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明华

作品数:60 被引量:278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7篇动脉
  • 15篇生物力学
  • 15篇细胞
  • 11篇主动脉
  • 10篇解剖学
  • 10篇DLL4
  • 9篇生物力学特性
  • 9篇升主动脉
  • 9篇腺癌
  • 7篇动脉干
  • 7篇血管
  • 7篇增殖
  • 6篇异种
  • 6篇乳腺
  • 6篇细胞增殖
  • 6篇教学
  • 6篇肺动脉
  • 6篇肺动脉干
  • 5篇异种移植
  • 4篇人体解剖学

机构

  • 30篇郧阳医学院
  • 24篇湖北医药学院
  • 12篇武汉大学
  • 12篇湖北医药学院...
  • 9篇复旦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太和医院
  • 1篇上海市浦东医...

作者

  • 60篇余明华
  • 17篇李文春
  • 16篇黄铁柱
  • 10篇王配军
  • 7篇唐杰
  • 7篇周新华
  • 7篇王珺
  • 6篇王耕
  • 6篇张兴华
  • 6篇张一飞
  • 6篇王明华
  • 6篇王群
  • 5篇孙万群
  • 5篇孙晓东
  • 5篇陈家强
  • 5篇王燕
  • 5篇郭国荣
  • 5篇彭兴春
  • 4篇周立兵
  • 3篇张丽萍

