度回波(true_fisp)序列、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 aste_T2W I)序列,与2D flash_T1W I序列,了解患肢肌肉血供与肌肉坏死情况,为临床选择术式提供依据。结果:12例下肢血管损伤3D CE_M RA检查中,3例为动脉破裂伴假性动脉瘤形成,5例为动脉完全中断分离,2例为动静脉同时中断,1例为动静脉瘘,1例为动脉主干受压狭窄,其中损伤动脉远端血栓形成1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根据M RA检查结果,11例患者选择手术修补或血管重建,1例行截肢手术,手术结果与M RA所见血管损伤一致,只是静脉血栓术中未发现,符合率为92.8%。结论:3D CE_M RA三维血管成像能清晰、直观再显下肢血管,诊断准确率高,且有无创伤、无辐射及无肾毒性造影剂等优势,可作为外伤性下肢血管损伤的术前常规检查,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振松孟志华杨昂卢雨零潘高升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术下肢血管损伤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
磁共振成像诊断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价值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在输尿管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评价3D flash-T1W对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52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输尿管梗阻病例。每例均接受MRU、常规MRI检查,并在梗阻部位行3D flash-T1W扫描,将数据送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结果:52例输尿管梗阻病变包括:肿瘤性病变19例,输尿管炎性狭窄7例,先天畸形8例,医源性损伤5例,前列腺增生压迫3例,输尿管结石10例。术前误诊2例。结论:MRU能清楚显示梗阻部位、程度,MRI特别是3D flash-T1WI及其后处理能明确梗阻部位微细变化、输尿管形态改变,可明显提高输尿管梗阻的定性诊断。
陈振松孟志华方先来潘高升
关键词:输尿管梗阻MRUMRI
双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MR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瘤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评价双层螺旋CT血管造影(DCTA)与MR血管造影(MRA)诊断脑动脉瘤(AN)的价值.方法 85例用Hispeed NX/i型CT扫描机,以2~3.5 ml/s从前臂静脉注射Ultravist(含30 g碘/100 ml) 60~120 ml等,延迟8~12 s后扫描;准直1~2 mm(HQ),螺距1.2~1.5,0.4~1.2 mm间距后重建;源像输入AW 4.0工作站处理.34例行MRA检查,以2 ml/s从前臂静脉注射Gd-DTPA 20 ml,即刻扫描,层厚1 mm;采用fl3d-ce-cor检查序列(每9 s扫描1次,连续4次).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和容积再现(VR)等技术重建;对比分析各种显示效果;并与DSA、手术结果对照.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包,χ2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脑动脉瘤54例,DCTA与MRA均能在短时内完成脑血管容积数据采集.MPR、MIP、SSD能准确显示AN的大小、部位、范围等.VM(仿真血管微镜)对AN的空间解剖结构等显示具良好效果;与DSA相比,CTA组、MRA组诊断AN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各为96%、96%,94%、75%和96%、94%.结论 DCTA与MRA多模式三维重建的互补应用,对AN的诊断及术前诊治能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孟志华方先来陈振松黄瑶群陆小翎潘高升
关键词:脑动脉瘤血管造影术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带棘突钛钉腰椎弓根螺旋CT三维测量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索带棘突钛钉腰椎螺旋CT三维测量 (SCT 3DM)引导经腰椎弓根手术定位的准确性。方法 :取成人腰椎干骨标本 (L1~L5) 10具 ,沿棘突髓腔插入钛合金定位钉 (针尾外露 ) :行螺旋CT连续容积扫描 ,资源图像输入AW 4.0工作站做多平面重组 (MPR)、最大密度投影 (MIP)及表面遮盖显示(SSD)等重建 ,测量根针距 (PND)、根轴距 (PAD)及SSA角的矫正角 (PRA)、根轴角 (TSA) ;并将 10具标本做实体解剖观察 ,对照两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临床应用三维重建椎体显示后部分结构 ,以横突平分线和上关节突外缘线为坐标 ,显示位于根针距、根轴距、矫正角及根轴角 (TSA)方向的椎弓根后缘坐标点。结果 :三维测量结果与实体解剖测量比较呈高相关性 (γ >0 .99) ,临床应用经椎弓根手术 2 0例 ,有效性为 10 0 %。结论 :经棘突钛钉定位及SCT 3DM可有效地指导经腰椎弓根定位手术。
张德方先来孟志华黄耀斌潘高升石广兴
关键词:腰椎椎弓根
