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源莹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口腔
  • 3篇磨牙
  • 2篇第一恒磨牙
  • 2篇上颌
  • 2篇上颌窦
  • 2篇上颌窦底
  • 2篇提升术
  • 2篇年级
  • 2篇龋齿
  • 2篇种植体
  • 2篇窝沟
  • 2篇窝沟封闭
  • 2篇小学二年级
  • 2篇恒磨牙
  • 2篇儿童
  • 1篇牙合
  • 1篇牙列
  • 1篇牙列缺损
  • 1篇牙种植
  • 1篇牙周

机构

  • 10篇广州市第八人...
  • 4篇中山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10篇李源莹
  • 6篇储眉
  • 5篇周媛
  • 5篇唐文
  • 3篇王劲茗
  • 3篇崔玲
  • 1篇廖贵清
  • 1篇李俊达
  • 1篇梁玉洁
  • 1篇苏宇雄
  • 1篇古佩明
  • 1篇吴少伟
  • 1篇林喜兰
  • 1篇李淑萍
  • 1篇陈美霖

传媒

  • 3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现代医院
  • 1篇口腔材料器械...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全科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短种植体的临床效果评估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评估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短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病例,共筛选出27位患者,分别在骨量不足的上颌后区通过牙槽嵴顶入路采用上颌窦底内提升、不植骨的方法植入33颗短种植体。观察测量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年短种植体周围成骨情况以及上颌窦底牙槽嵴高度变化。对测量数据进行描述性、均数、配对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窦底牙槽骨平均高度为术前(5.56±1.70)mm,术后即刻增加至(7.76±1.54)mm,术后6个月为(6.94±1.44)mm,术后一年为(6.83+1.53)mm。采用配对t检验对各时间点测量值两两比较,观察各个时期牙槽嵴高度的变化。术前与术后即刻相比牙槽嵴的高度增加了(2.19±1.34)mm;术后6个月与术后即刻相比牙槽嵴高度减少(0.82±1.26)mm;术后1年与术后6个月相比,牙槽嵴厚度减少了(0.11±1.17)mm;术后1年与术前相比,牙槽嵴高度增加了(1.31±1.74)mm。上颌窦底牙槽嵴的高度除了术后1年与术后6个月无显著变化之外,其余各时间点的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短种植体临床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是针对上颌后牙区缺牙伴骨量不足的有效治疗方案。
李源莹吴少伟林喜兰王劲茗
关键词:牙列缺损
舌鳞癌患者外周血髓样来源抑制细胞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鉴定舌鳞癌患者外周血中血样业源抑制细胞(MDSC)的表型,探讨影响舌鳞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表达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未接受过治疗的舌鳞癌患者27例和健康志愿者16例,分别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TNM分期、病理分型。流式细胞学技术分析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14-CD33+CD11b+MDSC细胞的表达。结果舌鳞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间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外周血中MDSC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志愿者(P<0.001)。舌癌患者中吸烟者与非吸烟者间外周血MDSC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舌癌患者MDSC细胞比例高于早期舌癌患者(P<0.05)。舌癌高分化者与中分化者,中分化者与低分化者间MDSC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分化者MDSC细胞比例高于低分化者(P<0.05);三者外周血中MDSC细胞比例均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患者TNM分期和病理分级与外周血中MDSC细胞比例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舌鳞癌患者外周血中CD14-CD33+CD11b+MDSC比例较健康人明显升高,升高的程度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
储眉苏宇雄周媛李源莹梁玉洁廖贵清
关键词:舌鳞癌免疫抑制
头颈部肿瘤患者合并HIV/AIDS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合并头颈部肿瘤HIV/AIDS患者手术的临床特点。方法: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HIV/AIDS合并头颈部肿瘤患者共37例,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前评估,分别行了相应的手术方法,对其临床资料和...
钟凡杨团结储眉麦剑波周媛姚昆唐文李源莹崔玲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
文献传递
HIV阳性口腔科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HIV阳性口腔科患者手术切口愈合的情况,探讨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在广州八院口腔科住院治疗的31例HIV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切口愈合不良(裂开...
钟凡杨团结储眉麦剑波周媛姚昆唐文李源莹崔玲
文献传递
