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溪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科研计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乳链球菌
  • 2篇无乳
  • 2篇无乳链球菌
  • 2篇链球菌
  • 2篇罗非鱼
  • 2篇吉富罗非鱼
  • 2篇病原
  • 2篇病原菌
  • 1篇平板
  • 1篇球菌感染
  • 1篇链球菌感染
  • 1篇QRT-PC...

机构

  • 2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篇朱佳杰
  • 2篇刘溪
  • 1篇付强
  • 1篇甘西

传媒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吉富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体内病原菌定量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为研究无乳链球菌感染吉富罗非鱼后病原菌在体内的动态分布规律,本研究采用q RT-PCR方法,以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的吉富罗非鱼抗病家系组和易感家系组为测试对象,检测了感染后不同时间段两组的肝脏、脾脏、前肾及脑组织的无乳链球菌含量。结果表明:(1)抗病组和易感组出现死亡时间均主要集中在12~96 h,死亡率分别为25%和61.9%;(2)感染后3 h抗病组和易感组的肝脏、脾脏、前肾及脑组织的无乳链球菌数量逐渐增加,其中脑组织达到高峰值分别为感染后72 h和18 h,无乳链球菌含量分别为(11 366.86±739.04)copies/μL和(16 371.59±655.65)copies/μL,96 h后两组体内的无乳链球菌浓度逐渐减少,感染后144 h停止死亡,感染后30 d存活的个体中4个组织的无乳链球菌浓度逐渐下降至感染初期水平。本研究结果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药物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了技术依据。
敖秋桅刘溪付强谭芸周宇甘西朱佳杰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无乳链球菌QRT-PCR
无乳链球菌感染吉富罗非鱼后体内病原菌的动态分布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吉富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其体内主要器官组织中病原菌的分布及消除规律,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诊断和药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吉富罗非鱼进行人工腹腔注射无乳链球菌(HN016菌株),分别在感染后3、6、12、18、24、48、72、96、120、144、168 h和10、15、20、30 d,随机选取未死亡罗非鱼取样(脑组织、肝脏、前肾和脾脏)划线接种于鸡血培养基上,28℃培养12 h后统计菌落数量。【结果】人工注射感染HN016菌株3 h后,吉富罗非鱼未出现发病症状,但在其脑组织、肝脏、前肾和脾脏均可分离出病原菌;感染18 h后进入发病高峰期,从其肝脏、脾脏分离出的菌落数量明显多于脑组织和前肾,之后各组织的病原菌落数量持续增长并在48~72 h间趋于稳定;感染72 h后各组织分离出的菌落数量逐渐减少;感染10 d后从存活吉富罗非鱼的脑组织已分离不到病原菌,感染20 d后存活鱼体的脑组织、肝脏、前肾和脾脏均未分离出无乳链球菌。【结论】吉富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HN016菌株)的发病死亡高峰期在感染后48~72 h,而无乳链球菌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周期为20 d,因此养殖生产中应注意发病高峰期间的水体消毒及减少饵料投喂。
刘溪敖秋桅谭芸周宇甘西朱佳杰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无乳链球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