MRI增强3D-FLAIR序列显示耳眩晕内耳内淋巴积水的价值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3D-FLAIR序列在耳眩晕内耳内淋巴积水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63例自2020年9月至2022年1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且明确诊断的耳眩晕患者,给予全部患者MRI造影检查,对患者实施经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并于注射6h后对患者实施增强3D-FLAIR序列内耳MRI成像检查,对前庭与耳蜗积水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全部63例患者中轻度积水患者28例,检出率达44.44%,重度积水患者13例,检出率达20.63%,无积水患者共计22例,阳性检出率为65.08%。患耳耳蜗积水患者共计11例,占17.46%,轻度积水患者7例,检出率达11.11%,重度积水患者4例,检出率达6.35%,明确阴性患者共计15例,占23.81%,37例患者无法判断,占58.73%,明确耳蜗积水阳性患者前庭积水同为阳性。结论:MRI增强3D-FLAIR序列在耳眩晕内耳内淋巴积水中的诊断价值较高,有助于临床评估内耳内淋巴积水严重程度,其中,MRI增强3D-FLAIR序列前庭积水显示较好,针对耳蜗积水显示不佳,故而为了提高疾病检出率和确诊率有必要联合应用其他检查手段。
黄辉孟志华张德清黎丽陈琳廖学清张俊安周懿君袁晓茜罗许勇
关键词:耳眩晕
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在缺血性卒中中的应用
2022年
缺血性卒中是由于急性脑血管栓塞、脑血栓形成或动脉夹层等导致的相应供血流域内脑组织缺血、缺氧直至脑坏死的总称。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其中缺血性卒中占80%左右。由于个体代偿水平不同,同一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所导致缺血性脑梗死的大小、形态截然不同;由于缺血性卒中同时累及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两大系统,二者间相互影响使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表现变得更加复杂,给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带来很大挑战.
黎丽周懿君孟志华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
128层CT冠状动脉成像对左心室功能的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成像原始数据,了解左心室形态变化,评价整体左心室功能。方法:收集90例患者冠状动脉成像原始数据,行MPR,观察左心室形态和各心肌节段的变化,并应用心功能分析软件自动计算出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末期容积(EDV)和射血分数(EF)。根据冠状动脉、左心室形态及整体左心室功能,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冠心病组、左心室肥厚组及心功能衰竭组,结合各组左心室形态变化,将左心室ESV、EDV和EF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冠状动脉和左心室形态正常;冠心病组左心室壁局限性增厚7例和变薄13例;左心室肥厚组左心室缩小、心室壁增厚;心功能衰竭组心室扩大、室壁普遍变薄。对照组、冠心病组、左心室肥厚组、心功能衰竭组平均EDV和ESV分别为(133.58±14.91)mL、(51.33±11.06)mL;(130.68±11.53)mL、(56.16±8.24)mL;(97.59±8.18)mL、(29.53±4.78)mL;(229.40±50.64)mL、(171.27±60.64)mL。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平均EDV和E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肥厚组及心功能衰竭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冠心病组、左心室肥厚组、心功能衰竭组EF分别为(61.25±5.83)%、(56.37±6.79)%、(68.94±5.36)%和(26.33±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冠状动脉成像原始数据,结合冠状动脉及左心室形态改变,无创评价左心室整体功能,实用而可行,可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程英蔡新琦孟志华方先来万志方孙俊旗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心病冠状动脉成像左心室功能
磁共振成像在胎儿侧脑室扩张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MRI在超声发现胎儿侧脑室扩张中的进一步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0年2月-2013年5月期间,35例妊娠25—37周孕妇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侧脑室扩张,在3d内行脑部MRI的胎儿为研究对象,出生后12例婴儿行脑部MRI检查。结果在35例中,MRI诊断侧脑室扩张33例,占超声诊断94.3%。10—11.9mm组12例36.4%,颅内未见结构畸形;12—15mm组13例39.4%,合并颅内结构畸形2例;〉15mm组8例24.2%,合并颅内结构畸形4例及侧脑室内出血2例。孤立性侧脑室扩张25例,合并脑水肿6例24%。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孤立性侧脑室扩张的胎儿,有必要进一步MRI检查,以帮助排除颅内结构畸形或脑积水。
陈振松孟志华刘干辉黄钟情范舒舒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侧脑室扩张胎儿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