上颌窦黏膜囊肿对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后,上颌窦内黏膜囊肿的变化和囊肿区种植体周围的成骨情况,探讨上颌窦黏膜囊肿对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影响。方法选取12例上颌后牙缺失骨量不足并患有上颌窦黏膜囊肿的患者,在不摘除窦腔内黏膜囊肿的情况下,经牙槽嵴顶入路提升上颌窦底同期植入种植体14枚。术前测量上颌窦底高度,术后当日测量种植体穿入窦底长度,术后1年测量穿入窦腔内的种植体周围成骨高度,观察黏膜囊肿对种植体周围成骨的影响。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术前-术后当日及术前-术后6个月黏膜囊肿投影面积变化,评估手术创伤与黏膜囊肿的相互的影响。结果通过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植入的种植体在含有上颌窦黏膜囊肿的上颌后牙区种植体周围成骨良好,术后6个月时全部14枚种植体形成良好骨结合。术前上颌窦底高度为(5.5±1.4)mm,术中种植体穿入上颌窦长度为(2.9±1.3)mm,上颌窦底厚度平均增加了(1.8±1.0)mm。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黏膜囊肿投影面积,术前(201.2±184.0)mm2,术后当日(133.6±187.6)mm2,术后6个月(134.5±107.1)mm2。术前-术后6个月的成对差分均值及标准差[(66.6±142.8)mm2]明显增大,说明术后6个月时黏膜囊肿的体积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术前-术后当日的黏膜囊肿投影面积相比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5,P=0.021),术前-术后6个月的黏膜囊肿投影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7,P=0.134)。手术短期内会对上颌窦内黏膜囊肿造成一定的创伤,但未对上颌窦黏膜囊肿产生激惹、恶化等不良影响。结论上颌窦内黏膜囊肿的存在不影响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实施与种植体周围成骨。
李源莹王劲茗古佩明李俊达陈美霖
关键词:口腔黏膜囊肿上颌窦牙种植上颌窦底提升术
艾滋病相关型卡波西肉瘤在口腔颌面部的临床表现
目的:分析18例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艾滋病相关型卡波西肉瘤(AIDS-K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7~2017年我院诊治的18例发生在头颈部的AIDS-KS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男17例,女...
杨团结钟凡储眉麦剑波周媛姚昆唐文李源莹崔玲
文献传递
小学二年级儿童第一恒磨牙检查结果分析
2016年
目的对广州市白云区13所小学2 027名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第一磨牙进行窝沟封闭前体检,对其表面形态、萌出情况、龋坏状况分类记录,分析各类型第一磨牙构成比情况,为龋病防治、窝沟封闭治疗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对2 027名儿童的第一恒磨牙进行检查,按照牙齿表面形态及萌出状况进行分类并记录检查结果,使用U检验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此年龄组2 027名儿童的第一恒磨牙总患龋率为22.74%,女生患龋率大于男生;窝沟封闭适应率为80.51%。在参与体检的8 180颗第一恒磨牙中,已经完全萌出并且需要窝沟封闭治疗的牙齿有74.54%;约7.19%的牙齿尚未完全萌出,浅窝沟率较低,占总牙数1.27%;17%的牙齿已经龋坏,需及时充填,防止龋齿进一步发展导致的牙齿缺失。结论二年级小学生适合集体窝沟封闭,超过80%的儿童为窝沟封闭适应症。
李源莹李淑萍
关键词:窝沟封闭龋齿第一恒磨牙口腔流行病学
短种植体在磨牙区骨量不足种植位点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分析短种植体后牙区骨量不足种植体位点的应用,为高冠根比的种植牙模式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筛选种植体长度不大于8mm的种植牙病例,测量对比种植体植入后不同时期颈部位于骨下的高度,对比观察不同时间点种植体颈部骨吸收情况,测量计算人工牙修复后的冠根比,对测量数据进行均数,描述性以及配对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收集了158例患者,平均年龄46.6±13.5岁,共植入251颗短种植体,在21.2±0.5个月的随访期内未见失败病例的发生,手术当日种植体植入骨下1.85±0.96mm,经过4-6个月的骨愈合期,种植体颈部的骨高度为1.10±1.00mm,人工牙负重后半年,种植体颈部高度下降至0.78±0.93mm。冠根比平均值为(1.35±0.26):1。采用配对t检验两两比较各个时期种植体颈部骨高度的变化,I期种植体植入术后和II期手术前相比种植体颈部骨骨高度相对差异平均数为0.76±0.98mm,t=6.0,P=0<0.005,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II期手术前和负载后半年相比,种植体颈部骨高度相对差值为0.32±0.88mm,t=2.77,P=0.007>0.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I期术后和修复体负重后6个月种植体颈部骨高度相对差值为1.07±0.,92,t=9.05,P=0<0.005,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短种植体在观察期内种植成功率可靠,冠根比增大并未影响种植体成功率,短种植体可以有效应对种植位点骨量不足方法。修复体负重后种植体颈部会有骨高度有显著变化,可促进种植体颈部骨改建。
李源莹王劲茗林惠贞
关键词:磨牙区骨量不足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牙周健康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牙周健康影响。方法将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治疗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的60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应值(96. 67%> 70. 00%);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牙周健康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对应值;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对应值低(16. 67%<53. 33%)。结论对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采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治疗,疗效甚佳,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同时有利于改善其牙周情况,且患者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唐文储眉李源莹杨团结周媛麦剑波
2 757名小学二年级儿童第一恒磨牙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白云区19所小学2 757名小学二年级儿童的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前检查,对其表面形态、萌出情况、龋坏状况进行分析,为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 757名儿童第一恒磨牙进行检查,按照牙齿表面形态及萌出状况进行分类、记录,检查结果汇总分析。结果 2 757名二年级小学生中有509名第一恒磨牙龋坏,患龋率18.5%。浅窝沟牙齿占总牙数2.7%,深窝沟占总牙数的81.87%,未萌出牙占总牙数5.3%,龋齿占总牙数10.13%。结论二年级小学生适合做窝沟封闭,此年龄组2 757名儿童的11 028颗六龄齿中,已经萌出并且需要窝沟封闭治疗的牙齿超过80%,浅窝沟率较低,部分牙齿尚未完全萌出,10.13%的牙齿已经龋坏,需及时充填,预防牙齿缺失。
李源莹唐文储眉
关键词: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龋齿预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