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雪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阜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书面宣教与口头宣教联合应用在干部老年科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分析和探讨书面宣教与口头宣教联合应用在干部老年科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某院接受健康教育的干部老年科患者100例,以50例为1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口头宣教,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书面宣教,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宣教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合理用药知识,医院满意度,日常保健意识,医生信任度的总得分为(57.40±9.60),对照组各观察指标的总得分为(45.05±7.33),总得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干部老年科健康教育中联合应用书面宣教与口头宣教有利于患者健康知识的学习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增强了其对医院的信任和满意,健康教育的效果远高于单纯的口头宣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余雪
- 关键词:健康教育
- 基于希望与失望学说理论的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希望与失望学说理论的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中度及以上烧伤稳定期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0,常规护理+基于希望与失望学说理论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14 d后病耻感、心理韧性、伤残接受度、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风险。结果:护理14d后,观察组病耻感轻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理韧性强于对照组,观察组伤残接受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TSD风险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希望与失望学说理论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中度及以上烧伤稳定期患者减轻病耻感、增强烧伤后心理韧性、提高伤残接受度,降低PTSD风险,可在临床应用。
- 余雪赵飞龙宫青香
- 关键词:心理干预病耻感心理韧性
-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重症烧伤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阜阳市人民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重症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给予CRRT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 d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多器官功能障碍(Marshall)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28 d全因死亡发生率。结果治疗后7 d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arshall评分及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28 d全因死亡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重度烧伤患者,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改善病情与预后。
- 王锐烽卢朋松杨娟娟余鹏赵飞龙余雪
- 关键词:重症烧伤乌司他丁连续性肾替代疗法
- 基于眼动追踪的虚拟现实技术减轻成人烧伤创面换药疼痛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眼动追踪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成人烧伤患者创面换药的镇痛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0月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的137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眼动组45例、视频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创面换药操作,眼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基于眼动追踪的虚拟现实技术换药,视频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观看3D视频换药,评价比较3组患者换药前、换药时的疼痛指标、虚拟现实应用评价指标及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结果换药前,3组患者图形评定量表(GRS)最痛得分、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时,3组患者的GRS最痛得分、疼痛不适得分、疼痛关注得分、疼痛管理满意度、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动组与视频组沉浸感与趣味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眼动追踪的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增强患者沉浸感和趣味性,有效缓解成人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维持心率、血压稳定。
- 王锐烽赵飞龙余鹏余雪
-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烧伤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