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童童

作品数:44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滁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5篇动脉
  • 12篇冠状
  • 11篇冠状动脉
  • 10篇综合征
  • 8篇心肌
  • 8篇他汀
  • 8篇介入
  • 7篇心房
  • 7篇心房颤动
  • 7篇心肌梗死
  • 7篇血管
  • 7篇梗死
  • 7篇房颤
  • 5篇型心
  • 5篇综合征患者
  • 5篇经皮冠状动脉...
  • 5篇急性心肌梗死
  • 4篇序贯
  • 4篇序贯治疗
  • 4篇缺血

机构

  • 2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4篇滁州市第一人...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铜陵市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安徽省滁洲市...

作者

  • 43篇沈童童
  • 20篇周利民
  • 14篇陈金国
  • 13篇张军
  • 12篇刘俊
  • 11篇陶春明
  • 6篇王三刚
  • 6篇杨体霞
  • 6篇王欣欣
  • 6篇陈金国
  • 6篇张军
  • 5篇单其俊
  • 5篇刘俊
  • 4篇李峰
  • 4篇杨兵
  • 4篇陈明龙
  • 4篇曹克将
  • 4篇邹建刚
  • 4篇陈椿
  • 4篇王东平

传媒

  • 4篇安徽医药
  • 3篇安徽医学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山东医药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上海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7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钙序贯治疗在ACS患者应用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序贯治疗(患者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前24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80mg,再以每日40mg,维持1个月)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的安全性研究。方法选择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C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常规治疗组A组(20mg/d)和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组B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并监测入院用药前、用药后1、4、7、14、21、30天肝肾功能、肌酶指标。记录PCI术后30天内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两组用药后比较:ALT升高<3倍正常值上限(ULN),A组12.50%和B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并且均发生在1周内;ALT≥3ULN,A组3.57%和B组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碱性磷酸酶>1ULN、总胆红素>1ULN、肌酸激酶>10ULN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MACE发生率,A组20.69%和B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序贯治疗除早期存在一过性ALT轻度升高外,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的增加;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减少主要MACE的发生。
王欣欣陈金国刘俊张军沈童童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
主动电极和被动电极在右室不同部位起搏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主动电极和被动电极在右室不同部位应用时的各种参数,探讨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起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需安装起搏器的患者60例,随机采用主动电极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S)(主动电极组,n=30例)和被动电极右室心尖部起搏(被动电极组,n=30例),记录2组术中测试及术后随访期程控的各项参数。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及随访期均无并发症出现。主动电极组电极植入即刻起搏阈值较被动电极组高(P<0.05),而阻抗较被动电极组低(P<0.05)。术后心电图,主动电极组心室起搏时QRS波时限较被动电极组窄(P<0.05)。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程控各项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主动电极RVOTS起搏是安全可靠的。
周利民沈童童刘俊
关键词:主动电极右室流出道心脏起搏
探讨彩超诊断颈动脉硬化与老年疾病的相关性
王东平陈金国陈跃梅王三刚沈童童
该项目用高频超声检测CCA-IMT及斑块形成来评价高血压病及其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的血管病变,同时,评价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研究显示,病变组的CCA-IMT和粥样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高血压时CCA-IM...
关键词: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老年疾病超声诊断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心房颤动(AF)N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行CABG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将其分为AF组与非AF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
沈童童
关键词:冠状动脉移植术心房颤动
文献传递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QT离散度、T波峰-末间期和缺血性J波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T波峰末间期(Tp-Te)和缺血性J波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1...
周亮亮陈金国刘俊陶春明张军周利民沈童童
