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凯
- 作品数:22 被引量:89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探究性教学在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探究性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方向之一,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食品营养综合实训》是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处于支柱地位。本文探讨了探究性教学模式在《食品营养综合实训》中的应用,并从课程标准、授课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
- 江凯刘亮黎海涛
-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教学改革
-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被引量:8
- 2018年
-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开展探究性教学实践。课程以理实一体化授课模式为主体,采用引导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探究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查阅资料、方案设计、反复实验、交流讨论、分析总结等方式开展学习。通过探究性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的课程标准、授课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
- 刘亮黎海涛杨丽芸江凯
-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
- 干型水蜜桃果酒酿造工艺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以奉化水蜜桃为原料,对影响水蜜桃果酒品质的重要工艺及参数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水蜜桃酒的酿造工艺。结果表明:以成熟水蜜桃为原料,经破碎打浆后,选用2#(DV10)酵母,在发酵温度20℃,SO2添加量35mg/L,酵母添加量0.02 mg/L的工艺条件下,所酿造的果酒品质最佳。
- 朱菲郑云峰江凯张境陈祖满
- 关键词:水蜜桃干型果酒
- 高职食品安全学线上教学模式的思考
- 2021年
- 食品安全学为高职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此课程系统的概述了从农田到餐桌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本文基于课程的定位及目标、线上教学效果等方面对食品安全学线上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思考,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培养食品安全管理人才提供教学参考。
- 江凯甄忱刘亮
- 关键词:食品安全学高职院校
- 现代食品产业链专业集群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本文针对食品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催生出许多新兴职业群的现状,以食品产业链专业集群为切入点,研究构建了专业集群"3平台+n模块"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解决了专业集群随产业链发展及时动态调整的问题,真正做到专业设置与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群对接,同时使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
- 师邱毅张境江凯
- 关键词:食品产业链专业集群课程体系
- 高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社会服务模式的探讨与实践被引量:2
- 2021年
- 校企合作背景下,社会服务能力已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提升社会服务职能既是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也是职业教育自身进步的迫切需要,这要求高职院校切实掌握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要求,做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明确社会服务模式的途径,以此为行业、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本文探讨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社会服务模式的内涵,从构建育人服务、搭建服务平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路径探索。
- 江凯刘亮甄忱
- 关键词:校企合作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社会服务模式
- 风味即食对虾干系列产品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被引量:10
- 2018年
- 以鲜南美白对虾为原料,研究了风味即食对虾干的配方工艺。结果表明:试验筛选出的五香型、麻辣型和怪味型腌制辅料配方为90%以上消费者所接受;适宜的工艺参数为:4℃腌制24 h、80℃水浴锅熟制12 min、55℃烘干4 h,最终成品感官品质与风味均较好;采用100℃、2 min微波杀菌和5′-20′-15′/121℃高温高压杀菌方式,其产品在常温下保质期可分别达到180 d和240 d以上。
- 何雄罗海波陈伟江凯周静峰王锦富
- 关键词:对虾干制方便食品感官品质
- 脉冲强光处理对菜籽油储藏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为探索脉冲强光(IPL)处理对富含油脂食品的影响,采用化学滴定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IPL处理对菜籽油储藏稳定性及其酚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储藏期内IPL处理5次和15次的菜籽油储藏稳定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 05),但IPL处理25次的菜籽油储藏稳定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同时,油脂氧化与酚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在试验储藏期内IPL处理对菜籽油储藏稳定性的影响与酚类物质含量呈良好的相关性(r^2>0. 89),可推知IPL处理25次使菜籽油中酚类化合物的稳定性增加,从而使得油脂储藏稳定性增加。本研究结果为IPL技术在富含油脂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周婷婷曹少谦戚向阳江凯
- 关键词:菜籽油脉冲强光储藏稳定性酚类物质
- 餐饮食品安全控制课程教学体系的探讨被引量:1
- 2019年
- 餐饮食品安全是餐饮食品行业持续健康且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而餐饮食品安全控制也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本文基于笔者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结合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实际及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从课程定位和目标、课程的教学体系等方面探讨了餐饮食品安全控制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更好地培养餐饮食品安全管理人才提供参考。
- 江凯刘亮
- 关键词:教学体系
- 1999—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情况分析被引量:34
- 2018年
- [目的]了解全国食物中毒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为食物中毒的预警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卫生部)公布的"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对1999—2015年全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999—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总体呈先波动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006年、2006年和2003年。食物中毒的高发期是第3季度,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分别是9月份和7月份,最少的是2月份。中毒原因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平均死亡率0.27%;化学性食物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2003年后呈明显下降的趋势,2009年后成为中毒人数最少的因素,但平均死亡率较高,为5.24%;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中毒为2006—2015年死亡人数最多的因素,且死亡率在4种致病因素中最高,为6.95%。食物中毒人数最多的就餐场所是集体食堂,平均占历年中毒人数的44.21%;死亡人数最多的就餐场所是家庭。学生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因素是化学性食物中毒。[结论]2006年后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逐年减少,但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较高,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风险,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在食物中毒高发季节、月份对不同就餐场所进行卫生监督,开展广泛的食品安全宣教工作,建立有效的预警、监测及政府监管机制,以预防和降低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 江凯熬亚平罗海波程春梅王隽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致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