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艳艳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缺血
  • 2篇心脏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缺血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损伤
  • 1篇心肺
  • 1篇心肺转流
  • 1篇心肺转流术
  • 1篇心肌缺血-再...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手术
  • 1篇心脏外科
  • 1篇心脏外科手
  • 1篇心脏外科手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形
  • 1篇血管成形术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杨艳丽
  • 3篇马骏
  • 3篇薛艳艳
  • 2篇林多茂
  • 1篇程怡
  • 1篇卿恩明
  • 1篇丁琳
  • 1篇王兆琪

传媒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全世界致死和致残的首要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随着经皮腔内冠脉血管成形术、心脏动脉搭桥术、溶栓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率明显地下降,然而有时候缺血后再灌注,不仅不能使缺血的心肌功能恢复,反而加重心肌的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王兆麒林多茂薛艳艳杨艳丽马骏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再灌注损伤血管成形术搭桥术MITOCHONDRIAL合酶
盐酸戊乙奎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PHC)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Sham)、空白+1.0mg/kgPHC对照组(Sham+H—PHC组)、I/R组、I/R+0.1mg/kgPHC预处理组(I/R+L—PHC组)、I/R+0.3mg/kgPHC预处理组(I/R+M—PHC组)及I/R+1.0mg/kgPHC预处理组(I/R+H—PHC组)6组,每组8只。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制备心肌I/R损伤模型,于制模前30min给予相应剂量PHC进行预处理。再灌注3h后记录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左室收缩期末压(LVESP)、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处死大鼠取心脏,测定心肌缺血面积(AAR)及梗死面积(AI),计算AI/AAR比值;电镜下观察心肌纤维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Sham组和Sham+H—PHC组比较,I/R后各组大鼠均表现为LVEDP增高,LVESP、EF及Fs降低,AST、CK—MB、LDH含量升高,AI/AAR增加。与I/R组比较,不同剂量PHC预处理组LVEDP下降,LVESP、EF、FS升高,AST、CK—MB、LDH含量及AI/AAR比值下降,以中、大剂量PHC组改善最明显[LVEDP(mmHg,1mmHg=0.133kPa):11.33±1.17、9.85±1.09比15.82±1.79,LVESP(mmHg):98.9±10.6、112.8±10.0比87.8±9.2,EF:0.681±0.074、0.741±0.070比0.569±0.072,FS:(42.4±4.6)%、(46.0±5.1)%比(36.8±3.9)%,AST(U/L):386.97±80.65、298.31±54.88比603.47±173.66,CK—MB(U/L):3.12±0.84、2.88±0.72比7.14±1.54,LDH(U/L):1784.23±488.49、1629.37±436.34比2489.14±460.80,AI/AAR比值:0.284±0.014、0.223±0.008比0.377±0.011,均P〈0.05];中、大剂量PHC组比较,仅LVEDP、LYESP和AI/AAR比值差异
薛艳艳林多茂王兆麒杨艳丽程怡马骏
关键词:心肌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
术后肌酐微小升高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采集2013年7月1日-2014年5月30日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排除住院期间发生术后急性肾损伤(术后血清肌酐浓度升高程度>26.6 μmol/L)患者,共1 50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术前并存疾病、术前射血分数、术前ld血清肌酐浓度、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输血量、术后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期间最高血清肌酐浓度等.根据术后血清肌酐浓度升高程度(术后住院期间血清最高肌酐浓度减去术前ld血清肌酐浓度)将患者分为2组:肌酐未升高组(n=508)和肌酐微小升高组(术后血清肌酐浓度升高程度≤26.6 μmol/L,n=1 001).电话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病死情况.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生存情况;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与肌酐未升高组比较,肌酐微小升高组年龄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肺动脉高压的构成比升高,体外循环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P<0.05),术后3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访时间(298±104)d,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肌酐微小升高组长期病死率明显高于肌酐未升高组(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术前并存冠心病、体外循环时间和术后肌酐微小升高是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其中术后肌酐微小升高使患者病死率增加9%.综上所述,术后肌酐微小升高,不仅可延长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住院时间,还可增加其长期病死率.
杨艳丽马骏卿恩明丁琳薛艳艳王兆琪
关键词:肌酸酐心肺转流术心脏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