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波

作品数:124 被引量:29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25篇专利

领域

  • 85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3篇冰盖
  • 42篇南极冰
  • 42篇南极冰盖
  • 42篇极冰
  • 24篇海冰
  • 19篇冰厚
  • 18篇东南极冰盖
  • 13篇冰芯
  • 12篇海冰厚度
  • 12篇DOME_A
  • 9篇雷达
  • 9篇冰下
  • 7篇数值模拟
  • 7篇气候
  • 7篇冰层
  • 7篇冰架
  • 7篇DOME
  • 7篇值模拟
  • 6篇夏季
  • 6篇感器

机构

  • 105篇中国极地研究...
  • 21篇浙江大学
  • 13篇国家海洋局
  • 11篇吉林大学
  • 10篇南京大学
  • 10篇太原理工大学
  • 6篇同济大学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国家海洋环境...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工程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124篇孙波
  • 46篇唐学远
  • 43篇郭井学
  • 38篇崔祥斌
  • 19篇张向培
  • 17篇李院生
  • 16篇王帮兵
  • 15篇田钢
  • 15篇张占海
  • 12篇李丙瑞
  • 10篇窦银科
  • 10篇王甜甜
  • 10篇李娜
  • 9篇常晓敏
  • 8篇李鑫
  • 8篇马红梅
  • 7篇李群
  • 7篇柯长青
  • 6篇史贵涛
  • 6篇姜苏

