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波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安全性
  • 1篇登记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炎症
  • 1篇炎症状态
  • 1篇医院感染
  • 1篇有效性
  • 1篇造影
  • 1篇手术配合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医院感染
  • 1篇数字减影
  • 1篇数字减影血管...
  • 1篇剖宫产
  • 1篇胃左静脉
  • 1篇细胞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
  • 1篇海口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王波
  • 2篇蒙漫史
  • 1篇陈夏明
  • 1篇符洪犊
  • 1篇陈英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DSA辅助下行胃左静脉-颈静脉人工血管分流术的手术配合被引量:1
2015年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简称DSA,作为一种微创、简便、较安全的血管成像技术,不仅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且用于手术疗效观察和介入治疗。将DSA与常规外科手术结合,有助于实现一些创新的手术设计。2013年1~12月我院在DSA辅助下成功为6例门静脉高压患者实施胃左静脉-颈静脉人工血管分流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王波陈英卓青娥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胃左静脉颈静脉
风湿性心脏病术后医院感染患者血清FGF23/Klotho及其与炎症状态和细胞免疫的关系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术后医院感染特点及血清中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Klotho通路表达改变。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17年4月-2020年4月收治接受瓣膜置换术的RHD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n=19)及非感染组(n=83),对感染组感染部位、病原菌进行调查。检测两组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FGF23、Klotho和外周血免疫细胞CD4^(+)、CD4^(+)/CD8^(+)水平。结果19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共包含切口感染7例,呼吸道感染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尿路感染3例,共培养分离病原菌2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株,革兰阴性菌8株,真菌1株;感染组血清FGF23、CRP、PCT、IL-6水平分别为(78.65±20.15)ng/ml、(19.82±6.86)mg/l、(0.86±0.24)ng/ml、(29.16±10.12)ng/ml高于非感染组,血清Klotho及外周血CD4^(+)、CD4^(+)/CD8^(+)分别为(34.94±12.64)ng/ml、(28.34±3.15)%、(0.98±0.19)低于非感染组(P<0.05);RHD不同医院类型感染患者血清中FGF-23、Klotho、炎症因子及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后不良患者血清FGF23、CRP、PCT、IL-6水平高于预后较好患者,血清Klotho及外周血CD4^(+)、CD4^(+)/CD8^(+)低于预后较好患者(P<0.05);FGF23与CRP、PCT、IL-6呈正相关,与CD4^(+)、CD4^(+)/CD8^(+)呈负相关,Klotho与CRP、PCT、IL-6呈负相关,与CD4^(+)、CD4^(+)/CD8^(+)成正相关(P<0.05)。结论FGF23/Klotho通路参与RHD患者术后感染进程,与全身炎症水平及免疫状态存在相关性,对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判断价值。
王波符洪犊蒙漫史李小莉郭丹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医院感染酶联免疫吸附法KLOTHO
手术医疗设备培训考核登记本的设计与应用
手术室贵重仪器设备是外科重要的诊疗操作系统,对各仪器设备使用的熟练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展、手术患者的安全,并能够反映出护理管理质量水平。我国1995年7月7日卫生部令第43号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暂...
王波
文献传递
38℃恒温保存时间对3种手术冲洗液安全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38℃恒温保存时间对3种手术冲洗液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22年1月购买的袋装0.9%氯化钠溶液、袋装电切液、袋装等渗液各480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3种手术冲洗液各480袋各自随机分为6组,其中一组室温(21~25℃)存放7 d进行安全指标检测,作为空白对照组,另外5组加温到38℃后分别保存2 d、7 d、14 d、21 d、28 d后进行安全性指标检测,组间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加热2 d组、7 d组、14 d组、21 d组、28 d组的0.9%氯化钠溶液pH值、渗透压摩尔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6、2.84,均P<0.05);加热2 d组、7 d组、14 d组、21 d组、28 d组的电切液pH值、渗透压摩尔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41、14.32,均P<0.05);加热2 d组、7 d组、14 d组、21 d组、28 d组的等渗液pH值、渗透压摩尔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07、14.91,均P<0.05);3种冲洗液空白对照组、加热2 d组、加热7 d组、加热14 d组、加热21 d组、加热28 d组细菌学培养均为阴性,且冲洗液外观无明显变化,无分层、浑浊、沉淀、挂壁及异味。结论9%氯化钠溶液、袋装电切液、袋装等渗液经38℃恒温存放28 d后pH和渗透压摩尔浓度均有所增加,但都在安全范围内,同时3种冲洗液均能保持无菌状态,溶液无分层、浑浊、沉淀、挂壁及异味等情况,临床可安全使用。
王波蒙漫史陈夏明陈翠完蒙薇好
关键词:安全性
新型防刺针应用于剖宫产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新型防刺针应用于剖宫产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对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患者7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缝合圆针缝合,试验组使用爱惜卫新型防刺针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缝合手术效果、手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及手术中医护人员刺伤情况。结果:缝合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以及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医护人员平均每台手术针刺伤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防刺针应用于剖宫产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术效果较好,在保证手术效率和安全性的同时,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刺伤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波符霞吴邓娃吴其远蒙薇好覃小赛
关键词:安全性有效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