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基于毒理基因组学的工业废气颗粒物毒性分析方法及应用
- 2024年
- 为了解决现有颗粒物毒性检测方法存在的成本高、周期长、过程复杂等问题,引入毒理基因组学分析方法,提出工业废气颗粒物样品预处理方法,基于酶标仪开展毒性测试,利用基因热图分析、应激模式反应和毒性终点深入探究颗粒物的毒性作用机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烧结机头电除尘器内4个电场(1号、2号、3号、4号)中颗粒物的毒性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①对于有机组分,其主要诱导大肠杆菌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和潜在的蛋白应激反应,颗粒物有机组分毒性呈4号电场>3号电场>1号电场>2号电场的特征,4号电场的颗粒物毒性终点最小,为3.01×10^(−10) mg/mL.②对于无机组分,4个电场(1号、2号、3号、4号)主要诱导大肠杆菌细胞分别发生普遍应激、DNA应激、氧化应激和蛋白应激,颗粒物无机组分毒性大小呈4号电场>2号电场>1号电场>3号电场的特征,4号电场的颗粒物毒性终点最小,为8.44×10^(−6) mg/mL.研究显示,基于毒理基因组学的工业废气颗粒物毒性分析方法不仅具有准确性,还能更加全面地阐述潜在的毒性模式,实现了工业废气颗粒物毒性的快捷可靠分析,可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 何剑吴兴刚王珊珊郑兴刘玉玲
- 关键词:毒理基因组学毒性分析毒性机制
- 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组织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
-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让供应商参与到自己的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Supplier involvement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INPD)作为一种新的合作...
- 王珊珊
- 关键词:供应商组织学习能力合作创新模式
- 文献传递
- 基于毒理基因组学的工业颗粒物毒性效应分析
-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各类颗粒物是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在环境中的行为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对象。但工业颗粒物污染治理主要基于浓度减排和总量控制两个方面,缺乏从毒理效应角度对...
- 王珊珊
- 关键词:毒理基因组学毒性机制
- 新型自行车的造型设计及受力分析
- 应用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理论、人体的结构参数、相关的人体特性,探索性地对自行车进行人机工程学改进,设计新型自行车,并对车架安全性进行评估。 提出了影响自行车骑行舒适性的三个主要因素为蹬踏力、骑姿、与人体紧密接触的部件结构。...
- 王珊珊
-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有限单元法舒适性设计受力分析自行车
- 文献传递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云制造信息存取方法研究
- 王珊珊
- 用于检测颗粒物中有机物毒性的测试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检测颗粒物中有机物毒性的测试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对颗粒物进行预处理,提取有机组分,得到颗粒物有机组分染毒液;步骤2,大肠杆菌菌液培养;步骤3,将所述步骤2中培养好的大肠杆菌菌液稀释,并接入...
- 何剑王珊珊郑兴胡宇波
- 钢铁厂不同工序排放的颗粒物毒理机制探究
- 2024年
- 针对钢铁厂大气污染治理主要集中在总量控制和浓度减排,本文从毒理效应的角度评估钢铁生产排放的颗粒物有机和无机成分的毒性作用.研究采用毒理基因组学法,分析了某钢铁厂烧结、干熄焦、炼铁、炼钢4个关键工序排放颗粒物的毒性模式,利用转录效应水平指数(TELI值)对其毒性水平进行了量化.结果显示,所有考察工序排放的颗粒物均能引发显著的氧化损伤和膜损伤,且其毒性随着暴露浓度的提高而增强.比较不同颗粒物发现,颗粒物无机组分的毒性普遍超过有机组分,其中以高炉排放颗粒物的无机组分毒性最为显著,其次为转炉、烧结、干熄焦.特别是,当高炉排放颗粒物的无机组分暴露浓度达到1×10^(-5)mg∙L^(-1)时,TELI_(max)为1.854.此外,在烧结工序中颗粒物有机组分主要通过膜应激诱导毒性效应,而无机组分则是通过氧化应激和膜应激产生毒性.这些发现为钢铁行业颗粒物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基础依据.
- 何剑王召欣王珊珊徐志嫱
- 关键词:钢铁厂颗粒物毒性
- 用于颗粒物毒性检测时无机物组分的提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颗粒物毒性检测时无机物组分的提取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颗粒物与去超纯水混合,超声水浴下震荡,得到样品溶液;步骤2,将所述步骤1中的样品溶液过滤;步骤3,将所述步骤2中过滤后的滤渣烘干,得到...
- 何剑王珊珊刘玉玲胡宇波徐海波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