传媒

  • 29篇极地研究
  • 5篇科学通报
  • 4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Applie...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科学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遥感学报
  • 2篇中国科学:地...
  • 2篇第一届中国大...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大自然
  • 1篇冰川冻土
  • 1篇海洋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11篇2014
  • 6篇2013
  • 12篇2012
  • 5篇2011
  • 13篇2010
  • 12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1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极冰盖的物质平衡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3
2004年
南极冰盖物质平衡最新的研究进展表明,西南极洲表现出两种变化模式,西部在增厚,而北面在更快地减薄。西南极冰盖总体可能正在减薄,其物质损失的速率可能足以使海平面每年上升近0.2mm。东南极冰盖物质不平衡可能很小,甚至其符号还不能被确定。南极半岛正在经历着快速变化。目前还不能可靠地估算南极冰盖的物质平衡状态。同时,大型冰川的停滞,一些冰川流速加快,冰盖大范围加速减薄,冰架大面积的快速崩解和支流冰川的加速,以及着地线强烈的底部融化等显示出南极冰盖存在快速变化。南极冰盖物质平衡未来的重点研究领域是开展冰盖表面高程变化的监测与模拟,确定表面物质平衡及其在各冰流盆地的分布,着地线的冰流通量,冰架底部的融化,了解冰后期冰盖退缩的动力过程,以及开发、对比和改进与冰盖物质平衡模拟和预测相关的各种模型。
温家洪孙波李院生潘增弟
关键词:南极冰盖冰川冰后期海平面减薄
利用南极走航观测评估卫星遥感海表面温度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1989—2005年间南极走航观测的海表面温度,对目前3个主要的卫星反演的SST产品AVHRR(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TMI(TRMM Microwave Imager)和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the Earth Observing System)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估,并着重检验了它们在南大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AVHRR SST比观测数据偏冷,白天的偏差为-0.12℃,夜晚的偏差为-0.04℃,而且南大洋的冷偏差更为显著。TMI SST比观测数据明显偏暖,白天的偏差为0.48℃,夜晚的偏差为0.57℃,其温差ΔT受37 GHz风速影响,在强风速(〉6 m/s)下这种影响仍然存在。AMSR-E SST比观测数据偏暖,白天的偏差为0.34℃,夜晚的偏差为0.27℃,而且南大洋的暖偏差相对较大。AMSR-E SST温差受水汽影响,并在南大洋随着水汽的增加而增加。通过进一步比较微波(AMSR-E和TMI)和红外(AVHRR)遥感的SST在2004年北半球冬季(即南半球夏季)的差别,发现微波遥感在热带(15°S-15°N)和南大洋区域(45°S以南)比红外遥感偏暖,而且在南大洋区域的偏差相对较大,相反在北半球中纬度区域(15°~40°N)偏冷。AMSR-E与AVHRR SST的温差,从白天到夜晚有减小的趋势,而TMI与AVHRR SST的温差无明显的变化。
李明张占海刘骥平孙波吴辉碇李娜
关键词:海表面温度卫星遥感南大洋
南极冰盖的起源与演化
孙波崔祥斌唐学远李鑫郭井学张栋
利用三维GPR探测北极夏季海冰厚度及下表面形态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海冰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中,使用3D雷达探测结合冰钻进行海冰测量。雷达剖面上可清楚识别冰-水界面,与冰钻测量结果较好地吻合。雷达3D图像清晰显示了冰底界面在3D方向的起伏变化以及冰内构造的空间展布情况。对三维探测区域内海冰厚度统计显示,所测冰盘的平均厚度为4.15 m,较厚的区域位于左下角,最大厚度约为6.4 m,较薄的区域是在中央和左上角区域,最小的厚度小于3.0m。经过进一步计算可提供如海冰上下表面面积、海冰体积等参数,为遥感和数值模拟提供地面校核数据,也为海冰形成机制和动力作用过程研究提供佐证和依据。
王帮兵孙波田钢郭井学汪大立
关键词:北极海冰三维勘探
南极冰盖研究最新进展被引量:17
2009年
南极冰盖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南极冰盖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其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作用,并为探讨全球气候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演化提供支撑。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南极冰盖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南极冰盖研究领域的一些主要结果、观测事实以及未来变化展开讨论,重点介绍南极物质平衡、冰芯研究、冰下水系统、冰盖数值模拟方面最近的进展,评述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该关注的问题。
唐学远孙波李院生崔祥斌李鑫
关键词:南极冰盖冰芯数值模拟
面向全球气候变化的极地环境遥感技术
2011年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变化问题已成为人类发展面临着的重大课题。南北极地区作为全球气候系统最敏感的组成部分,业已成为全球变化最重要的研究区域之一。与传统的现场原位观测相比,卫星遥感具有观测范围广、观测连续、不受天气和人力状况影响等特点.成为最重要的极地环境观测手段。
席颖刘顺林孙波李丙瑞
关键词:气候变化业务化系统
一种极地冰雪跑道及冰雪跑道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极地冰雪跑道及冰雪跑道施工方法,包括有冰层和雪层,雪层多层叠加压实于冰层上,相邻雪层中间夹设有混合层,混合层由冰雪和具有孔隙的材料混合构成,且雪层浇水形成有增暖层;雪层延伸形成有雪柱,混合层上开设形成有混合...
肖恩照唐学远孙波
文献传递
基于Bedmap2与冰雷达数据的南极局部冰盖三维建模
2015年
利用Bedmap2数据与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获取的冰雷达数据,在中山站至Dome A断面的Gamburtsev山脉地区首次构建11.3km×11.5km南极局部冰盖三维模型。着重介绍三维模型建立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其中冰雷达数据采集首次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冰雷达系统。详细阐述了冰雷达数据的处理流程,包括数据预处理、常规图像修正技术以及冰下地形获取,得到冰下基岩埋深和冰盖内部等时层埋深,插值得到100m分辨率的冰下基岩DEM(海拔1 729m^2 718m)和等时层DEM(海拔2 601m^2 950m),利用南极Bedmap2冰表面栅格影像得到100m分辨率的冰盖表面DEM(海拔3 679m^3 745m)。结合冰盖内外部数据处理结果,构建包含冰盖表面、冰盖内部等时层和冰下基岩地形特征的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对冰盖内外部地形特征进行初步分析。
刘春苏小岗孙波李巍岳陈昀
关键词:南极冰盖三维模型数据处理
海冰厚度测量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冰厚度测量系统,包含一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电磁感应器,垂直于海冰发射并接收电磁场信号;声纳器,垂直于海冰发射并接收声纳信号;以及控制单元,与所述电磁感应器和所述声纳器数据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来自所...
郭井学孙波李丙瑞李娜唐学远李群
文献传递
北冰洋RGPS海冰运动及其对海面风场的响应
<正>1.引言北冰洋是大气-海洋间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地区,对全球-特别是北半球-大气气候系统的形成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冬季,海冰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冰洋海域,在风、流及内部应力梯度的作用下, 海冰发生漂移。海冰的运动提供了...
李娜吴辉碇孙波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