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晶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增生
  • 2篇增生性瘢痕
  • 2篇兔耳
  • 2篇兔耳增生性瘢...
  • 2篇曲安奈德
  • 2篇瘢痕
  • 1篇大疱
  • 1篇大疱性
  • 1篇大疱性类天疱...
  • 1篇单抗
  • 1篇单抗治疗
  • 1篇低剂量
  • 1篇寻常性
  • 1篇寻常性银屑病
  • 1篇药物超敏反应...
  • 1篇银屑
  • 1篇银屑病
  • 1篇英夫利西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机构

  • 7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7篇陈晶
  • 3篇路涛
  • 2篇章淑平
  • 2篇邹金波
  • 2篇黄雄
  • 2篇王俐
  • 1篇徐晓蓉
  • 1篇焦晓阳
  • 1篇陈少健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趋化因子CCL11、D-二聚体水平在荨麻疹中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荨麻疹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CL11、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51例急性荨麻疹(Acute Urticaria,AU)、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中、重度组,并挑选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组荨麻疹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清CCL11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其与荨麻疹症状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的相关性。结果 CCL11在轻度、中度和重度荨麻疹中的水平分别是20.12(15.40-23.76)、23.85(11.70-28.25)、18.84(13.10-39.3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D-二聚体在轻度、中度和重度荨麻疹中的水平分别为935.00(580.00-3 360.00)、2 225.00(850.00-65510.00)、3 865.00(1 235.00-7 820.00),重度和轻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血清CCL11水平与D-二聚体未见显著相关(r=-0.078,P=0.594)。结论趋化因子CCL11、D-二聚体水平在急、慢性荨麻疹均升高,提示两者可能参与疾病发生,且D-二聚体升高提示疾病活动,可作为病情的监测指标。
路涛司梦雅邹金波章淑平陈晶焦晓阳
关键词:荨麻疹D-二聚体
短期外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观察短期外用低剂量强效糖皮质激素(GC)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与长期外用高剂量强效糖皮质激素比较.方法 纳入83例BP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43例)和中度(40例),再将2种不同程度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及优化组.对照组:(40例)GC起始剂量为40 g/d,为期12个月;优化组(43例):GC起始剂量为10~ 30 g/d,为期4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病情控制时间,治疗期间GC累计用量,复发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 轻、中度优化组有效率分别为90.9%(20/22)、90.0%(18/20),与轻、中度对照组的90.0%(18/20)、94.1%(17/1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病情控制时间与对照组相当,轻度对照组和优化组各平均为(9.0±2.5)、(9.6±3.4)d;中度对照组和优化组各平均为(11.9±4.5)、(12.4±5.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度优化组复发率为35.0%(7/20),高于中度对照组的16.7% (3/18) (P <0.05).治疗期间轻度及中度优化组GC用量均低于轻度及中度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9%(5/22)、25.0%(5/20)低于对照组的35.0%(7/20)、44.4% (8/18) (P <0.05).结论 短期外用低剂量强效GC治疗BP疗效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强.
路涛王俐邹金波陈晶黄雄徐晓蓉
关键词:大疱性类天疱疮糖皮质激素疗效
不典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
2017年
患者女,53岁。全身皮肤红斑、瘙痒7个月,加重5d。查体见面部、颈部、躯干、四肢弥漫性潮红和肿胀,表面干燥,覆细小鳞屑,散在扁豆至分币大小糜烂面和薄壁水疱、大疱,疱液清,尼氏征阳性,外阴黏膜弥漫性糜烂渗出。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表皮与真皮间见水疱;真皮浅层血管扩张、充血,大量单一核细胞浸润。免疫病理示Ig A,Ig G,Ig M,C3,C4均阴性。诊断:不典型性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予以激素、抗过敏等治疗无效死亡。
王俐陈晶
泛发型白癜风并发浅表型基底细胞癌一例
2015年
患者,男,75岁,因“左锁骨下皮疹伴瘙痒10年余”于2009年5月来诊.患者10余年前发现左锁骨下皮肤出现红斑,逐渐增大,伴轻度瘙痒,未重视和诊治.患白癜风50年,曾接受光化学疗法及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累积照射剂量不详.体格检查:左锁骨下方见一处约6.0 cm ×5.0 cm大小形状不规则的红斑,边界清楚,边缘呈匍行性堤状隆起,表面散在黑褐色丘疹、结痂和脱屑.
