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正有

作品数:39 被引量:272H指数:8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指纹
  • 4篇指纹图
  • 4篇指纹图谱
  • 4篇中药
  • 3篇药理
  • 3篇皂苷
  • 3篇色谱
  • 3篇糖醛
  • 3篇糖醛酸
  • 3篇糖苷
  • 3篇糖苷化
  • 3篇提取物
  • 3篇醛酸
  • 3篇肿瘤
  • 3篇注射
  • 3篇灵芝
  • 3篇免疫
  • 3篇免疫功能
  • 3篇空间构型
  • 3篇环醚

机构

  • 12篇成都大学
  • 9篇成都中医药大...
  • 8篇华东理工大学
  • 7篇成都学院(成...
  • 4篇中国医药集团...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山西普德药业...

作者

  • 39篇何正有
  • 8篇蓝闽波
  • 8篇袁慧慧
  • 6篇姚洁
  • 5篇李蔷薇
  • 5篇郁荣华
  • 5篇蒋用
  • 4篇马逾英
  • 4篇魏冬
  • 4篇翟大宇
  • 4篇蒋桂华
  • 4篇贾敏如
  • 4篇杨放
  • 4篇毕建军
  • 4篇邓小宽
  • 4篇张艺
  • 3篇张艳红
  • 3篇戚冯展
  • 3篇张建强
  • 3篇刘建文

