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俊飞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炎
  • 2篇阳性
  • 2篇肝硬化
  • 2篇HBEAG阳...
  • 1篇代偿
  • 1篇代偿期肝硬化
  • 1篇阳性慢性乙型...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E抗...
  • 1篇营养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硬化疗效
  • 1篇治疗组
  • 1篇失代偿
  • 1篇失代偿期
  • 1篇失代偿期肝硬...
  • 1篇替比夫定治疗
  • 1篇浓缩回输
  • 1篇顽固性

机构

  • 4篇扬州大学

作者

  • 4篇陈俊飞
  • 3篇衣展华
  • 2篇祝卫东
  • 2篇姚玉华
  • 1篇赵超
  • 1篇朱跃红
  • 1篇谈顺良
  • 1篇潘剑
  • 1篇林芬
  • 1篇姚克飞
  • 1篇陈良云
  • 1篇蒋丽芳
  • 1篇丁锷
  • 1篇梅蕾

传媒

  • 2篇肝脏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疗效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LDT)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8周疗效、HBeAg变化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检测46例HBeAg阳性CHB患者在LDT治疗前及治疗12周、24周、48周时ALT、HBVDNA定量、HBeAg定量、HBeAg阴转及血清转换率、HBsAg定量,以治疗48周时HBeAg阴转与否分A、B两组,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24周、48周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随治疗时间延长,HBVDNA定量、HBeAg定量、HBsAg定量呈逐步下降趋势,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91.60%,HBVDNA阴转率89.13%,HBeAg阴转率34.78%,HBeAg血清学转换率26.09%,1例患者出现HBsAg阴转,HBsAg阴转率2.2%;治疗48周HBeAg阴转组患者在治疗前ALT水平较高,治疗12周HBVDNA阴转率100%,治疗12周、24周HBeAg定量较治疗前的下降更为明显,治疗24周、48周时HBsAg定量较治疗前的下降更为明显,与未阴转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DT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具有较强抑制病毒能力、较高HBeAg血清转换率,且伴有HBsAg定量的下降;治疗前ALT水平较高、12周HBVDNA阴转、治疗12周及24周HBeAg明显下降、治疗24周及48周HBsAg明显下降对治疗48周HBeAg阴转具有预测作用。
朱跃红赵超祝卫东梅蕾陈良云陈俊飞谈顺良丁锷衣展华姚克飞熊怀明
关键词:乙型肝炎E抗原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被引量:1
2009年
陈俊飞衣展华祝卫东
关键词:HBEAG阳性失代偿期肝硬化阿德福韦酯硬化疗效肝炎后治疗组
误诊为肝炎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25例原因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分析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探讨血清肌酸激酶、肌电图、肌肉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其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01月至2011年12月误诊为肝炎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25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肌酸激酶、肌电图、基因分析及病理等资料,探讨误诊原因。结果本组25例患儿因起病隐匿,多为幼年起病,早期常无典型肌病表现,由于各种原因偶然发现ALT异常,均误诊为"病毒性肝炎"而就诊于肝病科,发病至确诊时间为1个月~3年。结论遇到无明显诱因的持续肝功能异常且护肝疗效不佳的患儿,应考虑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MD),及时进行肌酶、基因检测,必要时行肌电图辅助检查,以利于及早诊断,避免误诊。
陈俊飞衣展华姚玉华林芬潘剑
关键词:儿童肌营养不良误诊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48例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探讨腹水浓缩后直接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应用北京伟力888-WLXGX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系统及管路中空纤维滤过器,对48例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自体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腹围、体重明显下降(P<0.01),腹水中钠、钾、氯、钙无明显改变(P>0.05),血浆中钠、钾、氯、钙亦无明显改变(P>0.05),血浆中白蛋白有所增高(P<0.01),总有效率为70.8%。结论腹水浓缩后直接回输腹腔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陈俊飞姚玉华蒋丽芳
关键词:顽固性腹水肝硬化腹水浓缩回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