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鑫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异位症
  • 2篇内异方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罗氏
  • 2篇罗氏内异方
  • 2篇内膜
  • 2篇内膜异位症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1篇在位子宫内膜
  • 1篇证论治
  • 1篇内异方治疗
  • 1篇缺氧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辨证
  • 1篇中医辨证论
  • 1篇中医辨证论治

机构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3篇陈晓鑫
  • 2篇曾诚
  • 2篇裴芳利

传媒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医辨证论治男性不育症经验荟萃
概念:  男性不育症是指处在生育年龄的夫妇,结婚同居2年以上(未避孕),因男方生殖机能障碍致使女方不孕的一种病症。  背景:  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实验室的化验方法被广泛运用于临床,男性不育症的发现日趋增多。据近年有...
陈晓鑫
关键词:男性不育症中医体质辨证分型病因病机
文献传递
基于HIF1A/EZH2/ANTXR2通路探讨罗氏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基于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zeste增强子同源物2(EZH2)/炭疽热毒素受体2(ANTXR2)信号通路探讨罗氏内异方(又名益母调经化瘀合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在位子宫内膜增殖及血管生成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达那唑组(4.2 g·kg^(-1))及罗氏内异方低、高剂量组(15.74、31.48 g·kg^(-1)),每组8只。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联合多因素干预法复制气滞血瘀型EMs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8 d。采用HE染色法观察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增殖细胞蛋白67(Ki67)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蛋白表达水平;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A、EZH2、ANTX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Yes关联蛋白1(YAP1)、吞噬细胞糖蛋白1(CD44)、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伪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上皮细胞增厚,间质细胞排列紊乱,炎性细胞增多;子宫内膜组织中Ki67、CD3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HIF1A、ANTX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EZH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YAP1、CD44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上皮层变薄,间质部细胞紊乱和炎症浸润均有改善,子宫内膜组织中Ki67、CD3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达那唑组与罗氏内异方高剂量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A、ANTX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EZH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各给药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YAP1、CD44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罗氏内异方可通过抑制在位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及血管生成能力来发挥治疗EMs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A/EZH2/
裴芳利贾金金陈晓鑫林树红林增娴吴李征曾诚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罗氏内异方在位子宫内膜
罗氏内异方调控缺氧干预子宫内膜异位症SF-1的机制研究
2024年
观察罗氏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的影响,探索罗氏内异方对EMs的治疗机制。免疫组化及qPCR法检测临床EMs组织中HIF-1α和SF-1的表达。提取鉴定人原代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s),免疫荧光及qPCR法检测HIF-1α和SF-1的表达。用氯化钴(CoCl_(2))模拟体外缺氧环境,构建HIF-1α敲低慢病毒,qPCR或蛋白免疫印迹检测HIF-1α或SF-1的表达。观察罗氏内异方含药血清对缺氧环境下在位ESCs增殖、迁移、雌激素(E_(2))、HIF-1α和SF-1的影响。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联合多因素干预法建立气滞血瘀证EMs大鼠模型,观察罗氏内异方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α和SF-1的影响。结果提示,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间质细胞相比,异位内膜组织及间质细胞中HIF-1α和SF-1的蛋白和mRNA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50μmol·L^(-1)CoCl_(2)处理在位ESCs 24 h可促进细胞增殖,显著增加HIF-1αmRNA和SF-1蛋白表达,而敲低HIF-1α可显著减少SF-1和E_(2)表达。与模型组相比,罗氏内异方含药血清组在位ESCs的增殖及迁移能力下降,E_(2)、HIF-1α和SF-1表达下降。同样,EMs大鼠经罗氏内异方治疗后,异位内膜组织病理损伤减轻,HIF-1α、SF-1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综上,罗氏内异方对EMs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改善缺氧环境,抑制HIF-1α/SF-1轴有关。
吴李征陈晓鑫孙博文裴芳利蓝丹彤邝梓君张诗媛曾诚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罗氏内异方HIF-1Α缺氧
共1页<1>
聚类工具0