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露

作品数:19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5篇肿瘤
  • 5篇膀胱
  • 4篇泌尿
  • 3篇肾癌
  • 3篇手术
  • 3篇输尿管
  • 3篇尿管
  • 3篇切除
  • 3篇外科
  • 3篇文献复习
  • 3篇泌尿外科
  • 3篇复习
  • 3篇膀胱肿瘤
  • 2篇软镜
  • 2篇肾细胞
  • 2篇肾细胞癌
  • 2篇手术治疗

机构

  • 19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方露
  • 18篇于德新
  • 13篇王毅
  • 10篇闵捷
  • 8篇张涛
  • 8篇毕良宽
  • 8篇谢栋栋
  • 7篇陈磊
  • 7篇杨超
  • 6篇丁德茂
  • 6篇王琦
  • 5篇邹慈
  • 4篇张志强
  • 4篇王大明
  • 4篇耿浩
  • 3篇王进有
  • 3篇马嘉兴
  • 1篇吴松
  • 1篇张蒙
  • 1篇王永强

传媒

  • 5篇临床泌尿外科...
  • 3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中华腔镜泌尿...
  • 2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疗效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应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孤立肾肾结石患者11例,结合患者术前肾结石STONE评分和Guy's分级,统计分析进镜成功率、结石清除率、肾功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例患者一次进镜成功率为100%,均顺利完成手术。肾结石STONE评分5~9分,平均(6.64±1.29)分;Guy's分级:Ⅰ级6例,Ⅱ级3例,Ⅲ级2例;手术时间40~129 min,平均(84.45±31.06)min;均未见明显出血;住院2~7 d,平均(3.0±1.67)d;输尿管支架保留时间3~4周。术后1个月复查,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7%,所有患者术后肾功能均明显好转,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孤立肾肾结石临床疗效确切。
陈磊谢栋栋丁德茂王大明方露于德新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孤立肾肾结石
糖尿病与肾细胞癌发生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肾细胞癌发病风险以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183例确诊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36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在吸烟史、饮酒史、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恶性肿瘤家族史等资料上的差异;应用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糖尿病与肾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将183例肾癌患者根据是否伴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相关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结果:肾癌组和对照组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生率分别为22.7%和1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与肾癌发病风险呈正相关(OR=1.415,95%CI:0.876~2.286),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183例肾癌患者中糖尿病组(42例)和非糖尿病组(141例)在年龄分布及肿瘤大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以男性居多(81.0%),临床分期Ⅲ~Ⅳ期,Fuhrman核分级3~4级所占比例分别为28.6%和42.9%,并发生较多淋巴转移(31.4%)和远处转移(11.9%),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可能会增加罹患肾癌的风险,并影响疾病的预后;糖尿病与肾癌关系密切,在肾癌高危人群和患者中积极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十分重要。
方露于德新张涛陈磊邹慈闵捷丁德茂张永亮张明耿浩张志强王毅谢栋栋毕良宽
关键词:肾细胞癌糖尿病
膀胱癌不同TNM分期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表达探索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不同TNM分期膀胱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表达情况,探讨免疫芯片分选法的可行性,评估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T1~T4不同分期膀胱癌患者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48~78岁,平均62岁。依据2009年UICC的TNM分期标准:T1期5例,T2期5例,T3期3例,T4期2例,淋巴结转移2例。所有患者均无远处转移,均行膀胱癌根治手术。且于治疗前采取外周血7.5ml,0~4℃ADC管内保存,24h内送检。用免疫芯片分选法对患者外周血进行CTC定量检测,选用抗细胞角蛋白CK8/18/19荧光抗体作为筛选标记物。结果4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CTC定量检测为阳性(T1~T4期各1例),共发现6个CK8/18/19阳性的细胞,并在1例分期为T1N0M0的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3个CTCs。结论本研究并未发现肿瘤分期与CTC检出率有关。抗CK8/18/19抗体可以作为免疫芯片分选法检测膀胱癌CTC的标记物。
