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原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行政
  • 2篇生存权
  • 1篇调解
  • 1篇调解机制
  • 1篇信访
  • 1篇行政法
  • 1篇行政决定
  • 1篇行政控制
  • 1篇正当
  • 1篇政法
  • 1篇政府
  • 1篇政府管理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基础
  • 1篇中国公共政策
  • 1篇审查
  • 1篇实证
  • 1篇实证观察
  • 1篇司法
  • 1篇司法审查

机构

  • 5篇南开大学
  • 1篇牛津大学

作者

  • 5篇马原
  • 1篇常健
  • 1篇马原

传媒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环球法律评论
  • 1篇人权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公共管理评论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推广安宁疗护的正当性研究
2024年
安宁疗护是推进医疗卫生领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尊重自然人在生命最后的决定权,避免过度医疗带来的痛苦,是保障公民生命末期生命尊严的重要形式。但由于安宁疗护的实施过程涉及放弃维生治疗,导致在实践中存在概念误区、伦理争议与法律风险等问题。安宁疗护的概念服务于人权本身,其服务内容旨在保障公民生命末期的人格尊严,其推广具有人权正当性。因此,各级政府应从加强死亡教育、探索知情同意基础上的生前预嘱制度、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建立专门研究咨询机构等方面入手,发展完善安宁疗护服务,增进保障公民“全周期”生命质量与尊严。
马原王嘉蔚
关键词:安宁疗护生存权
溯流而上:探求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革命谱系——评韩博天、裴宜理《毛的隐形之手:中国适应性治理的政治基础》被引量:2
2012年
美国:Harvard University AsiaCenter,2011,336页,USD 24.95 ISBN:9780674060630对于1978年之后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衍变变迁,知识学界的一个约定俗成的判断便是,市场化改革在中央一地方和国家社会关系领域动摇了计划经济时代极为关键的制度设定,使前改革开放时代国家的强势主导有所松动:经济分权赋予地方政府政策创新的自主性和空间,市场化改革逐渐解除公民对国家的直接依赖,从而动摇了分配国家维系行政控制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许多研究或将地方政府对中央政令的选择性执行视为中央控制力的削弱,或将社会力量在公权力之外的自治、联合或抗争视为社会革新潜在力量并尝试在其中"寻找公民社会",并由此产生90年代中期的讨论中出现"权力衰落"的判断。
马原
关键词:中国公共政策大调解机制行政控制
生存权与发展权之间良性循环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生存权与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二者具有不同的指向,但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需要区分作为手段的发展权与作为目的的发展权,前者是参与、促进和享受发展的权利,后者则是所有人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权利。生存权与发展权的保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体现了这种良性循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仍然需要继续坚持促进生存权与发展权之间的良性循环。
马原马原
关键词:生存权发展权
风险共同体之兴起及其对行政法的挑战被引量:7
2012年
本文通过规制干预、刑事司法、国家安全、公共部门管理与财政领域的案例,论证了风险概念在英国公共行政中递增的重要性,着重强调风险应对能力被内阁与财政部赋予的核心地位。本文揭示了风险规制领域的发展对行政法的挑战,并特别探讨以下内容:(1)公共行政规制中非法律模型的角色;(2)专门技能与专业知识的作用;(3)法律与合法公共行政理论的关系。文章通过引用美国法官在环境保护与公共健康背景下对技术行政决定的司法审查判决,据此说明风险共同体对行政法律人的实践意义。
伊丽莎白.菲舍尔马原
关键词:行政决定政府管理司法审查
基层信访治理中的“法治”话语冲突--基于华北S县的实证观察被引量:9
2018年
观察我国基层信访可以发现,上访群众普遍善于调动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乃至"中央精神"等话语维护权利和利益,而基层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消极行政、被动维稳的形象。本文从基层信访工作切入,通过对基层政府和上访者话语和认知中的"法治"概念的分析,揭示出二者之间在立场与行动上对立的同时,也同样存在话语上的冲突,集中体现在他们对于"法治"概念的不同理解。在这两种貌似对立的"法治"话语背后,可以看到国家面向广大群众与科层体系所输出的"群众路线"与"制度理性"两种政策导向所导致的制度罅隙以及话语和实践的分离。
马原
关键词:基层信访群众路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