传媒

  • 6篇华西药学杂志
  • 5篇中成药
  • 3篇中国抗生素杂...
  • 3篇国外医药(抗...
  • 2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酿酒科技
  • 1篇中草药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第八届全国中...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参皂苷粉、银杏叶提取物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的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为探讨人参皂苷粉和银杏叶提取物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的影响,取孵育9天的种蛋,通过暴露鸡胚绒毛尿囊膜来建立模型,28只存活的鸡胚随机分为4组,包含两组空白载体的对照,一组加人参皂苷粉水溶液,一组加含银杏叶提取物药膜,作用3天后,观察分析鸡胚绒毛尿囊膜上血管生长的变化.结果显示:人参皂苷粉组,血管数量明显增多,但血管直径变细,颜色变淡;银杏叶提取物组,血管数量显著增多,血管颜色加深.研究发现:人参皂苷粉既能促进血管生成,又能抑制血管生成,总体表现为抑制;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明显的促进血管的新生.
崔杰何正有李维刘婧聂敏奎
关键词:鸡胚绒毛尿囊膜银杏叶提取物
中药发酵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
2023年
中药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其代谢酶对中药活性成分进行降解、结构修饰和转化,现代中药发酵技术是中药炮制学与生物工程学结合应运而生的一种前沿交叉学科技术。中药材经合适的发酵菌种和发酵条件处理后,发酵菌代谢酶可消化中药植物细胞壁以释放药物活性成分、生物转化中药毒副成分以降解毒副作用、生成更多生物活性小分子以提高药效。目前中药发酵技术主要分为固体发酵、液体发酵和药用真菌双向固体发酵三种方式。本文从微生物发酵原理、不同发酵技术和中药发酵应用现状,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中药发酵技术在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研发中的应用前景。
海梅何正有肖文艳罗光应马卫悦任思冲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转化大健康
不同干燥方法对银杏叶有效成分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银杏鲜叶中总黄酮醇苷和总萜类内酯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直接烘烤、晒干后烘烤、杀青晾置后烘烤、微波和恒温鼓风等5种方法干燥银杏鲜叶,比较最佳干燥方法;考察不同温度对干燥结果的影响;用HPLC法测定干燥后各样品中总黄酮醇苷和总萜类内酯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80℃时经上述5种方法干燥后,银杏鲜叶中总黄酮醇苷分别为0.60%、0.62%、0.73%、0.80%、0.85%,总萜类内酯分别为0.50%、0.55%、0.57%、0.65%、0.67%;经60、80、100、120、140、160℃恒温鼓风干燥后,银杏鲜叶中总黄酮醇苷分别为0.73%、0.85%、0.90%、0.93%、0.96%、0.77%;总萜类内酯分别为0.64%、0.67%、0.70%、0.74%、0.78%、0.69%。结论银杏叶的最佳干燥方法为恒温鼓风干燥;140℃为最佳干燥温度。
罗实何正有姚洁邹昆李维刘婧谢宝靖
关键词:银杏叶
不同厂家银杏达莫注射液中萜类内酯测定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对3家企业生产的银杏达莫注射液中的萜类内酯进行定量测定,为进一步提高药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药品经前处理后采用HPLC-ELSD法进行分析,采用色谱柱Welch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异丙醇-水(9∶7.5∶83.5);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5℃;检测器条件气体体积流量3.0 L/min;漂移管温度105℃。结果3家企业生产的银杏达莫注射液中均含有萜类内酯,所测样品中萜类内酯的质量浓度介于0.30~0.80 mg/mL之间。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分析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银杏达莫注射液中萜类内酯的定量测定。
金英华何正有王艳峰安静姚洁李维邹昆
关键词:银杏达莫注射液萜类内酯HPLC-ELSD
一种合成5,6,4’-三羟基黄酮-7-O-D-葡萄 糖醛酸的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制备5,6,4’-三羟基黄酮-7-O-D-葡萄糖醛酸的化学方法,解决已有合成方法原料难得,合成路线长,合成产率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多步化学反应:首先用3,4,5-三甲氧基苯酚和对甲氧基肉桂酸酰氯为原料经傅-克...
何正有刘君焱杨放姚洁李蔷薇熊伟张建强邓小宽
文献传递
荣保灵芝1号多糖的分离纯化与化学结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离纯化荣保灵芝1号经2种不同培养方式所得子实体、发酵液、菌丝体多糖,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表征。方法:采用碱提醇沉工艺,经除蛋白、除色素得到子实体多糖、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再经DEAE纤维素DE-52柱、Sepharose CL-6B琼脂糖凝胶柱对3种多糖进行分级精制,得到GLP-1-2、ExP-1-2、InP-1-2;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测定3种精制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以三氟乙酸(TFA)水解GLP-1-2、ExP-1-2、InP-1-2,PMP柱前衍生HPLC分析3种精制多糖的单糖组成,进一步通过红外、核磁共振技术对3种精制多糖结构进行表征。结果:GLP-1-2、ExP-1-2、InP-1-2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6401、5043 u和5325 u。GLP-1-2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岩藻糖组成,摩尔比为0.4027:1:0.3878:0.3843:0.3559;Ex P-1-2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为0.0174:0.0237:1:0.0386:0.0385:0.0272;InP-1-2由含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为0.0117:1:0.0735:0.3237:0.1779,3种精制多糖的红外、核磁共振图谱显示多糖的特征峰。结论:GLP-1-2、ExP-1-2、InP-1-2均为低分子量的多糖,可以通过液体深层发酵技术获取荣保灵芝1号多糖。
崔杰何正有何正有蒋用刘海侠李佳刘宏璧李思奇
关键词: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单糖组成
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药复方中高频单味药的研究概述被引量:9
2020年
截止2020年7月24日,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人数已经超过了1565万人,并仍然呈现出一种快速上升的趋势。该疾病的传染性极强,致死率在4%左右,多数患者呈现出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并发症,各国科学家目前还没有找到针对COVID-19的特效药,疫苗的研制工作正在紧张推动之中。针对该疫情,中医药在我国防治COVID-19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疫情发生的早期,我国多位知名的中医药专家就介入了对COVID-19的防控与治疗之中,并因地因人进行辨证论治,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据统计,2020年1月至7月间,我国使用的抗COVID-19的中药处方和中成药共计483个,其中中成药共计241个。各中药处方中,苦杏仁、甘草、麻黄、金银花、黄芩、黄芪、广藿香等出现的频率最高,因此有必要分析这些高频数中药,探究其治疗COVID-19的潜在应用价值。对单味中药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进行文献整理与分析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中药的抗病毒特性,并为下一步开发治疗COVID-19的中药与天然药物新药提供研究参考。
高鑫何正有罗璞蒋用毕建军汤秀强
关键词:中药免疫调节病毒性肺炎
分光光度法测定藏药翼首草中总皂苷的含量被引量:24
2002年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及不同药用部位藏药翼首草中总皂苷的含量。方法 样品显色后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 ;样品预处理以无水乙醇 30ml、浓盐酸 3ml回流提取 2h。结果 显色后的样品比较稳定 ,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准确。结论 总皂苷以西藏拉萨的翼首草为高 ;不同药用部位中根比叶高出约 10 %~ 2 0 %。
何正有张艺张旭郭义东李文军
关键词:藏药翼首草分光光度法总皂苷熊果酸
万氏牛黄清心丸中汞的不同存在状态与药效的关系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了解朱砂在万氏牛黄清心丸中的作用、应用价值及可能毒性。方法 采用双硫腙水相比色法测定了朱砂及万氏牛黄清心丸中各形态汞的含量 ,通过测定服药后小鼠各组织器官中汞的含量了解其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并对万氏牛黄清心丸中汞的不同存在状态与镇静、抗惊厥作用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 未水飞朱砂、水飞朱砂及万氏牛黄清心丸中游离态汞及可溶性汞的含量分别为 1 5 1 5 .2、4 991 .6、 1 94 .0、 877.8、2 0 .6、 71 8.9( μg/g)。结论 在对万氏牛黄清心丸中汞的不同存在状态与镇静、抗惊厥作用的关系进行的药理实验中 ,结果不明显或表现出与有无朱砂及与其存在形式无直接关系 。
张梅夏厚林万丽何正有魏阳代琪
关键词:朱砂万氏牛黄清心丸药理实验
黑曲霉转化穿山龙皂苷制备prosapogenin B工艺的探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黑曲霉转化穿山龙皂苷制备prosapogenin B工艺。方法应用薄层色谱技术,从微生物菌库中筛选出能将穿山龙皂苷进行生物转化的阳性菌。使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对该皂苷转化过程进行规模化放大,并结合色谱技术对转化产物进行分析跟踪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转化产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穿山龙皂苷在黑曲霉的共培养下,各原皂苷成分逐日降低,2~3 d后产生新的转化产物,该产物经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为薯蓣皂苷元⁃α⁃L鼠李糖(1→4)⁃β⁃D葡萄糖苷,系薯蓣皂苷失去末端鼠李糖后得到的短糖链甾体皂苷,即prosapogenin B,其转化率为59%。结论微生物对穿山龙皂苷的生物转化具有菌种专属性。黑曲霉Asperillus niger对穿山龙皂苷的生物转化具有结构专一性,转化率高于文献值,并且该生物转化途径系首次发现。
高鑫王安琪何正有毕建军蒋用李佳汤秀强
关键词:微生物转化黑曲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