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锐
- 作品数:5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彭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脑血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血管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10月在笔者医院住院治疗的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纯高压氧组(48例)、单纯依达拉奉组(43例)及联合治疗组(高压氧+依达拉奉,39例)。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28天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Scandinavian脑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14、28天后,各组患者脑血管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高压氧及依达拉奉组(P〈0.05);治疗14、28天后,各组患者S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而mRS评分显著降低(P〈0.05),但联合治疗组较单纯高压氧及依达拉奉组,SSS评分升高更明显,mR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临床疗效分析,高压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8%,依达拉奉组为72.1%,联合治疗组为87.2%。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高压氧组及依达拉奉组(P〈0.05);单纯高压氧治疗后脑血管功能、SSS评分、mRS评分及临床疗效与单纯依达拉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组可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脑血管功能及临床疗效,对于降低其病死率及致残率且有萤耍的临床意义.
- 兰德彬邹兴军陈锐
- 关键词:高压氧依达拉奉高血压脑出血脑血管动力学
- 高压氧结合神经节苷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结合神经节苷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44例)、神经节苷酯组(38例)及联合治疗组(38例),分别给予单纯高压氧治疗、单纯神经节苷脂治疗、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28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型、脑水肿体积及随访6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恢复情况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14、28 d后,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高压氧组及神经节苷酯组(P<0.05)。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型及脑水肿体积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优于高压氧及神经节苷酯组(P<0.05)。联合治疗组随访6月ADL恢复情况明显优于高压氧及神经节苷酯组(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神经节苷酯治疗可显著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 兰德彬邹兴军陈锐
- 关键词:高压氧神经节苷酯高血压脑出血
- 显微手术治疗32例颅底脑膜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颅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颅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脑膜瘤,其中手术全切28例,次全切4例。治愈27例,其工作和生活基本恢复正常,好转3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术后恶性脑水肿,1例在术后19d因呼吸衰竭死亡,总有效率93.75%(30∕32)。结论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严谨的操作思路,加上手术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正确处理肿瘤与周围重要组织的关系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陈锐
- 关键词:脑膜瘤颅底手术显微外科
- 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了解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方法采用前瞻对比性研究,选取110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病例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其心理健康状态,以本地100例正常人SCL-90评分结果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的SCL-90评分总分,以及躯体化、强迫、忧郁、焦虑因子分项目中的分数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发生明显焦虑55例(50.0%),明显抑郁症状63例(57.3%),而对照组中则分别为5例(5.0%)和3例(3.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余因子项目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以忧郁及焦虑表现为主,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 彭涛邹兴军张袁汇翼陈锐唐远芝
- 关键词:轻型颅脑损伤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