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佳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地方高校能力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淀粉
  • 4篇饲料
  • 4篇黑鲈
  • 4篇大口黑鲈
  • 3篇非特异性免疫
  • 2篇添加量
  • 1篇糖原
  • 1篇体组成
  • 1篇非特异性免疫...
  • 1篇肝糖
  • 1篇肝糖原
  • 1篇肝脏
  • 1篇肝脏组织
  • 1篇肝脏组织学

机构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4篇陈乃松
  • 4篇刘子科
  • 4篇尹佳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口黑鲈饲料中适宜的淀粉源及添加水平被引量:10
2017年
以4种淀粉,蜡质玉米淀粉(L)、高直链玉米淀粉(Z)、小麦淀粉(X)和木薯淀粉(M),分别以5%和10%的添加量配制了8种等氮和等能(CP 48%,GE 18.5 MJ/kg)的饲料(L5、L10、Z5、Z10、X5、X10、M5和M10)。用上述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23.46±0.19)g的大口黑鲈45 d,以评定大口黑鲈饲料的适宜淀粉源及添加水平。结果显示,饲料中淀粉的添加水平和淀粉源对大口黑鲈的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同一种淀粉的添加量从5%升至10%,L10、X10和M10组实验鱼的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降低,但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升高,而Z5和Z10组间的上述指标的差异不显著;L10、X10和M10组的肝体比、脏体比和肝糖原含量均显著升高,但Z5和Z10组间的脏体比差异不显著;全鱼和肝的脂肪含量及肝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L10组的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Z10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及X10组的红细胞压积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Z10组的血清补体活性显著降低;L5、Z5、X5和M5组的餐后3~12 h的血糖水平各自低于L10、Z10、X10和M10组。不同的淀粉源在相同的添加量的情况下,Z5组的淀粉表观消化率和肝体比显著地低于L5、X5和M5组,而脂肪沉积率显著高于L5、X5和M5组;M5组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L5、Z5和X5组;Z10组的淀粉表观消化率、肝体比、脏体比和肝糖原含量显著低于L10、X10和M10组,而脂肪沉积率显著高于L10、X10和M10组;M10组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L10、Z10和X10组。饲料中淀粉的添加水平和淀粉源对大口黑鲈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消化率、脂肪沉积率、肝体比、肝糖原含量、红细胞数、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和血清补体活性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本研究表明,饲料的淀粉源和水平对大口黑鲈的生长、体组成、血液学指标、餐后血糖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
刘子科陈乃松王孟乐连雪原闫春为尹佳
关键词:大口黑鲈饲料添加量非特异性免疫
饲料中不同淀粉源及水平对大口黑鲈肝脏组织学的影响被引量:17
2016年
为了评估饲料中不同淀粉源及水平对大口黑鲈肝脏组织学的影响,采用4种淀粉(蜡质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木薯淀粉)各按两水平(5%和10%)配制成8种等氮和等能的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23.45±0.08)g的大口黑鲈,经45 d的饲养后,采集肝脏样本进行肝脏组织的生化测定和切片观察。结果显示,摄食全部5%淀粉饲料和10%高直链玉米淀粉饲料的实验鱼的肝脏颜色呈正常的鲜红色;而摄食其他10%淀粉饲料的实验鱼肝脏均显现出发白现象,同时,肝细胞体积、肝体指数和肝糖原含量均显著高于5%淀粉饲料组和10%高直链玉米淀粉饲料组,肝细胞的细胞核移至细胞边位,出现空泡化现象。在5%和10%的淀粉水平上,高直链玉米淀粉饲料组的肝体指数、肝糖原含量和肝细胞体积均显著小于其他淀粉源的饲料组,肝细胞也没有出现细胞肿胀现象。本研究得出,饲料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与水平均对大口黑鲈肝脏组织的肝糖原含量和组织结构产生显著的影响;高直链玉米淀粉优于小麦淀粉、蜡质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5%的饲料淀粉水平优于10%的水平。
徐祥泰陈乃松刘子科苟仕潘尹佳
关键词:大口黑鲈饲料肝糖原肝脏组织学
大口黑鲈饲料中适宜的淀粉源及添加水平
以4种淀粉(蜡质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木薯淀粉),分别以5%和10%的添加水平配制了8种等氮等能(CP 48%,GE 18.5MJ/kg)的饲料(L5、L10、Z5、Z10、X5、X10、M5和M10),用...
刘子科陈乃松尹佳王孟乐连雪原闫春为
关键词:大口黑鲈添加量非特异性免疫
饲料中可消化淀粉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6
2015年
配制6种可消化淀粉水平(5.93%、8.71%、11.96%、15.11%、18.16%和21.74%)的等氮和等脂饲料,以实验鱼的生长、体组成、血糖及非特异免疫等作指标,评定大口黑鲈饲料中可消化淀粉的适宜水平。用上述6种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28.36±0.10)g的大口黑鲈48 d,每种饲料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采用表观饱食投喂,每天饲喂2次。结果显示,饲料中可消化淀粉为21.74%时,实验鱼的成活率最低(P<0.05)。可消化淀粉超过8.71%时,实验鱼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下降(P<0.05)。可消化淀粉为11.96%时,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达到最高(P<0.05)。随着可消化淀粉的增加,饲料中脂肪和淀粉的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但蛋白质的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全鱼、肌肉、内脏及肝脏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脂肪含量在可消化淀粉上升至8.71%时达到最高,之后又逐渐降低(P<0.05);肝体比、脏体比、肝糖原含量及血清AST和ALT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红蛋白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可消化淀粉高于11.96%时,实验鱼餐后3至12 h血糖持续升高,呈现长时间的高血糖。可消化淀粉为8.71%时,血清蛋白质含量和血清补体活性最高(P<0.05)。可消化淀粉为11.96%时,血清溶菌酶活性和头肾白细胞呼吸爆发活性最高(P<0.05)。以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为指标作折线回归得出,饲料中可消化淀粉的适宜水平分别为9.22%和10.05%。本研究表明,大口黑鲈利用饲料中可消化淀粉的能力有限。
苟仕潘陈乃松徐祥泰刘子科尹佳
关键词:大口黑鲈饲料体组成非特异性免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