张蒙陆伟王永强方露蔡志明吴松
关键词:膀胱肿瘤肿瘤循环细胞
腹腔镜手术治疗囊性肾癌的临床分析与体会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囊性肾癌(CRCC)的临床经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4例术前影像学诊断为CRCC并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定期随访。14例肾脏囊性疾病通过螺旋CT、超声检查或MRI初步诊断为CRCC,其中Bosniak分级Ⅱ、ⅡF、Ⅲ、Ⅳ级肾脏囊性疾病分别为4、2、6、2例。9例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3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RN);1例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例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后病理考虑恶性病变再次行LNSS。结果:14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例诊断为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癌(MCRNLMP),4例诊断为肾细胞癌囊性变(RCCC),3例诊断为单纯性肾囊肿,1例诊断为多房囊性肾瘤(MLCN)。其中11例CRCC中,T_(1a)N_0M_0期4例,T_(1b)N_0M_0期3例,T_(2a)N_0M_0期3例,T_(2b)N_0M_0期1例。随访2~46个月,其中1例RCCC患者术后9个月复发,其余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术前影像学诊断的CRCC病理类型多样,诊断较为困难,但Bosniak分级可以作为肾囊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的重要依据。LNSS可作为治疗CRCC的优先选择方案,MCRNLMP预后良好,与临床分期及肿瘤体积无关,但RCCC预后不良,应根据术后病理个体化管理随访。
张志强于德新谢栋栋王毅毕良宽张涛丁德茂闵捷陈磊邹慈王大明方露洪谦孙宏亮
关键词:肾细胞癌腹腔镜手术
原发性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分析原发性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手术后长期生存情况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回归法分析各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共72例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9例,女性23例,平均66. 7岁,随访13~10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1. 4个月. 72例患者中,46例死亡,3年生存率为61. 1% ,5年生存率为40. 3% ,中位生存时间为4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是否合并肾积水、高血压、糖尿病等与原发性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 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级及临床分期是影响此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 05).结论 原发性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中,肿瘤级别和临床分期越高,预后越差.
方露张涛王毅毕良宽谢栋栋于德新
关键词:泌尿系肿瘤无病生存预后
腹腔镜颊黏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颊黏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47.9±7.8)岁。病变位于左、右侧各5例。所有患者均有输尿管结石相关手术史。术前血肌酐中位值71(68~610)μmol/L,其中2例为孤立肾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分别为206μmol/L和610μmol/L。术前行泌尿系B超、CTU和输尿管逆行造影等检查对肾积水和输尿管狭窄情况进行评估:患侧肾盂分离为(3.1±0.7)cm;上段狭窄7例,中段狭窄2例,多段狭窄1例;输尿管狭窄长度为(3.2±0.7)cm。10例均全麻下行腹腔镜颊黏膜输尿管成形术。术中游离并纵行切开狭窄段输尿管,根据狭窄情况切取长3.0~4.5 cm、宽1.0~1.5 cm的颊黏膜,修整后与狭窄段输尿管镶嵌吻合修复输尿管狭窄。结果本组10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99.2±27.4)min,术中出血量(101.5±54.7)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中位值4.5(3.0~7.0)d,术后住院时间(7.9±1.9)d。术后1周患者发音吐字清晰,进食无障碍。术后1~2个月拔除双J管。术后随访(11.3±4.2)个月,影像学检查见患侧肾积水明显改善,患侧肾盂分离中位值1.8(0~2.2)cm。术后复查血肌酐中位值82(66~235)μmol/L,2例术前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血肌酐明显下降。结论腹腔镜颊黏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进行评估。
江羽王毅张志强于德新刘志奇方露丁德茂王大明
关键词:输尿管梗阻腹腔镜颊黏膜输尿管成形术重建手术