陈晶
关键词:病例报告
卡托普利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在创伤后不同时期使用卡托普利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方法16只新西兰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4只),每只兔耳腹侧制作6个直径1cm的圆形创面。早期治疗组在创面形成后立即给予卡托普利口服治疗;晚期治疗组在术后第21天开始予卡托普利口服治疗;阳性对照组在术后第21、28天分别给予皮损内曲安奈德溶液注射治疗;阴性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观察并记录创面完全上皮化时间。在术后第42天,根据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对瘢痕进行评分。计算瘢痕增生指数(SEI)。所有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后,观察成纤维细胞数量、I型胶原面密度和Ⅲ型胶原面密度。结果①创面完全上皮化时间: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5,P=0.97)。②vss分值和SEI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44,P〈0.05;F=106.91,P〈0.05);阳性对照组[(3.1±1.5)分,1.33±0.13]〈早期治疗组[(4.0±1.2)分,1.56±0.15]〈晚期治疗组[(6.0±1.4)分,1.73±0.16)]〈阴性对照组[(6.8±1.0)分,2.02±0.29]。③成纤维细胞数量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1.76,P〈0.05);阳性对照组(233±62)个〈早期治疗组(380±53)个、晚期治疗组(389±64)个〈阴性对照组(612±107)个。④I型胶原面密度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0.53,P〈0.05);早期治疗组(36.1±1.6)%、阳性对照组(36.4±2.4)%〈晚期治疗组(47.7±2.0)%〈阴性对照组(49.5±2.8)%。⑤HI型胶原面密度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23,P〈0.05);早期治疗组(26.0±1.8)%〈晚期治疗组(28.2±1.4)%、阳性对照组(27.9±2.3)%〈阴性对照组(29.8±1.4)%。结论卡托普利可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增
陈晶刘耀宇陈友滨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卡托普利曲安奈德
缬沙坦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影响
2017年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 1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只兔耳腹侧制作6个创面。高剂量治疗组:术后第21天开始给予缬沙坦8mg/(kg·d)口服治疗。低剂量治疗组:在术后第21天开始予缬沙坦4mg/(kg·d)口服治疗。阳性对照组:分别在术后第21天和28天时给予皮损内曲安奈德注射治疗。阴性对照组:不给于任何干预。在术后第42天时处死所有兔子,收集所有标本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结果高剂量治疗组的瘢痕增生指数(1.71±0.11)、成纤维细胞数量(438.15±50.01)、Ⅰ型胶原百分比(41.94±2.29)、Ⅲ型胶原百分比(28.83±1.48)均低于阴性对照组(2.02±0.29),(612.08±106.59),(49.51±2.81),(29.80±1.39);低剂量治疗组的Ⅰ型及Ⅲ型胶原百分比(48.24±2.02),(29.05±1.10)均低于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的瘢痕增生指数(1.33±0.13)、成纤维细胞数量(233.08±62.32)、Ⅰ型及Ⅲ型胶原百分比(36.42±2.41),(27.94±2.26)均低于高剂量治疗组。结论缬沙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兔耳瘢痕增生,高剂量治疗效果更佳。
陈晶秦嵘嵘陈少健
关键词:曲安奈德增生性瘢痕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重度斑块状银屑病一例
2016年
患者女,28岁,因全身红色斑块、鳞屑10年就诊。10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皮、躯干、四肢出现红色斑块,表面覆着银白色鳞屑,伴瘙痒,冬重夏轻,无关节疼痛、脓疱,于外院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
路涛邹金渡章淑平陈晶黄雄
关键词:斑块状银屑病单抗治疗英夫利西寻常性银屑病关节疼痛鳞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