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曼丽
- 作品数:8 被引量:240H指数:5
- 供职机构: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金融抑制下的金融发展: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行为的分析
- 2012年
- 在中国国家主导的金融体制下,在股票市场上市成为国有企业筹集外界资金的途径。很多企业,包括非国有企业或私人企业,在通过银行和股票市场集资时面临严重的限制。这种高度歧视的金融压制的政策助长了以融资为动机的收购合并。原因是那些没有上市的企业,尤其是私人企业,利用收购上市公司的大宗股份作为走向股票市场的途径。它们在上市后倾向于立刻配股发行和向银行借贷。但是,收购后的筹集资金运作似乎未能改善公司的营运绩效。被国有企业收购而在收购后配股发行的公司的利润更显示出倒退迹象。这表示渴望得到资金的收购者未能有效地运用所得到的资金。
- 杜巨澜芮萌黄曼丽张铁夫
- 关键词:金融抑制上市公司金融发展
- 银行贷款、商业信用融资及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被引量:57
- 2009年
- 本文讨论了银行贷款以及商业信用融资对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影响。通过对1995到2000年间上市公司CEO更换的研究,我们得到两个结论:第一,在经营业绩为负的公司中,银行贷款与强制性CEO更换存在负向关系,而商业信用融资与强制性CEO更换存在正向关系;第二,在盈利能力一般的公司中,商业信用融资与强制性CEO更换仍为正向关系,但银行贷款与强制性CEO更换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以上结果表明,商业信用融资在CEO强制性更换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改善了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而银行贷款却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甚至有负面的作用。
- 杨勇黄曼丽宋敏
- 关键词:债权人治理银行贷款商业信用CEO更换
- 董事会领导结构与公司治理--基于上市公司CEO更换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5
- 2008年
- 本文研究了不同业绩水平下董事会领导结构与CEO更换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业绩很好的公司中,CEO兼任董事长有利于避免不正常的CEO强制更换;在业绩一般的公司中,CEO兼任董事长则为业绩较低的CEO提供了保护;在经营亏损的公司中,这一保护不再发生作用。基于不同业绩水平下CEO更换的实质,本文认为,代理理论和现代管家理论在公司治理实践中是相容的,从而为研究两者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此外,本文的研究还为我国的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 缪柏其杨勇黄曼丽
- 关键词:董事会领导结构CEO更换公司治理代理理论
- 审计意见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被引量:31
- 2006年
- 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和相应会计师事务所2001—2003年的综列数据,本文研究了审计意见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上市公司的风险和盈余管理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有破产风险的、进行盈余管理的或小规模的上市公司更可能得到非标准审计意见。如果它们又是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则得到非标意见的概率更大。本文不支持合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更高的结论。
- 李春涛宋敏黄曼丽
- 关键词:审计意见审计质量事务所规模中国审计市场
- 信息、身份与公司治理:对外资大股东的一个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尽管中国是全球使用外资最多的国家,但关于外资大股东在上市公司治理中所扮演角色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使用2003-2012年476个持股比例5%以上的外资大股东数据,研究发现,外资大股东相比于内资民营大股东更可能在董事会中派驻董事,其所在公司也更可能聘请国际四大审计师。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外资大股东面临的信息问题更为严重时,上述治理机制得到了更多的强调。研究还表明,熟悉本土商业环境的回流外资大股东,其公司价值表现格外优秀。研究认为,回流外资大股东相比于真实外资大股东的信息优势和相比于民营大股东的身份优势可能有助于解释上述现象。
- 辛清泉周静周静
-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公司治理
- ST公司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行政性治理被引量:10
- 2013年
- 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跳跃式发展,中国的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基础依然很薄弱。这时,政府的行政性治理就在资本市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配额制的补充,ST制度通过引入退市威胁来解决公司上市后的道德风险问题。鉴于配额制的声誉和激励效应,地方政府出于维护本地企业绩效从而维持本地区股票发行配额的考虑,总是会有动机出手营救或重组其所在地的上市公司。在本文中,我们考察了1998—2003年间的中国ST公司,发现地方政府总是会千方百计地通过补贴或重组来改善ST公司的业绩,这也显示了ST制度作为行政性治理机制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 杜巨澜黄曼丽
- 关键词:中国资本市场
- 上市公司虚假陈述与独立董事监管处罚——基于独立董事个体视角的分析被引量:122
- 2013年
- 本文着眼于独立董事个体视角,对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案件中独立董事遭受监管处罚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使用2003~2010年证监会和交易所的处罚数据,我们发现有302人/次的独立董事因虚假陈述而招致监管处罚,但其处罚程度要显著轻于非独立董事。研究还发现,49%的受罚独立董事在处罚年度末之前便已离开涉案公司,但独立董事的提前离职并未降低其日后的处罚程度。研究还发现,独立董事受罚后其担任的董事职位数量有明显下降,但其背后的原因更可能是受罚独立董事主动离开高风险上市公司的结果。最后,处罚宣告日前后短窗口内独立董事任职的其他上市公司并未出现明显的股价下跌。
- 辛清泉黄曼丽易浩然
- 关键词:虚假陈述独立董事
- 政府为什么要放弃公司控制权?中国大宗股权转让中的不情愿和不情愿的私有化
- 2011年
-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通过将上市公司的大宗股权转让(block share transfer)给国有的或私有的商业实体,政府放弃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通过考察政府在将公司控制权转让给国有企业或私有实体时所考虑的排序名单,我们发现了某些政府不愿意私有化的迹象,即财政实力较弱的政府将绩效较差的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让给私有实体。在将大宗股权转让给私有实体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官员对本地收购者也表现出较强的偏好。此外,以收购私人企业为目标的公司(privately-acquired target firms),其收购后的绩效状况通常不如国有收购公司(state-aequired firms)。我们的分析表明,收购前较差的公司绩效、收购后更为严重的隧道行为(tunneling behavior)和更低的投资效率也许能够说明以收购私人企业为目标的公司绩效不佳的原因。我们的研究指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在各种不同的制度约束下的转型中的和发展中的国家而言,私有化在短期内可能并不会提高效率。
- 杜巨澜黄曼丽容楚颖李成
- 关键词:公司控制权股份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