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承涛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小波
  • 2篇小波变换
  • 2篇波变换
  • 1篇动脉
  • 1篇心电
  • 1篇心电信号
  • 1篇数字滤波
  • 1篇曲率
  • 1篇曲率尺度空间
  • 1篇主动脉
  • 1篇小波变换法
  • 1篇滤波
  • 1篇脉搏波
  • 1篇脉搏波速
  • 1篇脉搏波速度
  • 1篇面积法
  • 1篇颈动脉
  • 1篇老年
  • 1篇老年人
  • 1篇间期

机构

  • 3篇安徽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3篇黎承涛
  • 2篇张永亮
  • 2篇胡福松
  • 2篇马祖长
  • 2篇叶骏
  • 1篇何子军
  • 1篇孙怡宁
  • 1篇王敬志

传媒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三种T波终点检测算法的对比研究——小波变换法、累积积分面积法及梯形面积法
2015年
本研究通过选取QT数据库中20例共3 569个心拍的心电数据,对三种不单纯依赖阈值的T波终点检测算法(小波法、累积积分面积法、梯形面积法)的检测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出最适宜于临床检测的T波终点检测算法。首先,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定位QRS波群及T波;然后,将T波区分为四种形态(正向、反向、双向:+-/-+),分别采用三种算法用于T波终点的检测;最后,文中提出一种基于T波形态的自适应选择T波终点检测算法,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自适应选择方法相比单一的T波终点检测算法,有着更好的检测性能,其灵敏度、阳性预测度和时间差分别为98.93%、99.11%和(-2.33±19.70)ms。因此,根据T波形态自适应选择T波终点的检测算法有助于提高T波终点的检测效率。
黎承涛张永亮何子军叶骏胡福松马祖长王敬志
关键词:T波终点小波变换
基于单个颈动脉压力波形获取主动脉脉搏波速度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估基于单个颈动脉压力波形分解以获取主动脉脉搏波速度(aortic pulse wave velocity,ao PWV)的可行性,验证该方法是否适用于动脉硬化的早期筛查。方法研究对象为53名无明显心血管病的健康人群[男性22人,女性31人,(58.6±13.7)岁]。利用压力传感器同步获取颈动脉和股动脉脉搏波形,计算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时间(carotid-femoral pulse transit time,cf PTT)和传导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 PWV)。利用阻抗分析技术将颈动脉压力波形分解为前向波和反向波。通过对前向波和反向波进行相关分析获得主动脉脉搏波传导时间(aortic pulse transit time,ao PTT)和传导速度(aortic pulse wave velocity ao PWV)。评估ao PTT与cf PTT以及ao PWV与cf PWV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基于单个颈动脉压力波形分解获得的ao PTT与实测的cf PTT显著相关(r=0.624,P<0.001),组内相关系数为0.621;ao PWV与cf PWV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76(P<0.001),组内相关系数等于0.452。老年人(年龄≥60岁,29人)ao PWV与cf PWV间的相关性显著低于中青年人(0.267 vs 0.549,P<0.001)。结论基于单个颈动脉压力波形分解获取ao PWV与实测的cf PWV之间只具有中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且在老年人中相关性更低。该方法可能不适用于老年人的ao PWV检测。
叶骏张永亮胡福松黎承涛吴庆园马祖长孙怡宁
关键词:颈动脉波形分析老年人
心电信号特征提取及ST段形态识别的方法研究
心肌缺血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病症,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肌缺血在我国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逐步趋于年轻化,严重危害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作为由体表记录的心脏电活...
黎承涛
关键词:数字滤波小波变换曲率尺度空间QT间期ST段改变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