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欣欣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胸腺
  • 1篇胸腺切除
  • 1篇胸腺切除术
  • 1篇预后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时机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重症肌无力
  • 1篇无力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抑制
  • 1篇肌无力

机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于磊
  • 1篇景筠
  • 1篇李然
  • 1篇刘欣欣

传媒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免疫抑制-胸腺切除联合治疗顺序和手术时机对重症肌无力结局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免疫抑制-胸腺切除联合治疗策略对重症肌无力(MG)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免疫抑制-胸腺切除联合治疗105例,根据免疫抑制剂与胸腺切除术的先后顺序不同分为先免疫抑制剂组(32例)和先手术组(73例),观察两组干预后理想状态率的差异,分析治疗顺序、手术时机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先手术组较先免疫抑制剂组干预后1、2、5年理想状态率高(33%~50%对10%~20%,P〈0.05);治疗前为眼肌型MG的患者,先手术组与先免疫抑制剂组治疗后1、2、5年的理想状态率(25%~50%对11%~18%)、全身型MG转化率及转化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顺序(手术先于免疫抑制剂)(OR=0.154,95%CI:0.046-0.518,P=0.002)、手术时机(OR=0.903,95%CI:0.835~0.976,P=0.010)是MG患者随访末达到理想状态的积极预后因素,达到理想状态患者手术前时间中位数是0.9年,未达到者是5.5年。结论对于免疫抑制一胸腺切除联合治疗的成年MG患者,胸腺切除先于免疫抑制剂治疗、早期手术有利于达到干预后理想状态。
刘欣欣李然于磊景筠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免疫抑制胸腺切除术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