传媒

  • 6篇郧阳医学院学...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解剖学研究
  • 3篇解剖学杂志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肿瘤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6
  • 4篇2005
  • 13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顺铂与培美曲塞对肺癌A549及SPC-A-1细胞作用的研究
2013年
目的:研究顺铂(DDP)与培美曲塞对体外培养的人肺癌A549及SPC-A-1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DDP(1.25μg/ml、2.5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作用细胞株A549及SPC-A-1细胞,DDP5μg/ml联合培美曲塞10mmol/L作用细胞株A549及SPC-A-1细胞;48h后用MTT法测细胞增殖,并按细胞的抑制率(100%)=(1-实验组吸光度/阳性对照组吸光度)×100%计算不同浓度DDP及DDP(5μg/ml)与培美曲塞10mmol/L联用对细胞的抑制率,比较细胞抑制率的差异。结果:DDP(5μg/ml)联合培美曲塞10mmol/L处理A549细胞、SPC-A-1细胞48h抑制率分别为(53.2200±0.0192)%、(73.7800±0.0171)%。DDP1.25μg/ml、2.5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处理A549细胞、SPC-A-1细胞48h抑制率逐渐增高,20μg/ml时最高,分别为(49.4300±0.0403)%、64.8700±0.0280)%。结论:DDP(1.25~20μg/ml)明显抑制2株细胞的增殖,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而DDP(5μg/ml)与培美曲塞10mmol/L联合对SPC-A-1细胞的增殖抑制更为明显。
王燕孙晓东王珺龚坚余明华
关键词:顺铂培美曲塞A549SPC-A-1
人与猪升主动脉、肺动脉干零应力状态的比较研究
2003年
余明华黄铁柱周新华张兴华
关键词:升主动脉肺动脉干零应力状态
沉默泡膜蛋白1对SW480细胞增殖与侵袭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泡膜蛋白1(vacuole membrane protein-1,VMP1)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重要功能的抑癌基因。为明确VMP1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和意义,本研究通过慢病毒载体沉默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中VMP1基因的表达,探讨VMP1基因沉默后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5种结直肠癌细胞系中VMP1的表达状况;设计人VMP1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在293T细胞中包装病毒并感染VMP1高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系,运用蛋白质印迹法鉴定其对VMP1基因的沉默效果;VMP1基因沉默后,通过MTT法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运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的体外侵袭迁移能力。结果 VMP1在5种细胞系中存在差异性表达。具有低转移潜能的HT-29和SW480细胞与具有高转移潜能的LoVo、RKO和SW620细胞相比,有更高的VMP1表达水平,其中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P=0.005;而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9,P<0.001。选取低转移细胞株中VMP1表达相对较高的SW480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构建VMP1shRNA慢病毒载体沉默SW480细胞中VMP1的表达。蛋白质印迹结果提示,VMP1稳定沉默的SW480细胞构建成功。在稳定沉默VMP1基因后,MTT法显示SW480细胞的增殖速度在24和48h显著升高,F值分别为79.77和12.35,P值分别为<0.001和0.025。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SW480细胞的集落数目显著增多,F=75.23,P<0.001。二者均表明SW480细胞增殖能力增强。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显示,VMP1基因沉默后可抑制SW480细胞凋亡,F=84.44,P<0.001。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VMP1沉默后SW480迁移能力增强,F=155.90,P<0.001。结论 VMP1基因可能与结直肠癌的细胞增殖、凋亡与转移有关,进而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郭显智叶小磊车晓航唐来芹刘晓健余明华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细胞增殖迁移
STBM-2型软组织生物力学分析仪器的研制与应用
曾凡龙李文春黄铁柱余明华孙万群范金明徐懋林
软组织生物力学是医学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的基础。生物力学分析仪器参考了国内各种类似实验仪器,并吸取其优点,避免其缺点,最近在软组织生物力学研究方面制造了这台仪器。它适用于软组织生物力学研究的多种实验,充分考虑实验材料的状态和...
关键词:
关键词:仪器
血管组织重建中人与猪升主动脉、肺动脉干零应力状态的比较(英文)
2006年
背景:由于同种心移植器官来源有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而猪的心血管系统及血液动力学方面与人类颇相似,猪→人异种心脏移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非常重视的课题,其基础研究日趋活跃。目的:比较正常成人与不同月龄猪升主动脉、肺动脉干的零应力状态,为猪→人异种心脏移植吻合血管提供必要的血管组织重建基础。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郧阳医学院生物力学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1-10/2002-09在郧阳医学院医用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人的心脏标本取自无心血管疾病、年龄18~30岁的6例成年男性尸体,均经家属同意。另选取1月龄同种猪42只,分为7组,分别为1,2,3,4,5,6,>6月龄组,每组6只,各组分别于1,2,3,4,5,6,>6月龄时麻醉屠宰。方法:解剖分离相应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干,用着色笔原位标记各动脉前壁后,将动脉移至氧饱和的Kreb’s液后,沿其轴向均分为5个等长的血管环,再沿径向剪开各血管环,20min后由计算机记录并测量各血管环的零应力状态张开角(张开的血管面内壁中点和内壁两端点连线的夹角)。实验温度为室温20~30℃。所有血管试样的实验操作均在观察对象死后24h内完成。主要观察指标:人与不同月龄猪升主动脉、肺动脉干零应力状态张开角的测定结果。结果:①人与不同月龄猪升主动脉、肺动脉干零应力状态张开角的测定结果比较:人升主动脉的张开角从近侧端的(100.4±12.8)°增至远侧端的(152.8±18.6)°,各月龄猪升主动脉的张开角从近侧端的68°左右增至远侧端的130°左右;人肺动脉干的张开角沿轴向无明显变化,各月龄猪肺动脉干的张开角从近侧端的65°左右增至远侧端的125°左右。人和猪升主动脉、肺动脉干零应力状态张开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8<0.05)。但人升主动脉第2区段和各月龄组猪第4,5区段的张开角相近;肺动脉干各区段与猪肺动脉干近侧
余明华黄铁柱李文春王配军
关键词:肺动脉生物力学
血管移植中不同段脐带静脉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英文)被引量:4
2004年