前列腺异位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报告一例异位在前列腺的嗜铬细胞瘤,探讨其发生机制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前列腺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其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24h尿香草扁桃酸(VMA)等检查基本正常,CT及MRI检查示膀胱外侧,前列腺左侧叶凸出一大小约4.0cm×3.1cm×3.0cm肿块。予以行腹腔镜下前列腺肿瘤切除术,术后标本示肿物剖面呈金黄色,大小为4.0cm×2.8cm×2.0cm,有完整包膜,免疫组化结果:CgA(+),NSE(+),CD56(+),S100(-),Ki67(阳性率<1%),病理诊断为副节瘤。结论异位嗜铬细胞瘤较少见,异位在前列腺上嗜铬细胞瘤极为罕见,CT、磁共振成像(MRI)及^(131)I-间碘苄胍(^(131)I-MIBG)用于定位诊断,CT平扫+增强有其特异表现,腹腔镜手术可完整切除,确诊依据病理。
王大明于德新谢栋栋陈磊方露王毅张涛闵捷张志强邹慈马嘉兴王琦杨超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前列腺腹腔镜检查
精囊镜治疗顽固性精囊炎15例报告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分析总结精囊镜在顽固性精囊炎诊断与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采用小儿输尿管镜诊治顽固性精囊炎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2~62岁,因反复血精或下腹部、会阴部不适就诊,病程均超过3个月,入院前同时口服喹诺酮类和二或三代头孢菌素1个月以上无效或症状反复复发。术前均完善经直肠前列腺、精囊B超及盆腔CT或MRI。术中使用F6/7.5小儿输尿管镜直视下进入前列腺小囊,检查小囊,斑马导丝或镍钛诺导丝引导下通过射精管开口或射精管内侧管壁开窗进入精囊,检查精囊后予以冲洗、取石、止血,必要时活检。结果:15例患者中14例顺利进入精囊(其中2例只完成一侧手术),1例合并前列腺小囊结石,取出结石后因炎症粘连较重而未能成功进入精囊。12例顺利进入双侧精囊,2例仅进入一侧精囊,其中1例黏膜活动性出血,2例合并精囊结石,剩余各例黏膜炎性充血。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直肠损伤、逆行射精、附睾炎及尿失禁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经支持对症处理后康复出院。15例手术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3~24)个月,血精患者症状均消失。下腹会阴疼痛症状患者3例中1例明显缓解,2例部分缓解,加用坦索罗辛及抗生素1个月后其中1例症状明显缓解。结论:经尿道精囊镜技术是治疗顽固性精囊炎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由内镜技术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邹慈于德新毕良宽王毅闵捷王进有耿浩王琦杨超方露
关键词:血精精囊镜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脂肪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脂肪增多症的疗效。方法:2014年10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脂肪增多症患者1例。结果:术后保留导尿1周,9天后出院,1个月后取出双J管。术后3个月复查,患者下尿路症状明显减轻,B超检查提示双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情况较术前好转。结论:腹腔镜手术清除盆腔脂肪并行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盆腔脂肪增多症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方露于德新王毅谢栋栋毕良宽陈磊邹慈张涛闵捷丁德茂
关键词:盆腔脂肪增多症腹腔镜手术
膀胱软镜镜检术中改良"Bag Squeeze"法的应用与疼痛焦虑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改良"Bag Squeeze"法在膀胱软镜镜检中的临床有效性,分析影响镜检疼痛与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200例行膀胱软镜镜检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镜检时是否使用改良"Bag Squeeze"法分为改良"Bag Squeeze"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使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对患者镜检结束时、结束后24 h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依据阿姆斯特丹焦虑和信息评分表(APAIS)对镜检结束时的焦虑情况予以评分。分析两组镜检的疼痛与焦虑评分,比较其组间的差异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TURBT手术史和既往病史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Bag Squeeze"组患者在检查结束时、检查后24 h的VAS评分和检查结束时的APAI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增生对检查后疼痛及焦虑均无明显影响,但合并重度前列腺增生可加重患者镜检疼痛。结论改良"Bag Squeeze"法有助于在膀胱软镜镜检中减轻患者疼痛和焦虑,保证检查顺利进行;对于如何缓解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的镜检不适感,仍需进一步探讨。
王琦陈新闵捷方露刘志奇孙伟于德新
关键词:膀胱软镜疼痛焦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