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萍
- 作品数:17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永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提高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
- 2018年
-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拟将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运动阻滞时间、感觉阻滞时间均低于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高于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可增强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
- 刘艳萍王斌
-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罗哌卡因舒芬太尼麻醉
- 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骨科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采用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骨折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术后采用罗哌卡因+盐酸吗啡PCEA,研究组47例术后采用罗哌卡因+盐酸氢吗啡酮PCEA。比较2组镇痛前后疼痛介质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观察2组PCEA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疼痛介质包括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与5-羟色胺(5-HT)等,氧化应激指标包括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不良反应包括皮痒、恶心呕吐、头晕等。结果2组镇痛后NO、PGE2、5-HT、MDA水平均较镇痛前显著降低,GSH-Px水平较镇痛前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PCEA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骨科术后PCEA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疼痛介质释放,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 王斌刘艳萍
- 关键词:骨科手术罗哌卡因自控硬膜外镇痛
- 七氟烷联合咪达唑仑对全麻术后患儿躁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七氟烷联合咪达唑仑对全麻手术患儿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治疗的96例拟行全身麻醉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阿曲库铵麻醉诱导,观察组实施阿曲库铵、咪达唑仑麻醉诱导,两组应用七氟烷维持麻醉深度。比较两组苏醒期躁动、血压、心率等。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躁动程度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压、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七氟烷与咪达唑仑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全麻手术患儿术后躁动发生风险,稳定患儿生命体征。
- 王斌刘艳萍
- 关键词:全麻手术七氟烷咪达唑仑术后躁动
- 观察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分析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喉显微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和雷米芬太尼组,各38例。仅给予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预注右旋美托咪啶,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麻醉后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情况显著优于雷米芬太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旋美托咪啶组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1.58%)明显低于雷米芬太尼组(5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 李灿刘艳萍
- 关键词:右旋美托咪啶喉显微手术麻醉
-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预镇痛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复合预镇痛对腹腔镜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7年1月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舒芬太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使用右美托咪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应激反应、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应激反应各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预镇痛在使用舒芬太尼基础上复合使用右美托咪定,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小,疼痛感轻,可作为腹腔镜手术预镇痛首选方案。
- 王斌刘艳萍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舒芬太尼预镇痛应激反应
- 个性化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运用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过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39例(9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例(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又大大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环境,很值得推广。
- 洪素丽刘艳萍闫锋
-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消化性溃疡
- 自体耳软骨和自体真皮组织在再次隆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自体耳软骨和自体真皮组织在再次隆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采取自体耳软骨和自体真皮组织修复的56例再隆鼻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和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56例患者再隆鼻术后鼻弧度流畅,鼻外形饱满,鼻尖有效延长;对患者进行为期3~10个月随访发现其切口未继发畸形和瘢痕增生,自体真皮组织和耳软骨组织修复患者鼻尖形态和鼻背显著改善,未见软骨和假体轮廓,鼻尖和鼻背未有发红,患者对手术修复效果满意度达到100%。结论应用自体耳软骨和真皮组织修复对再次隆鼻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增加患者鼻背和鼻尖组织厚度,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韩红兵闫锋刘艳萍
- 关键词:自体耳软骨硅橡胶
- 不同麻醉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及应激反应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及深度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行静吸复合麻醉较浅麻醉)、B组(行静吸复合麻醉较深麻醉)、C组(行全凭静脉麻醉)。对比分析三组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及应激反应变化。结果:三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苏醒、随访、意识、肌力、呼吸等无显著差异,无术中知晓、不良心理。三组患者Glu、EPI、Cor浓度在手术开始1h、2h及拔管后5min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A,且与麻醉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血流动力学波动最大;静吸复合麻醉较深麻醉机体总体应激反应抑制作用最大。
- 刘艳萍洪素丽闫锋
- 关键词:静吸复合麻醉全凭静脉麻醉糖尿病
- 局部麻醉下自体疝囊植入法修补腹股沟疝54例临床体会
- 2016年
-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自体疝囊植入法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4例腹股沟疝患者为观察组,局部麻醉后,以自体疝囊植入法对封闭内环部及腹股沟管后壁缺损与裂隙进行充填,再行修补缝合。以同期采用经典修补法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对照组,行经典修补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住院天数、局部反应及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上都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麻醉下自体疝囊植入法修补腹股沟疝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闫锋刘艳萍洪素丽
- 关键词:疝修补术
- 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术后疼痛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究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术后疼痛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骨折手术且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Na Cl注射液静脉注射,观察组则给予地佐辛静脉注射超前镇痛,5min后两组均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药物使用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长于观察组,药物维持时间短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8h、12h及24h,对照组VA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地佐辛超前镇痛有助于降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术后疼痛,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刘艳萍王斌
- 关键词:地佐辛超前镇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后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