背景临床施行血管重建术,内径小于6mm的人工合成血管替代人体小动脉或静脉一直未获得满意的效果,因而目前小动脉及静脉代用品的研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为脐带静脉作为小口径移植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设计非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郧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完成,对象为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妇产科收集胎龄在37~40周自然分娩正常胎儿脐带静脉20例,产妇年龄在20~30岁。干预取胎儿脐带静脉20例,依胎盘端为近端,胎儿端为远端分为近、中、远3段。在生物软组织力学试验机上测定近、中、远段脐带静脉的压力-直径关系,计算出弹性模量。横断取材,冷冻切片,苏木精-伊红法染色,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其几何形态学指标。主要观察指标脐带静脉的血管各相同性增量弹性模量(Einc)、血管压力-应变弹性模量(Ep)、血管容积弹性模量(Ev)、直径和壁厚。结果近、中、远段脐带静脉的Einc,Ep和Ev均随压力的上升而增大,近段3种弹性模量(Einc26.98±3.21,Ep16.58±2.12,Ev8.31±2.35)均低于远段(Einc33.20±4.21,Ep119.45±2.87,Ev9.71±1.32)(F=95.74~126.52,P<0.05),由近段到远段呈增大趋势。中膜厚度[(0.30±0.05)mm,(0.24±0.03)mm]及直径[(3.07±0.12)mm,(2.30±0.13)mm]值从近段到远段逐渐减?
李文春张红梅余明华季艳梅
关键词:脐静脉应力生物力学
寰椎的解剖学测量与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相关性分析(英文)
2004年
背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在其众多的发病机制中,颈椎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对其椎动脉沟及横突孔角度的测量有利于阐明其发病机制。目的:探讨寰椎因素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病机制及为手术切开横突孔减压提供解剖学依据。设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郧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对象:实验于2002-06/2003-06在郧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完成。标本为郧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收集的中国成年人干燥寰椎标本50例。方法:在50例中国成年人干燥寰椎标本上,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主要观察指标:①寰椎的角度测量结果。②寰椎横突孔前、后壁厚度测量。结果:寰椎横突孔与椎动脉沟的成角左侧为(67.875±5.394)°,右侧为(69.844±4.546)°;椎动脉沟绕寰椎侧块成角:左侧为(62.456±4.662)°,右侧为(63.612±2.310)°。寰椎横突孔前壁厚度:左侧为(2.959±0.541)mm,右侧为(3.206±0.402)mm;横突孔后壁厚度:左侧为(2.280±0.567)mm,右侧为(2.019±0.257)mm。以上数据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椎动脉行经在寰椎横突孔与椎动脉沟内时,骨性结构上有明显的两个成角,即横突孔与椎动脉沟的成角和椎动脉沟绕过侧块的成角,椎动脉的这两个成角增加了血液循环的阻力。
张正洪王军李勇余明华郭国荣
关键词:寰椎椎动脉解剖学
糖尿病神经痛中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电生理特性的改变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背根神经节细胞的动作电位特征在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变化,以探讨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痛觉过敏的发生机制。方法运用全细胞电流钳技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痛觉过敏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进行电生理记录,与正常大鼠比较静息电位水平、动作电位峰值、动作电时程变化、基强度、动作电位爆发阈值。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神经痛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静息电位水平和动作电位峰值无显著差异;大、中、小直径神经元动作电位与正常大鼠比较爆发阈值下降,动作电时程变宽,基强度显著降低。结论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引起初级感觉神经元背根神经节细胞的兴奋性增强,这可能是引起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痛觉过敏原因之一。
罗超余明华刘忠武
关键词:动作电位背根神经节
DLL4、COX-2和MM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Delta样配体4(DLL4)、环氧合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不同乳腺癌分子亚型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Luminal A型41例,Luminal B型18例,HER-2过表达型22例,基底细胞样型19例)组织100例及癌旁组织40例中DLL4、COX-2和MMP-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三者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DLL4、COX-2和MM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0%、81.0%和93.0%,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组织中,DLL4、COX-2和MMP-2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5%、100.0%和100.0%,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组织中分别为89.5%、94.7%和100.0%,均高于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乳腺癌组织(P<0.05)。DLL4、COX-2和MMP-2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7%、92.5%和96.2%,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P<0.05)。DLL4分别与COX-2、MMP-2表达呈正相关(r=0.215,P<0.05;r=0.435,P<0.05)。结论 DLL4、COX-2和MMP-2在基底细胞样型和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DLL4、COX-2和MMP-2共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联合检测三者表达可评估乳腺癌的转移情况。
王群余明华王耕王明华
关键词:环氧合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2乳腺癌分子亚型
内分泌专科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6年
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和入科测试,然后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将传统的教学法和PBL教学相结合,行内分泌专科临床实习效果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这种教学法非常适合在临床实习阶段开展,是医学生在实践中成长的好帮手。
谷成英余明华王朝迅刘伟周里钢
关键词:内分泌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