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能
- 作品数:17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鼻内镜微创技术在治疗急性泪囊炎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Ⅰ期泪囊鼻腔造瘘治疗急性泪囊炎伴泪囊脓肿形成的效果。方法对7例急性泪囊炎伴泪囊脓肿形成的患者在急性期行经鼻内镜的泪囊鼻腔造瘘术,观察术后炎性反应变化、泪道通畅、造瘘口愈合及溢泪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d疼痛症状消失,7d红肿消退,术后溢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随访7~16个月,6例患者泪道冲洗通畅,1例患者有溢泪但无脓,冲洗有阻力,鼻内镜检查6例泪道通畅患者造瘘口光滑,1例溢泪患者造瘘口狭窄,呈缝隙状。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瘘术可用于治疗急性泪囊炎伴泪囊脓肿形成,避免因在炎性反应的皮肤上切口而导致感染加重的风险,造瘘更直观,创伤小,术后反应轻且能获得良好的泪道通畅率。
- 蒋能吴文灿周一龙
- 关键词:内窥镜泪囊炎
- 显微镜下泪小管吻合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泪小管断裂显微镜下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对30例(30眼)泪小管断裂采用在显微镜下寻找断端,以硬膜外导管作为支撑物,进行断端吻合。结果30例在显微镜下全部吻合。29例治愈,1例因脱管失败。结论显微镜下泪小管吻合术创伤小,成功率高。
- 蒋能
-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显微吻合疗效
- 角膜塑形镜对近视儿童视力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长期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近视儿童的视力改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近视儿童37例,验配角膜塑形镜进行治疗,分别于佩戴前、佩戴后1周、6个月及1年3个时间点进行指标观察;测定项目包括视力、眼内压、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厚度、角膜曲率、角膜细胞密度及佩戴不良情况等。结果佩戴角膜塑形镜后,患者裸眼视力可得到显著改善(F:6.221,P=0.000);矫正视力略有波动,眼内压和眼轴长度有升高趋势,角膜曲率和屈光度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553—1.917,P:0.471—0.063)。患者角膜周边上皮层厚度有增加趋势,基质层厚度及角膜中央上皮层、基质层厚度均呈下降趋势,但与戴镜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53—1.957,P=0.107~0.061);然而周边上皮层与中央上皮层的差值,显著升高(F=2.479,P=0.021)。周边角膜上皮细胞密度有所上升,其他各层组织细胞密度均有所下降,但与戴镜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365~1.904,P=0.684~0.066)。结论角膜塑形镜对儿童近视具有较好的纠正作用,虽然对角膜组织有一定刺激性,但对其生理形态影响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蒋能蒋伟鹏卢珊珊林尤佳金婉卿
-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近视儿童疗效安全性
- 自体睑板结膜瓣在下眼睑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自体睑板结膜瓣在下眼睑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对11例11眼下眼睑缺损1/3-2/3的患者,将同侧上眼睑板结膜瓣翻转移植于下睑缺损处,修复下睑缺损,6-8周后剪开移植瓣,观察修复后的眼睑形态和功能。结果11例11眼术后随访6-24个月,上睑板移植瓣均成活,外观和功能良好,上眼睑外观和功能无影响。1例因下睑张力不够,出现轻度外翻。结论自体睑板结膜瓣用于下眼睑缺损修复,取材方便,无需另添创口,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 蒋能
- 青光眼术后并发滤过泡感染性眼内炎危险因素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患者并发滤过泡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2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513例青光眼术后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滤过泡感染性眼内炎将其分为并发组(n=17)和未并发组(n=496)。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术后1 d的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对影响青光眼术后患者并发滤过泡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1 d,并发组血清G-CSF、MCP-1、sIL-2R水平均高于未并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男性、术中应用抗代谢药物、术中同步白内障手术、既往滤过手术≥1次、伴有糖尿病以及血清G-CSF、MCP-1、sIL-2R水平偏高是青光眼术后患者并发滤过泡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OR=3.771、6.574、8.960、18.885、15.445、39.241、1.145、1.190、1.324,P<0.05)。结论血清G-CSF、MCP-1、sIL-2R在青光眼术后并发滤过泡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中呈高表达,且青光眼术后并发滤过泡感染性眼内炎与患者年龄≥60岁、男性、术中应用抗代谢药物、术中同步白内障手术、既往滤过手术≥1次、伴有糖尿病及G-CSF、MCP-1、sIL-2R水平偏高有关,临床应当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以防止青光眼术后患者并发滤过泡感染性眼内炎。
- 林尤佳蒋能陈杨蒋伟鹏卢珊珊