易化PCI对比直接PCI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比较易化PCI和直接PCI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为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方法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8例,根据患者意愿分别行易化PCI(22例)和直接PCI(26例)。易化PCI组给予小剂量溶栓后再行PCI;直接PCI组则直接行PCI手术。比较PCI治疗后冠状动脉开通率、PCI术后1 h常规心电图上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包括休克、中风、再梗塞、缺血复发、充血性心衰、大出血、死亡),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易化组在ST段完全回落组(≥70%)的比例显著高于直接组(36.4%vs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ST段部分回落组(30%~70%)与小于30%的ST段回落率中,前后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化组与直接组在IRA介入术后TIMIⅡ、Ⅲ血流的比例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易化组与直接组在IRA再梗死(包括缺血复发)、休克、中风、充血性心力衰竭、出血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率及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05)。结论与直接PCI相比,易化PCI具有较高比例的ST段完全回落率,而出血事件和MACE未明显增加,相对安全。易化PCI与直接PCI一样可使缺血心肌获得快速有效的再灌注,且安全易行,并未明显增加患者的出血事件,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及推广应用,尤其是在距离有完善导管室设备的城市、较远的农村及边远地区。
杨体霞陈金国周利民陶春明张军王东平沈童童王三刚李峰
关键词: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易化PCI直接PCI
补充线性消融房室结双径路残存慢径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经常规方法消融后残存慢径采取Koch三角基底部补充线性消融后电生理特性变化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AVNRT经常规方法消融成功后残存慢径患者49例,随机分为线性消融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电生理检查分别记录线性消融前两组残存慢径路有效不应期(ERP)以及最大AH间期(A-Hmax),线性消融组残存慢径阻断率(如经线性消融残存慢径未能阻断则记录慢径路的ERP和A-Hmax的改变情况)以及两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残存慢径路平均ERP为(288.6±56.0)ms,平均A-Hmax为(306.9±52.0)ms。线性消融组补充消融前慢径路平均ERP为(279.0±45.0)ms,平均A-Hmax为(312.9±66.8)ms,两组术前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消融组补充消融后15例慢径路阻断,未能阻断的10例慢径路平均ERP增加至(310.6±67.0)ms,平均A-Hmax缩短为(280.9±52.0)m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消融组术中1例出现一过性Ⅲ度AVB,停止放电后恢复正常。随访1年,对照组有4例复发,线性消融组无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改良房室结双径路是提高射频消融治疗AVNRT成功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作为常规消融法的补充术式。
李兆伟刘俊陈金国陶春明周利民张军沈童童
关键词:线性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口服华法林的心房颤动患者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不同抗凝方案的比较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抗凝方案对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围手术期出血和栓塞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需要接受起搏器植入治疗且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房颤患者50例。根据术前抗凝强度,将患者随机分为正常强度抗凝组25例和低强度抗凝组2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出血和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与围手术期抗凝强度的关系。结果正常抗凝强度组出现2例(8%)切口渗血,1例(4%)囊袋血肿,共3例(12%)出血并发症;低强度抗凝组出现1例(4%)切口渗血,1例(4%)囊袋血肿,共2例(8%)出血并发症。两组间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切口渗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囊袋血肿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内,均无栓塞事件发生。结论对于需要植入起搏器的口服华法林的心房颤动患者,术前正常强度抗凝治疗不会增加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低强度抗凝不增加围手术期血栓栓塞风险。
査满忱陈金国沈童童王欣欣
关键词:心房颤动华法林起搏器植入抗凝
急诊PCI前后QT离散度、T波峰-末间期和缺血性J波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T波峰末间期(Tp-Te)和缺血性J波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55例,分为急诊PCI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分别测量两组治疗前后24 h内的QTd、Tp-Te以及各导联J波的时限和波幅,分析两组治疗前后QTd、Tp-Te以及缺血性J波的发生率和等级的变化。结果单纯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QTd、Tp-Te以及缺血性J波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PCI组术后QTd和Tp-Te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前术后缺血性J波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P=0.263);急诊PCI术前小J波、大J波及巨大J波分别为90、31、4个,术后三者分别为92、13、2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7,P<0.05)。结论急诊PCI对AMI患者缺血性J波的发生率可能无影响,但对QTd、Tp-Te的大小和缺血性J波的等级的变化有较好的影响。
周高亮陈金国刘俊陶春明张军周利民沈童童
关键词:QT离散度T波峰末间期缺血性J波
急诊PCI前后QT离散度、T波峰-末间期和缺血性J波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T波峰末间期(Tp-Te)和缺血性J波的作用及临床意义。&lt;br&gt;  方法:选择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
周高亮陈金国刘俊陶春明张军周利民沈童童
关键词:QT离散度T波峰末间期缺血性J波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