-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眼内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 低度屈光不正对中年干眼患者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低度屈光不正对中年干眼患者眼部症状的影响,为干眼患者选择安全合理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年龄为40~60岁,屈光度为-3.00^+3.00 D的干眼患者191例(373眼),对所有入选病例进行干眼常规检查和干眼症状评分,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医学验光并按照初诊时屈光度分成3组:正视组:-0.50^+0.25 D,不伴散光,64例125眼;近视组:-0.75^-3.00 D,68例131眼;远视组:+0.50^+3.00 D,59例117眼。结合分组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屈光矫正,并给予人工泪液及糖皮质激素眼液滴眼。治疗1个月后随访,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患眼初诊时客观体征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远视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为(25.61±8.07)分,明显高于正视组的(15.43±5.27)分和近视组的(17.19±6.34)分(均为P<0.05),而正视组和近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视组117眼中,戴镜矫正合并干眼治疗者63眼,仅接受干眼治疗者54眼,治疗1个月后戴镜矫正组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为(8.89±1.74)分,明显高于未矫正组的(4.73±3.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组是否戴镜矫正联合干眼治疗并未表现出统计学上的疗效差异。结论对合并屈光不正的中年干眼患者,尤其是低度远视患者,给予恰当的屈光矫正可以明显改善干眼症状。
- 蒋能晋秀明蒋伟鹏林尤佳卢珊珊
- 关键词:干眼屈光矫正
- 6种常见的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与富集技术被引量:7
- 2017年
- 在过去的几十年,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因其在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评价、靶向药物的开发、个体化治疗中的潜在作用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转移的肿瘤患者中,循环肿瘤细胞被视为一种微创的极具前景的诊断标志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标志。许多敏感的筛选方法和设备已经应用于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的分离和富集。本文总结了6种CTCs的分离和富集技术以及他们的优缺点,以期为后续更加优化的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后续肿瘤的精准医疗带来一些参考。
- 蒋能崔咏梅李淑华郑晓克杨峥王连唐柯尊富
- 超声乳化与囊外摘除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硬核白内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术和囊外摘除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硬核白内障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取年龄相关性硬核白内障患者49例,随机两组:囊外组(24例,38眼)采用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超声组(25例,36眼)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其术后视力、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ECD)、六角形细胞比例(HCP)、平均细胞面积(MGCA)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的裸眼视力不受手术方式的影响(P组别>0.05),而受到时间的影响(P时间<0.05),组别和时间因素无交互作用(P交互>0.05)。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即受到手术方式的影响(P组别<0.05),也受到检测时间的影响(P时间<0.05),组别和时间因素无交互作用(P交互>0.05)。患者的HCP不受手术方式的影响(P组别>0.05),CECD与MGCA受手术方式的影响(P组别<0.05);CECD、HCP及MGCA均受到时间的影响(P时间<0.05);组别和时间因素无交互作用(P交互>0.05)。两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1.6%vs 25.0%,P>0.05),但囊外组角膜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超声组(2.63%vs 16.7%,P<0.05)。结论对于年龄相关性硬核白内障而言,囊外摘除术能够更好的保护患者角膜组织,比超声乳化术适用性更高。
- 蒋伟鹏金益卢珊珊蒋能
-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囊外摘除术年龄硬核白内障
- 手术治疗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68例的疗效及预后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和时机对治疗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视力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机率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68例行手术治疗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患者,将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行Ⅰ期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有36例(A组),行Ⅱ期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有32例(B组),两种手术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A组患者后囊混浊和角膜及虹膜炎症反应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比B组患者的高(P<0.05),且后囊混浊和角膜及虹膜炎症反应等发生后病程显著增长(P<0.05)。结论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时机对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并发症发生机率和严重情况有较大的影响。
- 蒋能蒋伟鹏卢珊珊林尤佳金婉卿
- 关键词:手术治疗角膜穿通伤外伤性白内障
- 视网膜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 目的 探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ranibizumab)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对视功能的改善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本院2014-01/2016-...
- 蒋伟鹏蒋能金益卢珊珊林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